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茶香暖八岁 > 第25章 资本的魅影

重生茶香暖八岁 第25章 资本的魅影

作者:凝宝Ella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05:53:20

国营茶厂那个关于“成立独立品牌运营公司”和“引入外部投资”的初步设想,像一颗来自遥远天际的陨石,带着巨大的能量和未知的物质,轰然砸落在林家岭这个刚刚平静下来的小山村里。消息传到林家时,带来的不再是之前那种具体的、可以拆解应对的难题,而是一种弥漫的、令人心神不宁的眩晕感。

“品牌运营公司?外部投资?”父亲林国栋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对他来说无比陌生又带着巨大魔力的词汇,感觉自己像是突然被抛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维度。他坐在八仙桌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神有些发直。公司?那意味着账簿、章程、股东、董事会……这些概念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公务员和农民家庭的理解范畴。而“投资”,更是如同传说中的点金术,似乎意味着源源不断的金钱和难以想象的发展速度,但背后隐藏着什么,他一无所知。这是一种对未知领域本能的敬畏和恐惧。

爷爷林大山的反应则更为直接和激烈。他听不懂那些复杂的词,但“独立公司”和“外人投钱”这两个核心意思,像两根针扎进了他传统而保守的神经。“啥?公司?不就是合伙做买卖吗?还要让外人来投钱?”他猛地站起身,烟筒杆重重地磕在门槛上,发出沉闷的响声,“那不成!咱们林家茶,是祖传的手艺,是咱们一锅一铲炒出来的!让外人掺和进来,指手画脚,这茶还能姓林吗?到时候是听咱们的,还是听那些投钱的大爷的?不行!绝对不行!” 在他的观念里,手艺和家业是紧密捆绑、不容外人染指的。资本的介入,在他看来无异于引狼入室,是对家族传承最根本的背叛。

母亲周芳和奶奶李秀英则被这突如其来的“宏大前景”吓住了,更多的是不知所措的担忧。“投钱?那得投多少?赚了钱怎么分?万一赔了呢?咱们拿什么还?”周芳忧心忡忡地拉着林国栋的胳膊,声音里充满了对失控风险的恐惧。奶奶则双手合十,喃喃念叨着“菩萨保佑,可别出什么乱子”。

就连合作小组的李老栓等人听说后,也纷纷跑来打听,脸上混杂着好奇、羡慕和深深的疑虑。对他们而言,“公司”太遥远了,他们更关心的是,这会不会影响他们现在跟着林家踏实干活、稳定分钱的日子。

一股庞大而混乱的信息流,冲击着这个刚刚适应了“合作小组”节奏的农家小院。兴奋、恐惧、迷茫、抗拒……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家里的气氛变得异常凝重。

林薇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她深知,这是林家乃至整个合作小组从“乡土社会”迈向“商业社会”最关键、也最凶险的一跃。资本的诱惑是巨大的,能迅速放大价值,但资本的逻辑是冷酷的,追求的是回报和掌控。她必须引导家人在巨大的眩晕中保持清醒,看清不同选择背后的长远图景。

她没有直接评论“公司”的好坏,而是走到爷爷身边,拿起他那只被烟熏得焦黄的手,轻轻贴在自己脸颊上,感受着那粗糙而温暖的触感,用稚嫩却异常清晰的声音说:“爷爷的手,炒出的茶有家的味道,有太阳和山的味道。这是咱们的宝贝。”然后,她转向父亲,指着窗外远处朦胧的山影,“爸爸,山外面的钱,会不会像夏天的暴雨,来得快,走得也快?可是爷爷的手和山里的茶,一直都在呀。”

她将“手艺”和“自然”的永恒价值,与“资本”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进行对比,引导家人思考什么才是立身之本。

林薇的话,像一剂清凉油,让被“巨大馅饼”砸得有些发热的头脑,稍稍冷静下来。家庭会议在一种前所未有的严肃氛围中召开,议题直接而致命:如何回应茶厂的提议?

“国栋,你见识多,你说说,这开公司、引投资,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爷爷首先发问,语气沉重。

林国栋深吸一口气,努力梳理着自己混乱的思绪:“爸,这事……得分两面看。好处是,如果真的能成立公司,有了大笔投资,咱们可能很快就能扩大生产,盖新厂房,买好设备,把‘林家茶’做成真正的大牌子,卖到全国去!这是咱们靠自己一点点攒,几十年都未必能做到的。”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但坏处……就像爸您担心的,外人投了钱,就要说话算数,就要看回报。到时候,他们要是嫌古法炒茶慢、成本高,逼着咱们用机器大规模生产,或者为了多赚钱,往茶里掺东西,咱们怎么办?咱们要是不同意,人家完全可以撤资,或者把咱们踢出去,另起炉灶。那时候,咱们可能连现在这点家当都保不住。”

他将资本的双刃剑性质,**裸地剖析在家人面前。

周芳听得脸色发白:“这么吓人?那……那还是别沾这回事了!咱们就现在这样,慢慢来,心里踏实。”

爷爷却沉默了。他虽然抵触,但儿子描述的“把牌子做大、卖到全国”的前景,对他这个一辈子守着灶台的老茶农来说,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那是他手艺价值得到最大彰显的梦想图景。只是,这梦想的实现路径,让他感到不安和排斥。

“难道……就没有两全其美的法子?”爷爷闷声问,带着一丝不甘和挣扎。

林国栋摇了摇头:“很难。资本要的是控制和增长,咱们要的是传承和自主。这就像是……像是请来个法力高强的帮手,他能帮你建起高楼大厦,但大楼盖成什么样,可能就不是你说了算了。”

会议陷入了僵局。拒绝,可能错失飞跃的机遇;接受,则可能丧失根本。这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性困境,降临在这个传统的农家。

就在林家内部争论不休、难以决断之际,乡镇企业局张副局长的到访,带来了新的信息和更复杂的局面。

张局长的脸色有些凝重,他告诉林国栋:“国栋,茶厂那边的提议,县里也知道了。郑县长的态度是鼓励探索,但强调必须稳妥,要确保农民的利益和本地特色产业的发展主导权。不过……”他压低了声音,“我听到一些风声,茶厂这么积极推动公司化,可能跟他们厂里自身面临改革压力、急需打造新业绩亮点有关。而且,他们提到的‘外部投资’,似乎不是空穴来风,好像已经有地区里的商贸公司在接触他们了。”

这个消息,让林国栋背后惊出一身冷汗!原来,茶厂的提议背后,还牵扯到他们自身的利益诉求和潜在的第三方资本!情况远比想象的复杂。如果贸然答应,林家很可能被卷入一场自己完全无法掌控的、更高层面的资本和权力游戏中,成为别人棋盘上的棋子。

“张局长,那……县里是什么意思?我们该怎么应对?”林国栋急切地问。

张局长沉吟道:“县里的意思,是希望你们能把握住这个机会,但不能失去主动权。建议你们,不要急于答应或拒绝,可以先提出要深入了解合作方案,特别是投资方的背景、合作的具体模式、股权如何分配、品牌如何归属、工艺如何保护等等。要把这些关键问题谈清楚,形成对自己有利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必要的话,县里可以帮你们请懂行的人来把关。”

官方的指导,为迷茫中的林家指明了一个方向:从被动恐慌,转向主动摸底、谨慎谈判。

送走张局长,林国栋的心情更加沉重,但也更加清醒。他意识到,这已经不再是自己家或合作小组能单独面对的事情了。他立刻召集了李老栓、赵姓茶农等所有合作小组核心成员,开了一个扩大会议,将情况和风险毫无保留地告诉大家。

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次,合作小组的成员们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和清醒。李老栓拍着桌子说:“国栋,我们信你,信林老哥!这开公司的事,我们不懂,但我们知道,咱们的根是这片山,是林老哥的手艺!外人要是想来糟蹋这个,给再多钱也不能干!”

赵姓茶农也说:“对!咱们现在这样,虽然钱赚得慢点,但心里踏实!步子迈太大,容易扯着蛋!”

集体的智慧和支持,给了林国栋巨大的力量和底气。

基于内部的共识和县里的指导,林国栋给国营茶厂的刘技术员回了一封措辞谨慎而坚定的信。信中,首先对茶厂推动品牌化发展的远见表示赞赏和感谢,表达了合作的诚意;然后,提出希望对方能提供更详细的合作方案,特别是关于投资方情况、公司架构设想、权责利分配(特别是工艺保护与品牌归属)等具体内容,以便合作小组内部充分讨论和决策。

这封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的回信,如同一次漂亮的防守反击,将皮球踢回给了对方,也为自己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主动权。

信发出后,林家与合作小组进入了焦灼的等待。每一天都显得格外漫长。

几天后,刘技术员的回信到了,比预想的要快。信中的内容,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茶厂不仅同意了提供详细方案的要求,还表示投资方——一家名为“南疆商贸公司”的企业——的代表,希望近期能亲自来林家岭进行“实地考察”,并与林家人“当面洽谈”!

资本的魅影,不再只是传闻和纸面上的概念,而是即将带着实实在在的体温和目光,降临到这个宁静的山村!

这位来自山外的“投资人”,究竟是带着诚意的合作伙伴,还是别有用心的“野蛮人”?他的到来,将给林家带来的是锦绣前程,还是万丈深渊? 巨大的不确定性,如同山雨欲来前的低气压,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