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茶香暖八岁 > 第14章 成长的阵痛

重生茶香暖八岁 第14章 成长的阵痛

作者:凝宝Ella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05:53:20

地区外贸局刘科长留下的那番话,像一把悬在林家头顶的双刃剑。一边是通往更广阔天地的诱人光芒,另一边则是横亘在眼前的、名为“产能”的巨大鸿沟。连续几天,林家小院的气氛都显得有些沉闷,连空气中弥漫的茶香,似乎都带上了一丝焦灼的味道。

“稳定供应……持续能力……”父亲林国栋晚上翻来覆去,脑子里全是这几个字。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自家这艘刚刚扬帆的小船,想要驶向更远的海域,就必须进行改造和扩容。不能再满足于小打小闹了。

周末的家庭会议,议题明确而沉重:如何扩大生产。

“爸,妈,外贸局那边是个天大的机会,但人家说得明白,咱们现在这点产量,根本不够看。”林国栋开门见山,语气凝重,“我想了想,光靠咱们自家人,累死也做不出多少。得请人帮忙了。上次说的,请三姑家的大小子来帮忙,我看得抓紧了。”

爷爷林大山吧嗒着烟筒,烟雾缭绕中,眉头紧锁。他当然知道这是必然的一步,但真到了要请外人(哪怕是亲戚)介入他视若珍宝的制茶环节时,心里的那道坎还是很难迈过去。“请人……行是行。可这炒茶的火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国栋你还没完全摸透,外人……能行吗?万一糟蹋了好茶青,我看着心疼啊!”

这是手艺人的执念,也是对品质最本能的守护。

母亲周芳也担忧地说:“是啊,请人容易,管理难。干活细致不细致,卫生讲究不讲究,都得有人盯着。咱们自家人,说一句重话没事,请来的人,话说轻了不管用,说重了伤和气。”

林薇安静地听着,她知道这是家庭作坊向小微企业转型必然经历的阵痛。她需要引导家人建立初步的“管理意识”和“标准意识”。

“爷爷,”她拿起一小撮茶叶,天真地说,“您看,这茶是不是有的卷得紧,有的松一点?是不是因为揉的时候力气不一样呀?要是大家都跟爷爷学,用一样的力气,是不是茶叶样子就一样好看了?”

她的话,无意中点出了“标准化”的雏形。

林国栋受到启发,接过话头:“薇薇说得对!咱们不能光靠感觉,得立点规矩。爸,您看这样行不行:咱们先不让他碰最关键的火候,就从最基础的采茶、摊晾、揉捻开始。您定下标准,比如采茶必须‘一芽一叶’,摊晾要厚薄均匀,揉捻要达到什么程度。我和芳儿负责盯着,达不到要求的,返工!咱们按量算工钱,做得好再加点奖励。这样既保证了质量,也显得公平。”

这个“规矩 奖励”的思路,让爷爷和周芳觉得可行了一些。至少,核心技艺还掌握在自家人手里。

“那……就先试试吧。”爷爷终于松了口,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明天,我去跟你三姑说,让大山子过来试试工。”

三姑家的大小子,叫林海,二十出头,个子高大,皮肤黝黑,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村青年。听说能到舅舅家学手艺、挣工钱,高兴得不得了,第二天一大早就过来了,脸上带着憨厚又紧张的笑容。

“舅,妗子,国栋哥,我啥也不懂,你们让我干啥我就干啥,一定好好干!”林海搓着手,态度诚恳。

爷爷看着这个壮实的外甥,心里叹了口气,面上还是尽量和蔼:“海子,来了就好。咱们这活儿,细发,急不得。你先跟着我,从认茶青开始。”

最初的几天,还算顺利。林海力气大,肯吃苦,采茶、搬运这些体力活干得利索。爷爷教他辨认茶青等级,他虽然学得慢,但态度认真。问题出在需要技巧和耐心的环节上。

比如揉捻。爷爷要求力度均匀,让茶叶条索紧结。林海手劲大,一用力,茶叶就容易碎,或者揉成一团;一放松,条索又太松。爷爷在一旁看着,急得直跺脚,忍不住提高嗓门:“轻点!轻点!跟你说了多少遍!这不是揉面!这是茶!茶的精气神都在这里面呢!”

林海被说得面红耳赤,更加手忙脚乱。

周芳负责监督卫生和摊晾。她要求所有器具必须清洗三遍,摊晾的竹匾不能有一丝灰尘。林海干完活,有时顺手把工具往墙角一放,周芳就得追在后面提醒:“海子,锅刷了吗?布洗了吗?这都得马上弄干净,不能等!”

林海嘴上应着,但显然还没养成习惯,觉得有些繁琐。

林国栋则负责整体的协调和“绩效考核”。他按照之前商定的,根据林海采摘的合格茶青重量计算工钱。但当林海因为揉捻不合格被要求返工,导致“产量”下降时,小伙子脸上难免露出委屈和沮丧。

摩擦开始出现。虽然都是小事,但那种自家人干活时的默契和随意被打破后,一种微妙的紧张感在空气中弥漫。爷爷觉得外甥笨手笨脚,影响了他出精品;林海觉得舅舅要求太严,有点跟不上;周芳觉得增加了管理负担;林国栋则在亲戚情分和工作要求之间艰难平衡。

林薇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她知道,这是建立新秩序的必经之路。她不能直接干预管理,但她可以在情感上润滑。她会给辛苦了一天的林海倒水,夸他“采的茶青又多又好”;会在爷爷发火后,悄悄说“爷爷,海子哥力气大,以后扛东西肯定厉害”;会在妈妈抱怨时,说“妈妈最干净了,所以咱们的茶才没人拉肚子”。

她这些孩子气的话,往往能缓和一下紧张的气氛。

真正的考验发生在一个下午。爷爷因为要赶着炒制一批重要的订单茶,火候掌握得格外精心。他让林海负责将上一锅炒好、揉捻好的茶叶进行最后的“烘干”定型。这个环节火候要求稍低,但需要不停翻动,防止焦糊。

爷爷千叮万嘱,要“文火慢烘,勤翻动”。林海一开始很认真,但时间一长,年轻人难免有些枯燥走神。加上他之前主要干体力活,对“火候”的感觉远不如爷爷敏锐。

就在爷爷全神贯注于炒锅时,突然闻到一丝淡淡的焦糊味!他心头一紧,猛回头,只见烘干灶那边,林海正手忙脚乱地翻动着茶叶,但显然已经晚了,靠近锅底的部分茶叶边缘已经微微发黑!

“哎呀!糊了!”爷爷大叫一声,几步冲过去,一把推开林海,抢过铲子,心疼地看着锅里那部分受损的茶叶,气得手都抖了,“你!你让我说你什么好!这么点事都干不好!这锅茶算是毁了!”

这一锅茶,虽然大部分抢救及时,但混入了焦糊叶,品质大打折扣,肯定不能当优等品卖了。对于视茶如命的爷爷来说,这简直是不可饶恕的错误!

林海吓得脸色煞白,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低着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圈都红了。

周芳和林国栋闻声赶来,看到这一幕,心里也都一沉。周芳赶紧去检查茶叶,想办法补救。林国栋看着愤怒的父亲和惶恐的表弟,眉头紧锁。

气氛降到了冰点。第一次扩大生产尝试,似乎遭遇了重挫。

晚上,林海饭都没吃几口,就灰溜溜地提前回去了。爷爷则坐在门槛上,一口接一口地抽闷烟,背影写满了失望和疲惫。

“爸,您也别太生气,海子也是头一回,难免出错。”林国栋劝慰道。

“头一回?这活儿是能拿来练手的吗?”爷爷声音沙哑,“好茶青,费了多少工夫采来的!就这么糟蹋了!我看啊,这请人的事,悬!”

家庭内部,刚刚建立起来的、关于扩大生产的脆弱共识,面临着破裂的危险。

就在林家被这次失误阴云笼罩,对扩大生产之路充满疑虑之时,院门外传来了邮递员熟悉的声音:“林国栋!电报!地区来的加急电报!”

电报?还是地区来的加急电报?

全家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下来——难道是外贸局那边,因为考察后觉得他们产能不行,直接回绝了?

林国栋几乎是跑着出去签收了电报,手指有些颤抖地撕开信封。他快速扫了一眼电文内容,脸上的表情从紧张,变为惊愕,最后化为一种难以置信的狂喜!

他猛地抬起头,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对着满眼担忧的家人喊道:

“爸!妈!芳儿!不是坏消息!是通知!地区外贸局发来的通知!”

他深吸一口气,几乎是喊着宣布:

“他们……他们决定将咱们家的茶叶,列入今年秋季广交会的选送样品名单!要求我们在一个月内,提供符合出口标准的精品茶样品五十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