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茶香暖八岁 > 第15章 背水一战

重生茶香暖八岁 第15章 背水一战

作者:凝宝Ella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05:53:20

那封来自地区外贸局的加急电报,像一道闪电,劈开了笼罩在林家小院上空的阴霾,也像一记重锤,砸得每个人心头震颤,继而涌起一股破釜沉舟的豪情。

“广交会选送样品!五十斤!一个月!”林国栋反复念着电报上的关键词,声音因激动而嘶哑,脸上混合着难以置信的狂喜和巨大的压力。广交会!那是他们只在广播里听说过、遥不可及的国家级盛会!自家的茶叶,竟然有机会登上那个舞台?

爷爷林大山猛地从门槛上站起,刚才因为林海失误而生的颓丧和怒气,瞬间被这巨大的冲击扫荡一空!他浑浊的眼睛里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亮,佝偻的腰背都挺直了几分:“广交会?咱们的茶……要送到广州去?给外国人看?” 这消息对他这个老茶农的冲击,不亚于一颗惊雷。

母亲周芳和奶奶李秀英也围了上来,虽然对“广交会”的具体意义不甚了了,但“地区外贸局”、“选送样品”、“五十斤”这些词,足以让她们明白,这是天大的机遇,也是天大的难关!

“五十斤精品……一个月……”周芳喃喃自语,脸色变得苍白,“咱们现在这样子……连五斤合格的都难保证啊……” 林海的失误刚刚发生,产能和质量的矛盾血淋淋地摆在眼前。

狂喜过后,是泰山压顶般的现实压力。五十斤符合“出口标准”的精品茶,意味着每一片茶叶都必须完美无瑕,条索、色泽、香气、干燥度,都不能有丝毫差错。而以林家目前的状态——核心技艺依赖爷爷一人,辅助环节刚刚引入外人就出问题,产能极其有限——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绝望的情绪,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强烈地袭来。

“不行……这肯定不行……咱们接不了……”爷爷最先泄了气,刚才的光彩迅速黯淡下去,颓然地坐回门槛上。差距太大了,大到他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

林国栋紧紧攥着电报,指节发白,额头上青筋暴露。他内心的挣扎同样激烈。接,意味着要将全家逼到极限,意味着要面对无数的未知和风险,失败的可能性极大;不接,则意味着亲手关闭这扇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这将成为他一辈子的遗憾。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旁观的林薇,走到了父亲身边,伸出小手,握住了父亲因用力而颤抖的大手。她没有看电报,而是仰起头,看着父亲的眼睛,用清澈而坚定的童声说:

“爸爸,你还记得李爷爷家的茶园吗?当时都快死光了,大家都说没救了。可是咱们去了,想了办法,现在不是又绿了吗?”

她的话,像一道暖流,注入林国栋冰凉的内心。是啊,当初帮助李家庄,不也是从看似绝望中开始的吗?

林薇又转向爷爷,走到他面前,蹲下身,看着爷爷写满疲惫和退缩的脸:“爷爷,你炒的茶,是全世界最香的茶!连县长伯伯和地区来的刘伯伯都这么说!那个广交会,不就是想让全世界更多的人都闻到爷爷的茶香吗?咱们怎么能自己先说不香呢?”

孩子的逻辑简单而直接,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爷爷看着孙女亮晶晶的、充满信任和崇拜的眼睛,老脸一热,一股久违的血性和不服输的劲头猛地冲了上来!是啊,他林大山炒了一辈子茶,对自己的手艺有绝对的自信!凭什么还没试就先认输?

“薇薇说得对!”爷爷猛地一拍大腿,霍然起身,脸上再无半分犹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背水一战的决绝,“接!这活儿,咱们林家接了!不就是五十斤精品吗?拼了这把老骨头,我也得给它弄出来!”

决心已下,林家小院瞬间进入了战时状态。家庭会议连夜召开,气氛严肃而高效。

“第一,产量是核心。”林国栋作为总指挥,思路清晰,“光靠咱们几个,累死也完不成。海子那边,不能因为一次失误就不用。恰恰相反,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但必须立规矩,严要求!”

他看向爷爷和周芳:“爸,您负责制定每一个环节最严格的标准,从采摘到炒制,一条一条写清楚,做不到就返工,没二话!芳儿,你负责全程监督卫生和质量,你就是质检员,谁的面子都不能给!”

爷爷和周芳重重点头。

“第二,分工必须明确,效率最大化。”林国栋继续部署,“采茶是关键,好的原料是基础。光靠海子一个人不够。妈,”他看向奶奶,“您去跟三姑和附近几家信得过的亲戚说说,咱们高价请人,按天算钱,但必须严格按照爸的标准采!您和芳儿负责培训和监督她们。”

奶奶立刻应下:“行!我这就去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第三,核心工艺不能乱。”林国栋最后看向爷爷,“炒制环节,还是您亲自把关。我给您打下手,海子负责前期处理和火工。咱们三班倒,人歇锅不歇!一定要把这五十斤茶叶,一斤一斤,都炒成精品中的精品!”

“好!”爷爷斩钉截铁。

“第四,后勤保障。”林国栋对周芳说,“伙食一定要跟上,大家体力消耗大。家里的事,我和薇薇多分担。”

一场围绕五十斤样品茶的家庭总动员,就此展开。目标明确,分工细致,规则清晰。这一次,没有人再犹豫,没有人再抱怨。

第二天,奶奶就带着林国栋拟定的“高薪”条件,说服了三姑和另外两户手脚麻利、为人可靠的亲戚家的妇女,加入了采茶队伍。周芳对她们进行了严格的“上岗培训”,反复强调“一芽一叶”的标准和轻采轻放的要求。

林海再次被叫来。林国栋没有责备他昨天的失误,而是把外贸局的电报和家里的决定告诉了他,然后严肃地说:“海子,这是咱们林家,也是咱们整个村子露脸的机会!之前是舅舅要求不严,从今天起,咱们按规矩来!做得好,加工钱!做不好,别说舅舅,我都得说你!能不能干?”

林海被这阵势和表哥的话激起了血性,用力点头:“国栋哥,你放心!我一定用心学,使劲干!绝不再掉链子!”

爷爷则把自己关在屋里半天,出来时,拿着一张写满歪歪扭扭字迹的纸,上面详细列出了从摊晾厚度、时间,到揉捻力度、次数,再到炒制火候、时间的“林家标准”。这是他一生经验的结晶,也是这次背水一战的技术总纲。

接下来的日子,林家小院成了一个小型“战场”。天不亮,采茶的妇女们就上山了,在周芳和奶奶的监督下,精心挑选着最肥壮的嫩芽。院子里,林海在爷爷的指导下,练习着摊晾和揉捻,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灶台前,爷爷亲自掌控火候,林国栋负责翻炒,两人配合默契,汗水浸透了衣衫,被火光映得发亮。

林薇也主动承担了更多家务,照顾好妹妹,还负责给大家端茶送水,用她稚嫩的话语给大家鼓劲。“爷爷好厉害!火苗都听你的话!”“海子哥,你揉的茶叶越来越像爷爷揉的了!”“妈妈,采茶的婶婶们都夸你要求严呢!”

她的存在,像一缕春风,缓解着紧张和疲劳。

然而,挑战依然层出不穷。有一次,因为连续阴雨,采回的茶青湿度偏大,摊晾时间需要延长,打乱了原本紧张的计划,爷爷急得嘴上起了燎泡。还有一次,林海在揉捻时,为了追求效率,手上力度稍有不均,被周芳发现一批茶叶条索不够紧实,坚决要求返工,虽然耽误了时间,但确保了质量。

最惊险的一次,发生在样品制作过半的时候。一天深夜,爷爷和林国栋轮班炒制最后几锅茶,由于连续高强度劳作,爷爷体力不支,在翻炒时一个踉跄,差点栽进锅里!幸好林国栋眼疾手快扶住,但锅里的茶叶火候因此受到影响,香气出现了一丝极细微的杂味。

“完了!这锅茶……”爷爷看着茶叶,心疼又自责,几乎老泪纵横。

“爸!别急!还有救!”林国栋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根据平时学习的经验,迅速调整火势,采用更轻柔的手法尽力补救。最终,这锅茶虽然品质比最好的稍逊,但仍在合格线之上,被列为“备用样品”。

这次险情,让全家人都后怕不已,也更加明白了这次任务的艰巨。但他们没有时间沮丧,只能咬牙继续。

在最后期限的前三天,最后一批茶叶终于炒制完成。五十斤茶叶,分成若干小包,每一包都经过周芳和爷爷的双重检验,确保完美无瑕。它们被小心翼翼地用崭新的白纸和红纸包裹,整齐地码放在特意腾空的、擦得一尘不染的柜子里。

整个林家小院,弥漫着一种极致的疲惫,却又洋溢着一种近乎神圣的成就感。每个人都瘦了一圈,眼里布满血丝,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林国栋亲自将样品打包,准备第二天一早搭最早一班车送往地区外贸局指定的地点。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天星斗,久久无言。这一个月,他们透支了体力,经历了焦虑,克服了困难,最终,他们做到了!无论结果如何,他们拼尽了全力!

林国栋看着家人,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爸,妈,芳儿,海子,还有薇薇,莉莉……谢谢大家!这一个月,辛苦了!咱们……对得起这五十斤茶!”

爷爷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第二天,林国栋怀揣着全家的希望,踏上了征程。

样品顺利交付。剩下的,便是漫长而煎熬的等待。

日子一天天过去,广交会开幕的日子临近又结束。林家小院恢复了往日的节奏,但一种焦灼的期待感,却像无形的丝线,缠绕在每个人的心头。他们照常制茶、卖茶,但总会不自觉地望向村口的方向,期盼着邮递员的身影,能带来那只关乎命运的回音。

然而,一周过去了,两周过去了……地区外贸局那边,音讯全无。

最初的期待,逐渐被不安所取代。是样品不合格?是广交会上无人问津?还是……发生了什么他们不知道的变故?

这决定命运的五十斤茶叶,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希望,在等待中,渐渐蒙上了一层阴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