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中兴 > 第26章 互市刀光辨伪币

大唐中兴 第26章 互市刀光辨伪币

作者:小说份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5:29:05

晨雾还未散尽,灵武互市的青石板路上已响起骆驼铜铃。江若湄刚将今日的估价木牌挂上市口,就见康拂毗延的族侄康乌达抱着布囊狂奔而来,绛红色的波斯锦袍上沾着沙砾,脸上满是惊惶:“江主簿!出大事了!这钱…… 这钱不对劲!”

布囊摔在案上,数十枚开元通宝滚落出来,与寻常铜钱不同,这些钱色泽青灰,边缘毛糙无光泽。江若湄心中一沉,想起父亲曾说过的辨钱之法,当即取来大头针在钱背划了一下 —— 针尖落下便留下深痕,边缘还簌簌掉着铅屑。她又捡起一枚掷在地上,只听 “噗” 的一声闷响,铜钱毫无弹力地滚了两圈,与真币清脆的余韵截然不同。

“这是铅锡伪币。” 江若湄指尖捻起铅屑,“康商队收了多少?”

康乌达还未开口,布帘外已传来兵刃碰撞声。二十余名粟特商人举着弯刀围在互市司门口,康拂毗延站在最前,腰间弯刀出鞘半寸,寒光映着他涨红的脸:“建宁王殿下说互市公平,为何要拿铅块糊弄我们?昨日收的三千钱里,竟有一半是这等废铜烂铁!”

于阗玉商阿罗憾拄着拐杖挤过来,腿上的绷带还渗着淡红:“我的商队也收了伪币!若不是铸玉时用铜钱镇料发现异样,怕是要被蒙在鼓里!” 他将一枚伪币砸在地上,钱身应声弯折,露出内里灰暗的铅芯。

江若湄快步走出账房,身后吏员捧着昨日的交易账册紧随其后。她目光扫过躁动的人群,声音清亮:“诸位稍安勿躁!互市司定给大家一个说法。请各商队清点伪币数目,登记造册,所有损失由互市司承担。”

“承担?你们拿什么承担?” 康拂毗延怒拍门框,朱漆牌匾震得簌簌作响,“昨日刚用香料换了盐引,今日就出伪币,是不是你们故意用假钱骗我们的货物?” 弯刀在他手中转了个刀花,吓得旁边登记的小吏缩了缩脖子。

“康队正息怒。” 沉稳的脚步声从巷口传来,李倓身披玄色披风,周俊率十名亲卫紧随其后,“互市司立规之日便说过,公平交易乃立身之本,若真是司中出了纰漏,本王自会追责。”

他弯腰捡起一枚伪币,指腹摩挲着模糊的钱文,忽然问道:“昨日收此钱的商人,多是与河西商队交易的?”

江若湄连忙翻开账册:“回殿下,正是。昨日河西商队运来三千斤铜料,结算时用了四千钱,其中两千三百钱已流通到各胡商手中。” 她指尖点在账册末尾的签单上,“经手的是河西派来的记账小吏王三,签单还在。”

李倓接过账册,目光落在 “王三” 二字上,笔尖在纸页边缘轻轻敲击。晨雾渐散,阳光透过帐篷缝隙照在伪币上,青灰色的表面泛着诡异的光。他忽然抬眼,声音沉稳有力:“周俊,即刻封存昨日河西商队的交易记录,传所有经手吏员问话。江主簿,统计各商队损失,从库房支取盐引先行赔付,一匹细绢折两引盐,铜钱按市价折算。

“殿下!”康拂毗延愣在原地,紧绷的身体渐渐放松,“您……真愿赔付?”

“互市的根基是信任。” 李倓将伪币丢进布囊,“大唐虽逢乱世,却不会欺瞒往来商人。只是此事需彻查,还请康队正暂压怒火,容本王三日查明真相。”

亲卫抬来一箱盐引,桑皮纸印制的票证上,互市司的朱印与李倓的私章清晰可辨。江若湄逐笔核对损失:康氏商队伪币一千二百钱,折盐引二十四张;阿罗憾商队八百钱,折十六张…… 待最后一名商人签字确认,日头已升至中天。

账房内,江若湄将一摞账册推到李倓面前,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记录:“殿下,所有伪币都来自河西商队的结算款。这王三是河西节度使府派来的记账吏,半月前随铜料商队入灵武,昨日结算时借口铜钱沉重,提前兑了五千钱存入互市司库房,今日分发时才被发现异样。” 她取出一枚真开元通宝比对,“您瞧,真币边缘有棱,钱文清晰,伪币字迹模糊,分量轻了三成,明显是私铸。”

李倓翻看王三的履历,眉头越拧越紧:“河西节度使麾下小吏…… 贺兰进明的人?”

“正是。” 江若湄点头,“账册上有节度使府的印信,王三的签单笔迹与上月河西粮商单据一致,应是贺兰进明的直属吏员。”

帐帘忽然被掀开,郭子仪身披铠甲走进来,甲胄上还沾着沙尘:“殿下,军械坊的铜料已入库,只是河西商队的人今早全不见了,王三也失踪了。”

李倓将账册合上,示意郭子仪近前:“郭将军可知,这伪币是谁的手笔?” 他指尖点在 “贺兰进明” 四字上,“王三是他的人,私铸伪币却只在互市流通,分明是想搅乱咱们的根基。可此时若是追责,贺兰进明必反咬一口,说咱们苛待河西官吏,到时候他再断了粮草供应,灵武就真成孤城了。”

郭子仪恍然大悟:“殿下是想暂忍一时?可放任私铸之风,日后必成大患。”

“忍,是为更好地查。”李倓眼中闪过厉色,“你暗中遣心腹去河西查探,王三家眷、私铸工坊所在,务必摸清。对外便说,伪币乃流窜盗匪所为,已下令通缉。”

暮色降临时,康拂毗延却带着两名亲信走进了互市司。他手中捧着一个铜匣,见了李倓便躬身行礼:“殿下今日的处置,康某心服口服。这是小小心意,还望殿下收下。”

铜匣打开,里面铺着紫色天鹅绒,放着一卷羊皮地图。在地图上,粟特文和汉文详细标注了唐代丝绸之路的路线,包括于阗、疏勒、撒马尔罕等重要城邦,这些地方在当时是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此外,吐蕃游骑频繁出没的区域被特别标记,甚至地图上还标注了数处隐蔽的水源和绿洲,这些细节反映了唐代对西域地区的深入探索和精确记录。

“这是我康家商队走了三十年的商路图。” 康拂毗延指着地图西侧,“从撒马尔罕到灵武,共有三条秘道,吐蕃人也未必知晓。殿下若信得过康某,我愿派商队向导,护送粮草物资走秘道入灵武。”

李倓接过地图,指尖抚过细密的标注,心中微动。这地图不仅能保障商路安全,更能为日后西出西域埋下伏笔。他抬眼看向康拂毗延:“康队正这份大礼,本王却之不恭。日后互市司为康家商队专设绿色通道,所有交易优先结算。”

康拂毗延大喜,又取出一枚银铤,上面刻着 “康氏商队进奉” 字样:“这是真银,殿下可查验。日后我们只用绢帛、盐引或官铸银铤交易,再不用铜钱了。” 李倓接过银铤,触手一片冰凉,上面还刻着匠人的姓名与日期,正是唐代官铤的形制。

送走康拂毗延,李泌已在账房等候。他指着案上的伪币,语气凝重:“殿下以为,这只是贺兰进明的小手段?”

“先生有何高见?” 李倓示意江若湄奉上茶水。

“私铸伪币需铜料、工坊、匠人,绝非一个小吏能办到。” 李泌拿起两枚伪币比对,“你看这钱文,虽模糊却有章法,分明是仿造的开元通宝,只是偷工减料用了铅锡。贺兰进明若想牟利,大可在河西流通,为何偏要送到灵武互市?”

江若湄忽然插话:“先生是说,有人故意嫁祸贺兰进明?”

“或是合谋。” 李泌指尖点在地图上的河西之地,“贺兰进明与李辅国早有勾结,上月李辅国还派人去河西送过密信。他们怕是想借伪币之事,一则搅乱互市,二则试探陛下对殿下的信任 —— 若殿下处置失当,逼走胡商,李辅国正好在陛下面前参你一本。”

李倓沉默片刻,忽然笑了:“可惜他们算错了两步。一是未料江主簿查账神速,二是低估了康拂毗延对大唐的信任。” 他看向窗外,互市的灯火已次第亮起,与军营的篝火连成一片,“不过先生提醒得是,贺兰进明这颗钉子,该拔了。”

江若湄捧着刚整理好的账册走来,上面用红笔标注着盐引赔付的明细:“殿下,今日共赔付盐引三百六十张,折合细绢一百八十匹,库房尚存盐引十四万九千六百四十张。康拂毗延说明日会带大食商人来,他们带来了琉璃镜和火油。”

“琉璃镜?” 李倓眼睛一亮,那正是军械坊急需的观测器具,“明日本王亲自接待。”

李泌看着案上的地图与账册,抚须笑道:“伪币之祸,倒成了契机。既摸清了贺兰进明的底细,又得了西域商路图,还稳住了胡商之心,殿下这步棋走得妙。”

夜色渐深,账房的烛火却依旧明亮。江若湄低头核对着账目,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李倓铺开西域地形图,与李泌商议着商道护卫之策;远处传来亲卫巡逻的脚步声,与互市中骆驼的低鸣交织在一起。

一枚铅锡伪币静静躺在案角,青灰色的表面在烛光下泛着冷光。它曾险些搅乱灵武的根基,如今却成了撕开政治迷雾的口子。李倓知道,这场没有刀光剑影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那卷西域地形图上的秘道,终将成为大唐的输血之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