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中兴 > 第25章 互市司立定规制

大唐中兴 第25章 互市司立定规制

作者:小说份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5:29:05

此时的风沙总带着一股呛人的咸涩,卷着沙砾扑在临时互市的帆布帐篷上,发出烦躁的噼啪声。江若湄抱着厚重的账册往中军帐赶时,帆布被风掀起的缝隙里,正好撞见三个身着神策军服饰的士兵正围着粟特商人的香料摊推搡。为首的士兵满脸横肉,手按刀柄,唾沫星子飞溅在叠得整齐的安息香上:“就这破玩意儿,给你三匹粗绢已是抬举!再敢啰嗦,掀了你这摊子喂狗!”

摊主是康拂毗延的族弟康莫贺,留着卷曲的络腮胡,鼻梁上架着一副粟特商人常用的银框小镜,此刻镜片被士兵的手肘撞落在地,裂纹蛛网般蔓延。他慌忙蹲下身去捡,双手却死死护着摊位边缘的紫檀木盒:“此乃上等安息香,自大食经撒马尔罕运来,市价需八匹细绢!你们昨日抢了于阗玉商的羊脂玉佩,今日竟还敢作恶!” 话音未落,另一个士兵已伸手去抓摊位上的**,银质秤砣 “当啷” 落地,滚进沙堆里沾满尘土,秤杆也被顺势带倒,砸在康莫贺的手背。

江若湄心头一紧,连忙加快脚步上前,将账册紧紧护在怀中 —— 那里面记着昨日互市的所有交易明细,若是被搅乱,后续核对便会一团糟。“几位军爷,建宁王殿下有令,互市需公平交易,不得强买强卖……” 她声音清脆,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毕竟前几日于阗玉商被打断腿时,她远远瞧过那血腥场面。

“哪来的小娘子多管闲事?” 士兵斜眼打量她身上洗得发白的青色布裙,语气轻佻,伸手就要去扯她的衣袖,“李辅国公公说了,互市本就是给咱们军需方便,拿点东西还要看你脸色?再说了,你一个女子,抱着账册装什么官差?”

“住手!”

沉稳的呵斥声穿透喧闹的市集,李倓身披玄色披风,快步走来,披风下摆扫过沙砾,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周俊紧随其后,手按腰间佩刀,脸色早已沉得能滴出水来 —— 他昨日才刚巡查过互市,叮嘱过各队士兵不得滋扰商人,没想到今日就出了乱子。士兵们回头见是建宁王李倓,慌忙缩回手,却依旧梗着脖子不肯低头:“殿下,属下是急需香料给袍泽疗伤…… 营里的伤药早就用完了。”

“疗伤便需抢掠?” 李倓弯腰捡起秤砣,指腹轻轻擦过秤杆上刻着的粟特文刻度 —— 那是康家商队的标记,去年在土墱城借粮时,他曾见过康拂毗延用同款秤称重。他目光扫过三人腰间的神策军腰牌,上面刻着 “辅国” 二字,心中已然明了 —— 这是李辅国故意纵容部下搅局,想借此拿捏互市的把柄。他转头望向江若湄,声调稍缓:“账册可有今日绢帛出库记录?军需处是否拨了绢帛用于采购?”

江若湄忙翻开账册,指尖轻抚墨迹未干的字迹:“回殿下,今早辰时,户部刚拨下八百匹细绢到军需处,专门用于互市采购,截至此刻,尚未有任何军伍申领过。” 她将账册摊开在李倓面前,上面 “细绢八百匹,存于西库” 的字样用红笔圈出,格外醒目。

李倓的目光陡然转厉,扫过三个士兵躲闪的眼神:“周俊,带他们去军需处按市价购香 —— 上等安息香八匹细绢一斤,**五匹细绢一斤,少一文都不行。购完后,将三人军籍交予郭子仪将军处置,按朔方军军规,劫掠商民者,杖责五十,逐出军营,永不再用。”

士兵们面色骤变,双腿一软,几欲跪地求饶,却被周俊带来的亲卫架住胳膊拖走。康莫贺连忙起身作揖,手背被秤杆砸出的红痕格外显眼:“殿下真是百姓的青天大老爷!只是……” 他话锋一转,眼角泛着苦涩,回头望了望不远处的几顶帐篷,“这三日已有七家摊位遭抢,昨日于阗玉商阿罗憾被打断了腿,此刻还躺在帐篷里不能动。再这样下去,兄弟们都要卷铺盖走了 —— 撒马尔罕的商队还在半路上,若是听闻灵武互市这般混乱,怕是也不敢来了。” 他掀开身边帐篷的布帘,里面果然躺着一个裹着麻布的于阗人,腿上的麻布渗着暗红的血,旁边还放着一柄断成两截的玉刀。

李倓眉头紧锁。临时互市设立半月,已吸引二十余支胡商队伍,粟特人的香料、回纥的战马、于阗的玉石、河西的织锦源源不断运入灵武,不仅缓解了粮草短缺的困境,连军械坊急需的铜、铁也靠商人从西域运来。可如今这般混乱,若真逼走商队,灵武军需将大受影响。他接过江若湄递来的账册,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记录:昨日绢帛交易量骤降七成,从往日的五千匹跌至一千五百匹;粮草入库量不足预期的一半,仅收了两千石粟米;最末页还贴着一张小字条,是江若湄用娟秀的字迹写的 ——“商心浮动,康莫贺、阿罗憾等商人已在商议撤离,恐三日内有半数商队离境”。

“回营。” 李倓转身走向拴在路边的战马,披风在风沙中扬起凌厉的弧度,“把近三日的交易记录、物价清单、商队登记册全抱来,再去驿馆请李泌先生 —— 就说有互市急务,需与他商议。”

中军帐内,烛火跳动,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案上摊着三张泛黄的图纸:一张是灵武周边商道图,用红笔标注着从河西、西域来的三条主要商路;一张是临时互市的摊位分布图,每个摊位旁都写着商人的籍贯与主营货物;还有一张是盐州盐池位置图,五原盐池、乌池等主要盐池用黑墨圈出,旁边标注着每日的产盐量。江若湄将最后一摞账册轻轻置于案边,刚要退下,却被李倓叫住:“江主簿留下,你熟悉互市账目,正好一起商议。”

“主簿”二字让江若湄微微一怔,随即脸颊泛红,连忙躬身应下。此时李泌已指着商道图叹气:“安禄山占了洛阳,江淮漕运被叛军阻断,如今灵武的粮草、军械、布匹全靠这几条商道支撑。互市一乱,商队撤离,便是断了咱们的血脉 —— 去年寒冬,朔方军靠挖野菜充饥的日子,你我都还记得,难道还要再经历一次?”

“何止是断血脉。” 李倓指尖点在互市分布图上用红点标记的位置,“你看,这些强买事件全集中在神策军营地附近,李辅国是想借此事逼我交出互市控制权。更棘手的是物价混乱 —— 昨日回纥商人来卖战马,军需处给的价是五十匹细绢一匹;今日突厥商人来,却被压到四十匹,还说‘突厥人的马不如回纥的好’。传出去,谁还肯相信咱们的互市公平?往后怕是连一匹战马都买不到了。”

“《关市令》早有定规。李泌从案角翻出一卷泛黄的残册,上面写着“开元二十五年修订”的字样,记载了唐朝与突厥互市的详细规定:‘官司先与蕃人对定物价,书于券契’,以及‘四面穿壍立篱,遣人守门,禁百姓妄入’,这些措施反映了唐朝对边疆互市的严格管理。只是如今仓促设市,竟把祖宗的规矩丢了,才酿成今日的乱局。”

这话如醍醐灌顶,让李倓眼前一亮。他起身取过纸笔,笔尖在纸上疾走:“临时之法终究镇不住场面,既然如此,便索性设立正式机构。我想请奏父王,在灵武正式设立互市司,专门管理商队交易,再定三条规矩,彻底解决眼下的混乱。”

江若湄凑上前,见他在纸上写下 “官方估价” 四个大字,眼睛一亮:“殿下是想仿长安西市署的法子?我父亲曾在西市做过账房,据他所述,西市设有专门的平准署负责物价管理。每日卯时,市令、市丞与商人代表会共同核定诸物价值,并将结果写在木牌上悬于市门之上,确保百姓和商人都能按照官方核定的价格进行交易,从而避免了交易中的争执。”

“正是。” 李倓笔尖不停,在 “官方估价” 下写了一行小字,“第一规,设估价台于互市中央,每日卯时由户部派一名主事、兵部派一名参军,会同商队推选的三名代表(粟特、于阗、回纥商人各一名)共同核定物价,按‘估较’之制刻在木牌上悬于市口。绢帛分上、中、下三等:上等为八梭蜀锦,中等为普通细绢,下等为粗绢;粮草、香料、战马亦各分三等,明码标价,杜绝压价欺商、随意调价。” 他想起曾在《通典》中看到的唐代估价制度,尚书省定的 “省估” 以市司估价的 2.5 倍确定,正好可用于军需折算 —— 如市司估战马五十匹需细绢一匹,军需处按省估之半(二十五匹)拨付,既合制度,又节开支,且令商人满意。

“第二规,以绢帛、盐引为主要交易凭证。” 李倓指向盐州盐池图,指尖落在五原盐池的位置,“盐州盛产食盐,如今虽有吐蕃游骑在边境骚扰,但咱们仍牢牢控制着五原盐池、乌池等主要盐池,每日可产盐五千斤。可仿第五琦的榷盐法,印制盐引 —— 一引可换盐五十斤,商人既可用绢帛直接换货物,也可持盐引到盐池兑换食盐,再转卖到河西、西域。” 他知道安史之乱后,朝廷正是靠第五琦的榷盐法补充军饷,盐引虽在宋代才普及,但唐代已有 “盐券”“盐钞” 等类似信用票据,如今稍作改良,正好能解决商人携带大量绢帛赶路的不便 —— 绢帛沉重,易受潮、遭劫;盐引轻便,可异地兑换,商人自当乐意。

江若湄闻言眼睛更亮,连忙从账册中翻出一张记录:“殿下所言极是!现存绢帛三十万匹,按一引两匹细绢计,可发行盐引十五万引,折合七百五十万斤盐,足供三月交易。且盐是必需品,商人持盐引绝不会吃亏 —— 去年河西一带盐价涨了三成,一斤盐能换半匹粗绢呢!”

李倓颔首,继续写下第三规:“亲卫驻守,划清商区与军营界限。从两百亲卫中抽调五十人驻守互市四门,另从户部调十名吏员负责登记。凡入内交易的士兵,需持本队将领签发的‘交易牌’,登记姓名、军籍、所需货物后才能进入;交易时需按估价台的定价付款,不得强拿硬要。神策军与朔方军一视同仁,再敢强买者,当场拿下,交郭子仪将军按军规处置。”

李泌抚掌赞叹:“三规兼顾公平、便利与秩序,既解眼前之困,又为长久计,实在是妙!只是江姑娘……” 他看向江若湄,语气带着几分审慎,“互市司主簿需掌全盘账目,包括交易记录、盐引印制与发放、物价核对,事务繁杂,她年纪尚轻,且是女子,能胜任吗?”

“先生放心。” 李倓将一本账册推到李泌面前,“这半月的互市交易记录全是她整理的,不仅理清了粟特商队的往来账目,还查出三笔官吏侵吞绢帛的弊案 —— 有一位户部主事企图将五千匹粗绢谎报为细绢,却被她从绢帛的织造密度中识破端倪,当场揭穿。况且她对长安西市的运作制度、互市司的诸多流程了如指掌,比我们都清楚,这主簿之位,非她莫属。”

江若湄心头一暖,眼眶微微泛红,连忙屈膝行礼:“臣女定不负殿下与先生所托,定会管好互市账目,不让一分一毫的差错。”

次日朝议,李倓捧着写好的《互市三规》奏疏入殿时,李辅国已抢先出列,用尖细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陛下,临时互市本就运转顺畅,每日能收取数千匹绢帛、数千石粮草,增设互市司纯属多此一举!且那江若湄不过是个商户之女,让女子为官,于礼不合,恐遭天下人耻笑!”

李倓从容上前,将奏疏呈给李亨,随即转身回应:“公公说临时互市运转顺畅?那昨日神策军士兵强抢康莫贺的香料、打断于阗玉商阿罗憾的腿,此事公公可知?” 他从袖中取出江若湄整理的受害商人名录,上面详细记录了近三日的七起强买事件,包括涉事士兵的姓名、军籍、所抢货物,“至于女子为官,古有班昭续《汉书》、谢道韫论诗,今有江若湄理账目、查弊案,才学不输男子,为何不能任官?难道公公认为,为官只看性别,不看才干?”

李亨翻看名录,脸色愈发凝重,手指在 “神策军士兵”“李辅国所辖” 等字样上反复摩挲。李泌适时出列,躬身奏道:“陛下,灵武互市乃军需根本,若放任混乱不止,商队撤离,后果不堪设想。李倓殿下的《互市三规》,尤以盐引之策精妙 —— 盐州盐池乃国之大宝,以盐引交易,既省绢帛运输之苦,又能绑定商人与大唐共守边疆。商人持盐引,便需护盐池;护盐池,便需助我军抵御吐蕃、叛军,一举两得。”

裴冕亦上前附议,双手捧着《通典》奏道:“陛下,《通典》有云‘盐铁之利,为国之本’。江若湄既懂账目,又熟市制,让她任互市司主簿,正是‘人尽其才’。去年江淮漕运断绝,若不是靠商人运来粮草,咱们怕是撑不到今日,还请陛下三思!”

李亨沉吟片刻,目光扫过殿中群臣,最终落在李倓身上 —— 这个儿子自好畤县守城以来,所提之策无不一针见血,盐池借粮、梯形营垒、艾草驱寒,桩桩件件都解了燃眉之急。他猛地拍案:“准奏!设立灵武互市司,由李倓兼管互市司事务,江若湄为互市司主簿,三日内开印运作!所需吏员、亲卫,皆由李倓调度!”

散朝后,李辅国擦肩而过时,阴恻恻地盯着李倓,声音压得极低:“建宁王好手段,只是女子为官,怕是难服众 —— 等着瞧,这互市司迟早要出乱子!”

李倓冷笑回应:“能不能服众,看账目便知。江主簿的本事,日后公公自会见识。”

三日后,互市司的朱漆牌匾正式挂上了原临时互市的正门,牌匾上 “灵武互市司” 五个大字由李泌亲笔题写,苍劲有力。江若湄身着淡青色官袍,这是李亨特批的 “从九品下” 主簿官服,虽品级不高,却让她显得格外精神。她正指挥吏员将新刻好的估价木牌悬挂在市口,木牌上用汉、粟特、回纥三种文字写着当日的物价:上等安息香每斤八匹细绢,中等五匹,下等三匹;回纥战马每匹五十匹细绢,突厥战马四十七匹,河西战马四十五匹;盐引一引兑换细绢两匹,或粗绢五匹,可在五原盐池、乌池兑换食盐五十斤。

康拂毗延带着一队粟特商人赶来,身后跟着十辆满载香料的骆驼车。他见互市四门都有亲卫值守,士兵入内前需出示 “交易牌” 登记,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用生硬的汉话笑道:“殿下真是说到做到!我兄长从撒马尔罕调的十万匹绢帛已在路上,今日先以五百斤上等安息香换五十引盐引 —— 有了盐引,我便可去盐池换盐,再卖到河西,稳赚不赔!”

江若湄接过康拂毗延递来的香料清单,提笔在账册上快速记录,字迹工整利落:“康氏商队,上等安息香五百斤,按八匹细绢一斤折算,共四千匹细绢;兑换盐引二百引(一引两匹细绢),剩余绢帛三千六百匹,存入互市司库房,可随时支取。” 她核对无误后,取出盖有互市司朱印的盐引交给康拂毗延,盐引用特制的桑皮纸印制,上面不仅有互市司的印信,还盖着李倓的私章,边角处还有细微的防伪纹路 —— 这是她与李倓商议后特意加上的,防止有人伪造。

李倓站在估价台旁,看着商人与吏员按价交易,再无往日的争执与喧闹,心中大石终于落地。周俊快步走来,手中捧着一张最新的交易报表,脸上满是喜色:“殿下,首日交易就比昨日增长三倍!共交易绢帛两万五千匹,盐引一千五百张,粮草入库五千石,比预期的还要好!郭子仪将军刚派人来传信,说军械坊急需的铜料已到了两千斤,全是河西商人送来的!”

暮色降临时,互市才渐渐安静下来。商人们牵着骆驼、赶着马车离开,脸上都带着满意的笑容;亲卫们开始巡查摊位,收拾散落的沙砾;吏员们则在江若湄的带领下,核对今日的所有账目。江若湄捧着整理好的账册走来,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却依旧明亮的笑意:“殿下,今日共交易绢帛两万五千匹,盐引一千五百张,粮草五千石,铜料两千斤,没有一例纠纷。康拂毗延说明日要带更多商队来,还说要介绍大食商人来交易 —— 大食商人有咱们急需的琉璃镜,能用来观察敌军动向。” 她从袖中取出一枚小巧的羊脂玉佩,玉佩上刻着于阗特有的卷草纹,“这是于阗玉商阿罗憾让我转交的,他说感谢殿下为他主持公道,等他腿伤好了,就把珍藏的和田玉料运来,给军械坊做刀柄。”

李倓接过玉佩,触手温润,玉料的细腻让人心安。他望着互市中亮起的灯火,与远处军营的篝火连成一片,像撒在黑夜里的星辰。互市司的设立,不仅稳住了灵武的经济命脉,更让江若湄这员得力干将有了用武之地 —— 从临时账房助手到正式的互市司主簿,她用自己的细心与才干,证明了女子也能胜任官职。

“明日卯时,咱们去盐池看看。” 李倓笑道,指尖轻轻摩挲着玉佩,“盐引要能顺利兑现,才能让商人长久信任 —— 五原盐池的产盐量、盐引的兑换流程,都得亲自去核查一遍,不能出半点差错。”

江若湄点头应下,月光洒在她的官袍上,泛起淡淡的光晕。晚风拂过互市司的朱漆牌匾,带来远处黄河的涛声,也带来了商人们熟睡的鼾声。李倓知道,随着互市司的规范运作,兴复大唐的经济根基,正一点点筑牢。这看似寻常的规制改革,没有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却比一场胜仗更能稳固人心 —— 毕竟,粮草充足、物资丰裕,才是士兵们冲锋陷阵的底气,才是大唐复兴的希望。

他抬头望向星空,北斗七星清晰可见,仿佛在指引着前行的方向。互市司的账册、盐池的盐引、军械坊的弩箭、回纥的战马…… 这些看似零散的碎片,正被一点点拼凑成一幅大唐的锦绣长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