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徐福出海寻药未归,不如赐胡亥殿下侍女内侍若干,遣往渤海郡行宫候旨?柴髙见扶苏这般模样,实在不忍——若磕坏了这未来的倚仗,岂不坏事?
皇儿起来罢。
若易地而处,你那弟弟断不会如此为你求情。
柴卿今日怎也学起扶苏来了?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陛下,臣孑然一身,无兄无弟,此中悲凉,唯有自知!
柴髙的眼眶湿润了,并非他缺少这些,只是前尘往事涌上心头,对故人的思念如潮水般漫上心间。
柴中丞,尊师难道不曾炼制仙丹?这般灵药竟无法炼成金丹吗?
嬴政眼中骤然迸发出希冀的光芒,柴髙先是一怔,继而展颜。
他早预料到终有此问,心中亦备好应答之策。
世人皆知神仙好,功名利禄忘不了。
将相王侯今何在?荒坟野草埋没了。
他先吟曹植诗句,又唱起《红楼梦》的警世歌谣。
虽嗓音不甚悦耳,但这苍凉曲调令嬴政与扶苏额角沁出细密汗珠。
二人并非不明此理,只是此刻由这位道破,才真正信服。
毕竟柴髙素来是他们信赖之人,从他口中说出的道理总能令人茅塞顿开。
这分明是在点醒他们:成仙不难,难的是舍弃眼前权位——嬴政做不到,扶苏亦然。
看来中丞亦是贪恋富贵之辈?却不知中丞所贪为何?莫非也醉心权柄?
陛下这次可猜错了。
柴髙正色道,若臣当真不愿,陛下难道能强逼公主下嫁?臣可是宁死也不会屈从的。
他心知必须寻个由头,否则此事终将成为嬴政的心结。
幸而已有咸阳第一 ** 的 ** 在侧,日后纵使 ** 赐婚,也要掂量所赐女子能否及得上巴嫱的姿容。
原是如此。
可大秦第一 ** 都被你收入囊中,朕除了公主,哪还有女子能与之比肩?
眼下确实没有。
柴髙眼中闪过狡黠,不过要不了多久,陛下就会有了。
届时还望陛下莫要食言。
嬴政眉峰微动尚未会意,倒是扶苏率先领悟,忍俊不禁。
这一笑倒点醒了 ** 。
原来中丞觊觎各国公主!这个朕眼下可给不了。
嬴政抚掌大笑,不过扶苏我儿将来或有此机缘,届时可要记得太傅这桩癖好。
三人大笑声中,柴髙悄悄拭去掌心冷汗,总算搬开了心头大石。
暗忖不知有生之年,能亲眼见证大秦铁骑踏平几国疆土。
“父皇,我们该动身了,去探望胡亥弟弟,之后便了结这一切。
待我大秦国力强盛之时,胡亥弟弟若清醒,自然不会做出愚蠢之举。
”
扶苏所言极是。
若大秦根基动摇,自会有人盯上胡亥;但若国运昌隆,谁又敢动此心思?
三人在侍从引领下步入胡亥的宫殿。
此时的胡亥正沉醉于狂欢,以为赵高的计谋已然得逞。
嬴政亲眼目睹了胡亥的荒唐丑态,更坚定了自己的决定。
这个儿子只顾享乐,毫无治国之心,岂能托付江山?
“传令,明日挑选五百名 ** ,随胡亥前往渤海郡行宫,永世不得返回咸阳。
”
嬴政黯然离去。
胡亥怎会料到,自己的结局竟由今日的放纵一手铸成。
嬴政独自转身离开,未再理会扶苏与柴髙。
那孤寂的背影无人能懂,唯有扶苏泛红的眼眶向柴髙透露——这位储君仍需磨砺。
早朝落幕,大秦太子之位尘埃落定。
即便始皇帝未明言,群臣皆知除扶苏外,再无第二人选。
但众臣更清楚,柴髙才是扶苏背后的推手。
若无柴髙,便无今日之扶苏。
自二人现身朝堂起,柴髙始终立于扶苏身侧。
此番太子之争,若无柴髙力挽狂澜,扶苏早已败北。
按赵高之计,扶苏、蒙氏与冯氏恐怕早已身首异处。
赵高 ** 虽在早朝时伏诛,群臣却倍感压力。
这压力源自那个轻描淡写便铲除 ** 宠臣的年轻人。
他未费吹灰之力,便替学生扫清最大障碍,实乃匪夷所思。
在众人眼中,柴髙本是才华横溢的能臣——精通医道、律法、治国,尚不足惧。
可当其展露锋芒时,满朝文武皆见识了他的可怕。
他不仅擅长这些,更懂得藏锋守拙。
看似人畜无害,智谋却凌驾于满朝之上。
冯氏与蒙氏联手都未能抗衡的赵高,在柴髙的谋划下,短短三日便命丧黄泉。
此刻的冯去疾既感振奋又觉惶恐——喜的是太子从此高枕无忧,忧的是若与此人为敌,恐怕项上人头难保。
李斯察觉冯去疾神色异常,不禁疑惑:明明大获全胜,这老臣为何反而愁眉不展?冯相何故忧虑?柴中丞此番雷霆手段肃清奸佞,理当庆贺才是。
李大人以为,当初柴中丞与赵高博弈时,胜负几何?可曾预见今日局面?冯去疾反问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