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哙、夏侯婴等人也少不了封赏,但夏侯婴想到一个问题:他们在此享受,陈平和李左车该如何安排?
这粗人倒明白一个道理——自己吃饱喝足时,不能断了别人的活路,总要留口饭给别人吃。
“长城大营需要顶尖谋士,陈平逃不掉。
以后这莽撞家伙就交给你了,若他不听劝,直接写信给我。
”
章邯笑了,他与陈平交流过几次,对长城防务的看法不谋而合,因此在此任职倒也自在。
至于李左车,柴髙将他调往更艰苦的地方,并派樊哙和夏侯婴辅佐。
这两人的脾气正合李左车胃口。
带他们去收拾月氏自然事半功倍,但李左车仍有疑惑,忍不住问柴髙为何对月氏如此关注。
“我看重的可不只一个月氏,还有这里、这里和这里。
”柴髙在地图上画出三个方向,众人顿时目瞪口呆。
“告诉你们这些,就是要让你们明白,若不保持最佳状态,下次战争可别怪我不带你们。
”
柴髙的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个大圈,范围之广令人咋舌,其中的战功同样惊人。
众人眼睛发直,他们大多是苏澈最早的班底,届时苏澈必定会带上他们。
但若自己不争气,可就真怨不得柴髙了。
匈奴全境与漠北诸部尽归曹参统辖,后续将有三川、上党及河套移民陆续迁入,周勃同样收到了类似指令。
作为最早追随柴髙的将领,曹参与周勃的资历仅次于韩信——李戡虽属同期,但其安置方式与韩信相同,需待返朝后方知具体职位。
封赏环节中,柴髙获赐昌国君采花君双号,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前者。
这个决定毫无悬念——采花君的称谓实在令人不适,尽管此时尚无采花贼的说法,但这称号足以令苏澈作呕。
对于杨端和与王赍的职务安排,苏澈心中已有揣测。
但他谨记自己非始皇身份,诸多朝堂禁忌不可妄议。
值得庆幸的是,秦廷尚未沦入宋时文官掌兵的荒唐局面。
始皇破例封君的举动确实出乎柴髙预料。
这份殊荣本易招致非议,幸有赢英这层关系作为缓冲。
至于剑履上殿的特权,柴髙宁愿弃之不用——如此显赫的恩宠难免引人嫉恨。
毕竟此番北征立下不世之功,遭人眼红实属常态。
思及家室,柴髙不禁感慨:巴嫱独居巴蜀时的孕象不知如何,巴季的商路再广也难达塞外;赢英与虞姬应当尚无动静,当初他特意推算过 ** 周期。
不过生育之事玄妙难测,正如始皇早年子嗣成群,晚年却再无所出。
若论此战最大赢家,柴髙当之无愧。
此前他仅有的军功是平叛之战,虽然那场战役确实打得漂亮。
然而平叛终究不同于对外征战,谈及军功,柴髙心中了然——军人真正的荣耀应当来自抵御外敌,而非同室操戈,这一点朝野上下早有共识。
此番北征彻底展现了柴髙的军事才能。
新军从操练到成型皆由他亲手擘画,连兵仙韩信都赞叹不已。
与匈奴冒顿的生死决战更让众将见识到何谓战场机变。
陛下可曾提及调我等回朝?杨端和凑近问道。
他与王贲驻守长城时日尚短,但既然章邯前来接替,调令迟早会到。
陛下命你接管骊山大营,这可是守着龙脉的肥差。
柴髙笑着提醒,老杨,皇陵与机密重地皆在彼处,务必谨守口风。
诸位多虑了。
杨端和指着摊开的地图解释道。
这位好脾气的将领此次北征收获颇丰——前期劫掠战果多由他与王贲所获。
重骑兵与重步兵不便机动,游骑兵又需备战,倒是他俩率部劫掠了大批物资。
杨端和重诺守信,既受柴髙赠功,自然全力配合。
此刻他笔尖在地图上圈出几处要冲:骊山大营实为枢纽,北上可驰援长城,西进能策应月氏,经古道南下百越亦甚便捷。
众将观之,纷纷颔首称妙。
(
皇家陵寝自然需要守护,柴髙对陵墓之事了解不多,只是觉得古人对修建陵墓过于执着。
杨端和知晓此地的来历,便解释了一番。
柴髙起初不以为然,但稍加思索便明白了其中缘由。
在中州文化中,地君至高无上,神圣不可 ** 。
天庭主宰天地万物,人间王朝更迭、世事变迁皆由天定。
百姓常言“受命于天,顺天而行”,正是出于对天的敬畏。
玉皇大帝统御天界,如同人间 ** ,拥有家室与天兵天将,需有行宫休憩,故称天宫。
紫微垣因位居中枢,古时名为“紫宫”。
玉帝居于九天之上,享尽天界荣华,人间事务则需委派心腹管理。
如此重任,自然非其子嗣莫属。
于是玉帝遣子降临凡尘,统御人间,历代 ** 故称“天子”。
太和殿巍峨耸立,俯瞰众生,两侧乾清宫与坤宁宫象征天地,日精门、月华门守护帝宫,寓意日月同辉,十二宫院环绕如众星拱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