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安检日记 > 第143章 “好奇宝宝”实习生

安检日记 第143章 “好奇宝宝”实习生

作者:只系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03:11:23

周日的午后,长浏市地铁站迎来了难得的平峰时段。阳光透过拱形玻璃顶棚洒落在站厅地面,形成一片片明亮的光斑。3号安检口前,小林正精神抖擞地站在岗位上,这是他独立上岗的第三天。

林晓梦在一旁默默观察着。经过一周的培训,小林已经基本掌握了安检流程,工作态度认真积极,但那股新人特有的青涩和好奇仍然显而易见。

“请大家提前准备好随身物品过机检查。”小林的声音洪亮有力,还带着些许校园里的朝气。

一切井然有序,直到那个身影出现在安检口前。

那是一位穿着华丽cosplay服装的年轻人,紫色的假发几乎垂到腰间,服装上缀满了复杂的金属饰品和闪亮的水晶,手里还拿着一柄造型夸张的金属权杖。这副打扮在长浏地铁站并不罕见,每逢周末,总有不少coser乘坐地铁前往动漫展。

“请将您的随身物品放入安检机。”小林按照规定流程引导着。

coser点点头,小心地将权杖和随身背包放入安检机。通过x光屏幕,可以清晰地看到权杖内部有金属骨架,背包里则是一些化妆品和小工具。

“您的这个权杖...”小林看着屏幕上显示的金属结构,有些犹豫,“请问具体是什么材质的?”

“主要是EVA泡沫和塑料,内部的支撑架是铝合金。”coser回答得很专业,显然不是第一次被安检询问。

按理说,检查到这里就可以放行了。但小林的好奇心却被勾了起来,他盯着那套精美的服装,忍不住继续追问:

“那您衣服上的这些金属饰品呢?都是粘上去的吗?这个水晶会不会掉下来?还有您的假发里面有没有金属发卡?”

一连串的问题让coser微微皱起了眉头:“这些都是cosplay道具,符合安检规定。我经常穿着这身坐地铁,从来没有问题。”

小林似乎没有察觉到对方的不耐烦,反而更加兴致勃勃:“我只是好奇,这套服装是哪个角色的?制作起来很复杂吧?需要多长时间?”

此时,coser的脸色已经完全沉了下来:“这跟安检有关系吗?我还有急事,能不能快点?”

小林这才意识到自己问得太多了,顿时手足无措起来。正在这时,林晓梦快步走了过来。

“先生,很抱歉耽误您的时间。”她微笑着对coser说,“您的物品检查完毕,没有问题。感谢您的配合,请慢走。”

coser的脸色缓和了些,点点头拿起自己的物品离开了。

小林站在原地,脸上写满了窘迫:“晓梦姐,我只是想多了解一些...”

“我明白。”林晓梦语气平和,“来,我们到休息区聊一聊。”

休息区内,林晓梦为小林倒了杯水,然后在他对面坐下。她没有直接批评,而是用引导的语气问道:“你觉得刚才那位乘客为什么最后会不高兴?”

小林低下头:“因为我问的问题太多了,超出了安检需要的范围。”

“没错。”林晓梦点点头,“安检工作的核心是确保安全,而不是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你知道过度询问会带来什么问题吗?”

小林思考了一会儿:“会让乘客觉得被冒犯?”

“不仅如此。”林晓梦耐心解释,“首先,这会降低安检效率,导致排队时间延长;其次,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冲突;最重要的是,这会影响乘客对安检专业的信任感。”

她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翻到之前记录的一页:“你看,这是我刚入职时犯的类似错误。当时我对一位带着专业相机设备的摄影师问了很多关于镜头参数的问题,结果对方直接投诉到了站长那里。”

小林惊讶地看着笔记本上的记录:“晓梦姐你也...”

“每个新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林晓梦微笑着合上笔记本,“关键是要学会把握专业与好奇之间的界限。我们的职责是检查物品是否安全,而不是打听乘客的**或兴趣。”

她继续引导:“那么,你觉得刚才那种情况,怎样处理会更合适?”

小林认真地思考着:“应该只询问与安全相关的问题,比如权杖的材质和结构。至于服装的细节和角色背景,那些与安检无关,不应该问。”

“很好。”林晓梦赞许地点点头,“记住,专业的安检员要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对乘客携带的特殊物品,我们要关注的是它们是否构成安全隐患,而不是它们背后的故事。”

这时,小张也结束了轮岗休息,走过来听到了一部分对话。

“其实我也有类似的问题,”小张不好意思地说,“有时候看到乘客带着很有趣的东西,就忍不住想多问几句。”

林晓梦示意她也坐下:“好奇心不是坏事,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对工作的热情。但我们要学会把这种好奇心用在正确的地方。”

她拿出另外一本笔记,里面记录着各种特殊物品的安检要点:“比如,你们可以多研究不同材质的物品在x光机下的成像特点,或者学习如何更快地识别可疑物品。这种专业领域的好奇心,是值得鼓励的。”

两位新人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

“晓梦姐,那如果确实需要了解某件物品的详细信息来判断其安全性,该怎么询问才不会引起乘客的反感呢?”小林问道。

“很好的问题。”林晓梦赞赏地看着他,“这时候,我们的语气和用词就很重要。应该用专业、礼貌的方式,明确解释询问的目的。比如:‘先生,为了安全起见,我需要了解一下这个物品的具体材质,能否请您配合?’”

她顿了顿,补充道:“而且,询问要具体、有针对性,避免漫无边际地盘问。”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林晓梦结合自己这几年来遇到的各种案例,向两位新人详细讲解了安检沟通的技巧和界限。她不是单向地灌输知识,而是不断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自己思考、总结。

“那么,面对带着婴儿车的乘客,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什么?”

“遇到商务人士携带保密文件时,沟通要注意哪些细节?”

“老年乘客和年轻乘客,我们的沟通方式应该有什么不同?”

一个个实际问题抛出来,引导着小林和小张深入思考安检工作的本质。林晓梦发现,这种“教练式”的管理方式,比直接给出答案效果要好得多。新人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的结论,往往理解得更深刻,记得更牢固。

“我明白了,”小林恍然大悟,“安检不仅是技术活,更是沟通的艺术。我们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尊重每一位乘客,保持专业又不失人性化。”

小张也接着说:“而且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判断,既不耽误乘客时间,又能保证安全。”

听到两位新人的总结,林晓梦欣慰地笑了。她知道,他们正在一步步成长为合格的安检员。

下班后,林晓梦在笔记本上记录下今天的感悟:

“教练式管理不是给答案,而是提问题。

专业的边界在于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好奇心是双刃剑,引导得当能促进成长,过度放纵则适得其反。

管理新人,最重要的是激发他们自己的思考能力。”

写完这些,她不禁想起陈默曾经对她说的话:“最好的老师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求知的火花。”

如今,轮到她来点燃新人的火花,这种感觉既熟悉又新鲜。她意识到,管理者的成长不仅仅体现在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上,更体现在培养他人的智慧上。

窗外,华灯初上。林晓梦轻轻抚摸着窗台上的小木雕麻雀,忽然觉得这只小小的麻雀仿佛也见证着她的成长——从青涩的新人,到独当一面的安检员,再到如今开始学习如何指导他人。

手机响起,是陈默发来的消息:“今天的管理实践顺利吗?”

林晓梦回复道:“遇到了小挫折,但收获了更多。原来,点燃他人的求知火花是如此令人满足的事情。”

陈默回了一个微笑的表情:“这就是成长的魅力。”

是的,成长从来不是孤独的旅程。今天,她不仅帮助小林认识到了安检工作的沟通界限,自己也对“教练式管理”有了更深的理解。这种相互的成长,或许就是工作最迷人的地方。

明天,又将迎来新的一天,新的挑战。但此刻的林晓梦,心中充满了平静与力量。她知道,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只要保持学习的心态,与团队共同前行,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夜色渐深,林晓梦合上笔记本,结束了这充实的一天。在梦中,她仿佛看见那只小木雕麻雀展翅高飞,带着她对未来的期待,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