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的手指在书脊边缘停了片刻,那本深蓝色的册子静静躺在最里排的架子上,纸页外露的一角写着潦草的铅笔字:“他们不是学生。”她没碰它第二次,只是把相机重新塞进包里,拉紧拉链。
她转身走向电子借阅区,脚步很轻。管理员依旧坐在登记台后,低头翻着文件。林小满走过去,声音平稳:“老师,我想查一下最近三个月进过校史区的学生记录,写论文需要引用来源。”
管理员抬头看了她一眼,推了推眼镜,“学生进出记录不对外公开,除非有老师签字。”
“我知道权限有限。”林小满从包里抽出一张打印纸,上面是她昨晚整理的校史资料编号,“我只是想确认这些资料是不是真的被借阅过,怕引用了没人看过的内容。”
管理员接过纸扫了一眼,点头,“这个可以查。你等一下。”
屏幕亮起,页面跳转到内部登记系统。林小满站在一旁,目光紧盯着滚动的名单。很快,一条记录让她呼吸微顿。
张浩,三次进入校史区,时间分别是上周二午休、前天下午自习课、三天前放学后。每次登记旁都附有一行手写备注:“李老师批准”。
“他进来看什么?”林小满问。
“不清楚,没登记具体书目。”管理员摇头,“但能进这里的,都是经过老师同意的。普通学生不能随便进。”
林小满道了谢,转身离开。她没回座位,而是直接走向档案查询终端。机器需要刷学生证登录,她插卡后输入张浩的名字,调出基本信息页。
页面加载缓慢。她盯着屏幕,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终于,信息弹出。
姓名:张浩
班级:高三(4)班
学号:
紧急联系人:李振国,关系:舅舅
林小满屏住呼吸,迅速截图保存。她退出系统,把学生证收好,动作没有半点迟疑。
回到角落的座位,她打开笔记本,翻到空白页,写下三行字:
“张浩能进校史区,靠的是李老师签字。”
“李振国是他舅舅,德育处副主任。”
“主管纪律,有权干预处分流程。”
她合上本子,抬头望向窗外。教学楼三楼,一扇窗户半开着,窗帘被风吹得微微晃动。那是德育处办公室的方向。
她没动,也没说话,只是把包放在腿上,手指轻轻按了按相机边缘。
“你来了。”她低声说。
周予安的身影从书架缝隙间浮现,身形比早上稳定了些,但轮廓仍带着淡淡的雾气。他站在她斜后方,视线落在她手中的本子上。
“你查到了?”他问。
“不止是欺凌。”林小满翻开本子,指着那三行字,“是有人让他这么做的。不是纵容,是支持。”
周予安沉默片刻,眼神有些涣散,像是在努力抓取记忆的碎片。“他说过……有一次在楼梯拐角,我和陈默被堵住,他把陈默推到墙上,笑着说:‘我舅说了,像你们这种人,就该早点清出去。’”
林小满眉头一紧,“清出去?”
“不是劝退,不是警告。”周予安声音低下去,“是‘清’。他说这个词的时候,像在完成任务。”
林小满盯着本子上的字,指尖慢慢划过“主管纪律”四个字。她想起陈默说的那张纸条——“你死了会有人哭吗?”——不是玩笑,也不是冲动,更像是一种测试,一种筛选。
“他们不是在欺负人。”她喃喃道,“是在执行规则。”
周予安看着她,“你打算怎么办?”
“现在还不能动。”她摇头,“一举报,他们就会藏得更深。而且……”她顿了顿,“我们还不知道这条规则是从哪来的。”
她想起门框上的符号,想起医院里那个站了三分钟的男人,想起图书馆深处突然出现的蓝皮书。这些事连不到一起,但它们在同一个网里。
她需要更多。
“你还记得别的吗?”她问,“张浩提他舅舅的时候,有没有说过具体的事?比如处理过谁?”
周予安闭上眼,眉头皱起。记忆像是被雾遮住,模糊不清。“有一次……他说某个学生写了举报信,结果第二天就被叫去办公室,说是‘心理评估’。再回来时,整个人变了,再也不提那件事。”
“是谁?”
“记不清名字……但我知道,那不是个例。”周予安睁开眼,“他还说过,只要他舅在,处分记录都能‘调整’。轻的变重,重的变轻,全看站哪边。”
林小满的手指在本子边缘轻轻敲了三下。这不是偶然的偏袒,是系统性的操控。张浩不是单纯的恶霸,他是某种机制的执行者,而李振国,是背后的支撑。
“所以陈默的消失……”她低声说,“不是没人管,是有人不想管。”
周予安没回答,只是看着她,眼神里有种说不出的沉重。
林小满合上本子,把它塞进包里。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那扇半开的窗户。风吹进来,带着一点初夏的暖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