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莹火虫下的星光 > 第212章 —染布印晨光

莹火虫下的星光 第212章 —染布印晨光

作者:蝶舞轻薇薇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22:28:06

娜迪莎指尖的银镯子在晨光里晃出细碎的光,她捏着手机的指节微微发紧,屏幕里还停留在昨晚和奶奶的聊天界面——老人用不太熟练的法语打字,说“等你们的好消息,我的小太阳”。工作室的落地窗外,晨雾正一点点褪去,顾星晚抱着叠好的非洲染布长裙走过来时,看见娜迪莎盯着手机屏发呆,裙角的靛蓝色纹样在她臂弯里像揉皱的夜空。

“发什么愣呢?”顾星晚把裙子轻轻放在工作台,指尖碰了碰布料上手工扎染的圆点,“昨天试装时你不是说,这组‘雨季’系列最像奶奶家后院的那片蓝花楹吗?”

娜迪莎猛地回神,银镯子“叮”地撞在手机边缘。她抬头时,工作室里其他设计师正围着衣架忙碌,林小满蹲在地上调整模特的腰带,染布上的橙红色几何纹在她膝盖上蹭出浅淡的印子;周明宇举着蒸汽熨斗,白雾里飘出棉麻特有的温和气息,他转头朝这边喊:“娜迪莎,最后一套‘草原星’的披风熨好了,要不要先拍合照?”

“等一下!”娜迪莎突然站起来,椅子在地板上划出轻响。她快步走到衣架前,指尖拂过“草原星”披风的边缘——那是用肯尼亚传统的“山布鲁染”工艺做的,深棕色底布上晕着银灰色的星芒,每一道纹路都是她们上个月在奈瓦沙湖边,跟着当地染织艺人姆瓦玛捏着蜡刀一点点画上去的。当时姆瓦玛说,这种染法要等月光晒过布面才会显色,她们三个裹着毛毯在染坊守了两晚,直到第二晚月亮升到头顶,布面上的银星才像被唤醒似的亮起来。

顾星晚跟着走过来,看见娜迪莎把披风往模特肩上拢了拢,又伸手把领口的褶皱理平。“想奶奶了?”她轻声问。娜迪莎点头时,睫毛上沾了点晨光,“去年这个时候,奶奶还在院子里教我扎布呢。”

去年的肯尼亚乡下,旱季的阳光把草地晒成金褐色。娜迪莎的奶奶坐在芒果树下,手里攥着一团靛蓝染料,教她把棉布折成三角形,用麻线紧紧扎住。“扎得越紧,染出来的白纹越细,”老人的手背上布满皱纹,却稳得很,“就像我们的故事,藏得深才说得久。”那天傍晚,她们把染好的布挂在晾衣绳上,风一吹,蓝白相间的布料像一群展翅的鸟。

“好了好了,别伤感了!”林小满抱着相机跑过来,镜头盖还没摘,“再不开拍,等会儿阳光太烈,拍出来的颜色就不准了。”她把相机塞到周明宇手里,自己跑到模特身边,把一条橙红色的围巾往模特颈间绕了两圈,“你看这个配色,多像马赛马拉的落日!”

周明宇举起相机,调整焦距时,娜迪莎悄悄退到角落,点开了奶奶的视频电话。等待接通的几秒里,她忍不住又看了眼工作台上的染布——那是她们四个设计师花了半年时间完成的系列,从肯尼亚的山布鲁部落到加纳的阿善提王国,她们跟着当地艺人学扎染、蜡染、泥染,把非洲大陆的色彩一点点织进布里。顾星晚设计的“雨季”系列,用了乌干达的雨布染法,浅灰色底布上晕着淡蓝色的水纹,像雨季里永远下不完的细雨;林小满的“市集”系列更热闹,明黄色的布面上绣着彩色的水果图案,灵感来自拉各斯市集里堆得像小山的芒果和菠萝;周明宇则偏爱沉稳的色调,他设计的“大地”套装,用布隆迪的泥染工艺做了深褐色的外套,袖口缝着晒干的草籽,摸上去糙糙的,却带着泥土的温度。

“叮铃——”视频电话接通的瞬间,娜迪莎立刻扬起嘴角。屏幕里的奶奶坐在熟悉的芒果树下,头上裹着靛蓝色的头巾,看见她的脸,老人的眼睛一下子亮起来,“我的小太阳!你们的衣服做好了吗?”

“坐好啦奶奶!您看——”娜迪莎赶紧把手机镜头转过去,对准工作台前的模特。顾星晚正好在调整“雨季”长裙的裙摆,听见手机里的声音,抬头朝镜头笑了笑,还挥了挥手。林小满看见镜头,立刻拉着周明宇凑过来,两个脑袋挤在屏幕边缘,齐声喊:“奶奶好!”

老人被他们逗得笑起来,眼角的皱纹挤成了小月牙。“慢点慢点,让我好好看看,”她的声音透过听筒传过来,带着点沙哑,却很有力,“那件蓝白的裙子,是不是用了我们去年染的那种布?”

娜迪莎把镜头凑近“雨季”长裙,布料上的水纹在晨光里轻轻晃动。“是呀奶奶,”她的声音软下来,“顾星晚说,这个纹样像您院子里的雨水坑,下雨的时候,水面上会有一圈圈的波纹。”

“对对对,就是那个样子!”老人拍了拍手,又指了指屏幕里的“草原星”披风,“那件带星星的,是不是姆瓦玛教你们染的?我记得她最会画星星了,她女儿的嫁衣上,满是星星呢。”

娜迪莎没想到奶奶还记得姆瓦玛,眼眶突然有点发热。上个月她们在奈瓦沙湖见到姆瓦玛时,老人还问起过娜迪莎的奶奶,说二十年前她们一起在内罗毕的市集上卖过染布。“姆瓦玛很好,奶奶,”娜迪莎赶紧说,“她还说,等我们下次去肯尼亚,要教我们做蜡染的首饰呢。”

顾星晚见娜迪莎的声音有点发颤,悄悄走过来,从身后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她对着镜头里的老人笑了笑,用刚学的斯瓦希里语说:“奶奶,这些衣服里,都有您教娜迪莎的手艺呢。”

老人听见熟悉的语言,笑得更开心了。她从身边拿起一块叠得整整齐齐的染布,对着镜头展开——那是去年娜迪莎和她一起染的,靛蓝色的底布上,扎着小小的太阳纹样。“你们看,我还留着这块布呢,”老人的手指轻轻摸着布面,“娜迪莎小时候,总把染布当成披风,说要做保护非洲的小英雄。”

工作室里突然安静下来,林小满偷偷抹了抹眼角,周明宇把相机放下来,走到娜迪莎身边。娜迪莎看着屏幕里的奶奶,又看了看身边的伙伴,突然觉得鼻子发酸:“奶奶,我们这次设计的衣服,想让更多人知道非洲的染布工艺,知道这里的故事。”

“好,好,”老人连连点头,眼睛里闪着光,“我的小太阳长大了,能把我们的故事说给更多人听了。你们要记得,染布上的每一道纹路,都是祖先留下的祝福,要好好守护它们。”

阳光慢慢爬进工作室,落在染布上,把蓝的、红的、黄的颜色都染得更亮了。娜迪莎举着手机,让奶奶看遍了每一件衣服,老人一边看一边点评,说“这件的领口要再宽一点才舒服”,又说“那件的花纹要是再密一点就更好看了”,像个严格又温柔的老师。

顾星晚突然想起什么,从工作台下拿出一个布包,递给娜迪莎:“把这个也给奶奶看看。”娜迪莎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块小小的染布,上面扎着奶奶最喜欢的芒果纹样——那是她们昨天晚上特意赶制的,顾星晚画的纹样,林小满扎的布,周明宇染的色,想给奶奶一个惊喜。

“奶奶,您看这个!”娜迪莎把小染布举到镜头前,老人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这是我们给您做的,等我们回去,就给您缝成手帕。”

“好,好,”老人擦了擦眼泪,又笑起来,“我等着你们回来,等着用你们做的手帕。”

视频电话聊了很久,直到奶奶说要去喂院子里的小鸡,才依依不舍地挂了电话。娜迪莎放下手机时,发现身边的伙伴都看着她,眼睛里满是温柔。

“好了,”顾星晚拍了拍手,拿起相机,“现在该拍正式的照片了!咱们要把非洲的阳光和故事,都装进照片里。”

林小满立刻跳起来,跑到模特身边,把“市集”系列的橙红色裙子往上提了提,又把头上的水果发饰摆正:“开拍啦开拍啦!周明宇,你可得把我拍得好看点!”

周明宇笑着拿起相机,对准镜头。娜迪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她穿了件自己设计的“蓝花楹”衬衫,靛蓝色的布面上,扎着紫色的小花纹,像奶奶家后院的蓝花楹落在布上。她站在顾星晚身边,看着镜头里的染布服装,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

快门按下的瞬间,晨光正好落在“草原星”披风的银星上,亮得像真的星星。娜迪莎想起奶奶说的话,染布上的每一道纹路,都是祖先的祝福。她知道,这些衣服不仅仅是衣服,更是她们和非洲土地的约定,是奶奶的期待,是伙伴们的心血,是无数个在染坊里守着月光、在市集上听着故事的日子。

照片拍好后,周明宇把相机里的照片导出来,第一张就是四个设计师和模特的合照。娜迪莎看着照片里的自己,笑着比出了一个“耶”的手势,身后的染布在晨光里轻轻飘动,像一片彩色的云。她拿起手机,把这张照片发给奶奶,配文:“奶奶,这是我们的第一张合照,也是我们故事的开始。”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来时,工作室的窗外传来了鸟鸣声。娜迪莎抬头看向窗外,阳光已经洒满了街道,远处的天空蓝得像一块干净的染布。她知道,接下来还有很多事要做——要把这些衣服带到时装周,要让更多人看见非洲染布的美,要再回到肯尼亚,和奶奶一起在芒果树下染一块新的布。

顾星晚走过来,递给她一杯热咖啡:“想什么呢?笑得这么甜。”

娜迪莎接过咖啡,抿了一口,暖意在喉咙里散开。“我在想,”她看着身边的伙伴,眼睛里满是光,“等我们下次去肯尼亚,一定要带着这些衣服,在奶奶家的院子里拍一张真正的非洲合照。”

林小满凑过来,一把搂住她们的肩膀:“好啊好啊!到时候我要吃奶奶做的芒果饭,还要跟姆瓦玛学做蜡染首饰!”

周明宇笑着点头,拿起相机又拍了一张——阳光里,四个年轻人围着染布服装,笑得像非洲的太阳一样灿烂。照片里的染布,蓝的像湖水,红的像落日,黄的像芒果,每一道纹路里,都藏着一个关于热爱和传承的故事。

娜迪莎看着相机里的照片,突然想起奶奶昨晚说的话:“我的小太阳,要把非洲的颜色,带到更远的地方去。”她知道,她们做到了,而且会一直做下去——因为染布上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因为心里的热爱,永远像晨光一样明亮。

挂完奶奶的视频电话,娜迪莎指尖还残留着手机屏幕的温度,她低头摩挲着那块绣有芒果纹样的小染布,布面上的针脚细密,是昨晚林小满熬到凌晨三点一针一线缝的。顾星晚走过来,递了一杯加了蜂蜜的肯尼亚红茶,“刚泡的,和我们在奈瓦沙湖喝的一个味道。”娜迪莎接过杯子,茶香混着染布的草木气息飘进鼻腔,忽然就想起在姆瓦玛染坊的清晨,姆瓦玛也是这样端着热茶,教她们把蜡油熬到刚好能画出星芒的温度。

林小满抱着一堆配饰跑过来,脖子上挂着串用晒干的木槿花做的项链,“你们看这个!我早上在工作室楼下的花店淘的,配‘市集’系列的裙子肯定好看!”她把项链往模特脖子上比划,木槿花的淡粉色和裙子的明黄色撞在一起,像极了拉各斯市集里堆在一块的鲜花和水果,热闹又鲜活。周明宇凑过来看了眼,点头道:“再加点银色的小珠子,能压住黄色的跳脱,还能和‘草原星’的银纹呼应。”

四人围着模特商量细节时,工作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快递员抱着一个大纸箱走进来,“娜迪莎小姐的快递,肯尼亚寄来的。”娜迪莎愣了一下,快步走过去签收,指尖碰到纸箱时,突然想起离开肯尼亚前,奶奶说要给她寄点“家里的东西”。她拆开纸箱,里面裹着几层牛皮纸,打开后,一股熟悉的芒果香扑面而来——是奶奶晒的芒果干,还有一块叠得整齐的旧染布,布面上是奶奶年轻时染的太阳纹,边缘有些磨损,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鲜亮。

“哇,奶奶也太贴心了!”林小满拿起一块芒果干塞进嘴里,甜津津的味道在舌尖散开,“比超市买的好吃多了,带着阳光的味道。”顾星晚拿起那块旧染布,对着光仔细看,“这染法和我们现在用的不一样,颜色更沉,应该是用了老染料。”娜迪莎摸着布面的纹路,突然眼眶发热,“奶奶说这是她十八岁那年染的,当时是为了给我爷爷做衬衫。”

周明宇把旧染布铺在工作台上,拿出相机拍了几张照片,“这块布能当我们新系列的灵感来源,老工艺的纹路值得保留。”他转头看向娜迪莎,“要不要把这个太阳纹加到‘蓝花楹’系列里?和你衬衫上的花纹搭在一起,刚好能凑成‘太阳与花’的主题。”娜迪莎点头,指尖在布面上轻轻划着,“好啊,就按奶奶当年的染法来,我记得她说是用了后院的蓝花楹叶子做染料,颜色才这么特别。”

商量完新想法,四人开始分工忙活。顾星晚坐在缝纫机前,给“雨季”系列的裙子缝内衬,她选了浅灰色的棉麻布料,踩缝纫机的速度不快,每一针都走得很稳,“内衬要软一点,穿起来才舒服,就像乌干达的雨季,看着凉,却裹着温柔的水汽。”林小满蹲在地上,给“市集”系列的裙子缝口袋,口袋边缘绣着小小的芒果图案,“逛街总得有地方放手机和钥匙,加个口袋实用,还能藏点小惊喜。”

娜迪莎拿着奶奶寄来的旧染布,在画纸上临摹太阳纹,笔尖蘸着靛蓝色的颜料,画到第三遍时,才终于画出和旧布上一样的弧度。周明宇则在整理之前拍的照片,把在非洲拍的染坊、市集、湖边的照片一一归类,“这些照片能做成手册,和衣服一起展出,让大家知道每块布背后的故事。”他指着一张姆瓦玛画蜡的照片,“你看姆瓦玛的手,就算沾了蜡油,依旧稳得很,这种匠人精神得让更多人看见。”

中午吃饭时,四人坐在工作室的飘窗上,吃着外卖的沙拉,手里却还拿着染布边角料比划。林小满咬着叉子,突然说:“等时装周结束,我们再去一次肯尼亚吧?我还想跟姆瓦玛学做蜡染首饰,上次看她女儿戴的手镯,上面的花纹太好看了。”顾星晚点头,“我想去乌干达的雨季,上次去的时候是旱季,没见过雨布染发在雨天显色的样子。”周明宇看向娜迪莎,“你肯定想回家看奶奶吧?”娜迪莎笑了笑,“想,还想和奶奶一起在芒果树下染布,上次没来得及染完那块蓝花楹布。”

下午阳光渐斜时,“草原星”披风的最后一道工序终于完成。周明宇拿着蒸汽熨斗,小心翼翼地熨着披风的边缘,白雾里,银灰色的星芒一点点变得清晰。娜迪莎站在旁边看着,突然想起在奈瓦沙湖守着染布的夜晚,当时她和顾星晚裹着同一条毛毯,看着月亮把布面上的银纹照得发亮,顾星晚说:“以后我们的衣服,也要像这星星一样,在黑暗里也能发光。”

林小满拿着相机,对着披风拍了张特写,“这张能当宣传图的封面!你看这星纹,多像真的星星落在布上。”她把照片递给三人看,屏幕里,披风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星纹仿佛在轻轻跳动。娜迪莎拿出手机,把照片发给奶奶,配文:“奶奶,‘草原星’做好了,像您说的,和奈瓦沙湖的星星一样亮。”没过多久,奶奶就回复了,是一段语音,声音里满是笑意:“好看,我的小太阳,你们做得比星星还好看。”

傍晚时分,工作室的电话突然响了,是时装周的主办方打来的,说想提前看一下她们的设计系列,确认展位的布置细节。娜迪莎挂了电话,心跳有点快,顾星晚拍了拍她的肩膀,“别紧张,我们的衣服这么好,肯定没问题。”林小满也跟着点头,“就是!到时候我们把奶奶寄的旧染布也带去,挂在展位上,让大家看看老工艺的美。”周明宇拿出笔记本,开始写展位布置的方案,“我们可以用非洲的茅草和木槿花做装饰,再放个小屏幕,循环播放我们在非洲拍的视频,让大家身临其境。”

晚饭是在工作室吃的外卖披萨,四人围坐在工作台上,一边吃一边核对明天要带的东西。娜迪莎把奶奶的旧染布放进一个棉布袋里,又把那块芒果纹样的小染布塞进包里,“这两块布得带着,是我们的幸运物。”顾星晚把设计手册放进文件夹,“我把每款衣服的故事都写进去了,从染布的工艺到灵感来源,都写得很详细。”林小满把配饰装进首饰盒,“这些木槿花项链和草籽手链,都是手工做的,每一件都不一样。”周明宇则把相机和电脑检查了一遍,“照片和视频都导好了,明天直接就能用。”

吃完晚饭,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工作室的灯却依旧亮着。娜迪莎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外面的街景,路灯的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染布上,把蓝的、红的、黄的颜色都染得温柔。顾星晚走过来,和她并肩站着,“在想什么?”娜迪莎笑了笑,“在想奶奶现在在做什么,是不是已经睡了,还是在院子里看星星。”顾星晚点头,“说不定奶奶也在想你,想我们的衣服明天能不能顺利通过审核。”

林小满突然喊了一声,“你们快来看!我给衣服拍了个小视频,配了我们在非洲录的鼓点音乐!”四人围在电脑前,视频里,模特穿着“雨季”的裙子转圈,裙摆上的水纹跟着晃动,背景音是肯尼亚鼓手敲的节奏,轻快又有力量。周明宇看着视频,突然说:“我们可以把这个视频发给奶奶,让她也听听非洲的鼓点。”娜迪莎立刻拿出手机,把视频发给奶奶,还加了一句:“奶奶,这是我们的衣服在跳舞,您听见鼓点了吗?”

没过多久,奶奶发来一段语音,背景里有轻轻的虫鸣,“听见了,听见了,像我们村里过节时的鼓点。我的小太阳,你们要加油,让更多人喜欢我们的染布,喜欢我们的故事。”娜迪莎把手机放在耳边,反复听着奶奶的话,心里暖暖的。林小满靠在她肩上,“有奶奶的祝福,我们明天肯定能顺利通过。”

第二天一早,四人带着衣服和道具,赶往时装周的展馆。路上,娜迪莎收到奶奶发来的消息,是一张照片——奶奶站在芒果树下,手里举着那块旧染布,背后的蓝花楹开得正盛。娜迪莎把照片给伙伴们看,顾星晚笑着说:“奶奶这是在给我们加油呢,你看她笑得多开心。”

到了展馆,主办方的工作人员已经在等她们了。娜迪莎把衣服一件一件挂在展架上,顾星晚和林小满忙着布置配饰和装饰,周明宇则打开电脑,播放她们在非洲拍的视频。当工作人员看到“草原星”披风时,眼睛一下子亮了,“这块布的染法很特别,是传统工艺吗?”娜迪莎点头,“是肯尼亚山布鲁部落的‘山布鲁染’,要等月光晒过布面才会显色,我们当时在湖边守了两晚才染好。”

工作人员听完,又拿起奶奶寄来的旧染布,“这块布的颜色很有年代感,是老物件吗?”娜迪莎笑着说:“是我奶奶十八岁染的,用的是后院蓝花楹叶子做的染料,这次带过来,是想让大家看看老工艺和新设计的结合。”工作人员频频点头,“你们的设计很有新意,不仅好看,还带着故事,我们很期待时装周上的展出。”

确认完展位细节,四人走出展馆时,阳光正好。林小满伸了个懒腰,“太好了!顺利通过!晚上我们去吃顿好的庆祝一下!”顾星晚笑着点头,“我知道一家做非洲菜的餐厅,有奶奶做的那种芒果饭。”周明宇拿出相机,对着展馆外的天空拍了张照片,“今天的天空真蓝,像‘雨季’系列的底色。”

娜迪莎拿出手机,给奶奶发了条消息:“奶奶,我们通过审核啦!时装周就能展出我们的衣服了,到时候我给您直播。”很快,奶奶就回复了,还是熟悉的法语打字:“我的小太阳最棒了!奶奶等着看直播,等着看我们的染布在舞台上发光。”

回到工作室,四人开始准备时装周的走秀细节。娜迪莎给模特试穿“蓝花楹”系列的衬衫,顾星晚在旁边调整领口的弧度,“再宽松一点,更有非洲的随性感觉。”林小满给模特戴木槿花项链,周明宇则在一旁记录试穿的细节,时不时提出修改意见。忙到傍晚,试穿终于结束,模特穿着染布服装走在工作室的过道里,裙摆飘动,像一片移动的非洲风景。

娜迪莎坐在工作台前,看着模特的背影,突然想起刚和伙伴们决定做这个系列时的样子。当时她们在肯尼亚的市集上,看见当地艺人在路边染布,阳光照在布面上,颜色一点点变深,那一刻,她们就决定要把这种美带回去,做成能穿在身上的故事。现在,这个想法终于要实现了,心里满是期待和骄傲。

顾星晚走过来,递给娜迪莎一杯凉掉的红茶,“想什么呢,这么入神?”娜迪莎接过杯子,“在想我们刚决定做这个系列的时候,没想到能走到时装周这一步。”顾星晚笑了笑,“是因为我们都喜欢啊,喜欢非洲的染布,喜欢这些藏在纹路里的故事。”林小满和周明宇也走过来,四人相视一笑,眼里都闪着光——她们知道,接下来还有很多挑战,但只要一起努力,就能把非洲的颜色,带到更远的地方去。

晚上,四人去了那家非洲菜餐厅,点了芒果饭、烤牛肋排,还有肯尼亚啤酒。吃到一半,娜迪莎的手机响了,是奶奶打来的视频电话。屏幕里,奶奶坐在灯下,手里拿着那块芒果纹样的小染布,“我的小太阳,你们今天辛苦了,奶奶给你们缝了个小挂饰,等你们回来就能看到了。”娜迪莎看着奶奶的笑脸,又看了看身边的伙伴,突然觉得,这就是最幸福的时刻——有热爱的事业,有并肩的伙伴,还有远方的牵挂。

挂了电话,林小满举起酒杯,“为了我们的染布故事,干杯!”四人碰杯,啤酒的泡沫溅在桌上,像极了染布上跳跃的纹路。周明宇笑着说:“等时装周结束,我们就去肯尼亚,带着衣服在奶奶家的院子里拍合照,还要跟姆瓦玛学做蜡染首饰。”顾星晚点头,“还要去乌干达看雨季,去拉各斯逛市集,把非洲的故事继续写下去。”娜迪莎看着杯中的啤酒,轻声说:“还要和奶奶一起染一块新的蓝花楹布,把我们的故事,都缝进纹路里。”

夜色渐深,餐厅里的非洲鼓点轻轻响着,四人聊着未来的计划,笑声混着音乐飘出窗外。桌上的芒果饭还冒着热气,像非洲的太阳,温暖又明亮——她们知道,关于染布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从道:“顺便看看有没有浅棕色的棉线,‘大地’套装的草籽袖口得再加固下,免得走秀时掉下来。”娜迪莎和顾星晚对视一眼,笑着点头——每次聊起设计细节,他们总像有说不完的话,连晚风里都裹着期待的味道。

回到工作室时,娜迪莎发现手机里多了条奶奶发来的语音,点开后,熟悉的斯瓦希里语混着虫鸣传来:“小太阳,我今天把你小时候的染布玩偶找出来了,就是你用第一次染坏的布做的小熊,明天我拍照片发给你,说不定能给你们当设计灵感。”娜迪莎握着手机走到工作台前,看着堆在桌上的染布,突然想起小时候染坏布时的沮丧,是奶奶笑着说“坏布也能做出好东西”,才让她没放弃。她拿起一块靛蓝色的边角料,在手里折了折,对伙伴们说:“明天咱们试试用边角料做小玩偶吧,挂在衣服上当装饰,肯定很特别。”

第二天一早,四人果然去了布料市场。林小满在一家摊位前停下,指着一堆带着细条纹的亚麻布眼睛发亮:“这个布做可拆卸裙摆刚好!条纹细,不会抢了‘市集’系列的风头,还能增加层次感。”顾星晚摸了摸布料的质感,点头道:“亚麻透气,走秀时模特穿着也舒服。”周明宇则在旁边的摊位找到了浅棕色棉线,还顺便买了些彩色的小珠子——正是之前说要加在木槿花项链上的配饰。娜迪莎逛到角落的摊位,发现一堆旧的手工织布,布面上有不规则的纹理,摊主说这是老艺人用传统织机织的,她立刻买了两块,“这个能做‘蓝花楹’系列的口袋内衬,摸起来糙糙的,像奶奶家后院的泥土。”

回到工作室,四人立刻动手忙活。林小满裁着亚麻布,哼着在非洲学的小调;顾星晚用棉线加固草籽袖口,每缝几针就扯一扯,确保结实;周明宇把小珠子串进木槿花项链,偶尔抬头给林小满提提裙摆剪裁的建议;娜迪莎则拿着旧织布,在“蓝花楹”衬衫上比划口袋的位置。中途休息时,娜迪莎收到奶奶发来的照片——照片里,旧染布小熊的耳朵有点歪,身上的靛蓝色也褪得不均匀,却透着满满的回忆。她把照片给伙伴们看,林小满笑着说:“咱们做的小玩偶也不用太规整,就保持这种手工的粗糙感,才像非洲的味道。”

傍晚时,可拆卸裙摆和加固好的袖口都完成了。模特穿上“市集”系列的裙子,接上裙摆时,明黄色的裙摆在夕阳下像展开的花;拆下裙摆后,露出里面的条纹内衬,又多了份利落。周明宇举着相机拍照,娜迪莎则拿出手机,给奶奶发了段模特试穿的视频,配文:“奶奶,我们给裙子加了可拆卸裙摆,您看好看吗?下次回去,我也给您做一条。”没过多久,奶奶就回复了,还是带着笑意的语音:“好看!我的小太阳越来越能干了,奶奶等着穿你做的裙子。”工作室里,晚风透过窗户吹进来,染布轻轻晃动,四人看着视频里的裙子,心里满是暖暖的期待——离时装周越来越近,离她们的非洲故事,也越来越近。;关于热爱和传承的旅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心里装着非洲的颜色,装着彼此的约定,就永远不会迷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