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民国二十一年,立冬,“无影先生”落网五日后
地点: 朱家角“莲记”总账房、陆家浜“金谷”粮仓、榴莲分舵“千面阁”刑房、苏州河右浜“**渡”、右浜“百相”戏班核心舱
第一章:狐影迷踪
立冬之日,阴风怒号。朱家角“莲记”总账房,核心中的核心,存放着所有产业命脉总账与密契。这日清晨,大掌柜如常打开厚重的铁皮账柜,却惊见柜内一片狼藉,数本最关键的总账与地契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一张薄如蝉翼、栩栩如生的人皮面具,面具的容貌,竟与黄榴莲有七分相似!面具下压着一张洒金笺,上用娟秀却透着邪气的字迹写着:“狐借虎皮,一用何妨?”
几乎同时,陆家浜“金谷”粮仓,数名值守帮众在清晨换岗时,竟互相指认对方为昨夜潜入的奸细,争执不下乃至拔刀相向,造成一死两伤。事后查验,几人皆坚称昨夜所见同伴容貌有异,眼神呆滞。仓内虽无财物损失,但人心惶惶,流言四起,皆言有狐仙作祟,能迷人心智。
失窃与惑乱,直指核心,手段不再是简单的盗窃破坏,而是玩弄人心,混淆视听,带着一股令人脊背发凉的邪魅。黄榴莲捏起那张与自己酷似的人皮面具,指尖传来冰凉滑腻的触感,他眼神冰冷如刀。
“终于忍不住,亲自下场了?”他声音不高,却让整个账房温度骤降,“影子,去把这只喜欢披人皮的‘白面狐’给我揪出来!我要把他的狐狸皮,活剥下来!”
第二章:暗影循迹
影子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对手是右浜子会三把手,“白面狐”本人,其易容术、魅惑之功已臻化境,行踪比其副手“无影先生”更加诡秘难测。那洒金笺纸质特殊,带着淡淡异香,源自南洋。人皮面具工艺更是登峰造极。
所有线索,最终都指向右浜“**渡”一带。那里河汊纵横,雾气常年不散,是走私与藏匿的绝佳之地。核心便是一艘常年停泊在渡口最深处、看似废弃的巨型画舫——“百相”戏班。此画舫表面破败,实则内里乾坤,是“白面狐”经营多年的老巢,其核心成员皆精于易容、口技、幻术,堪称一个行走的伪装王国。
暗探尝试接近“百相”画舫,却发现渡口周围看似寻常的船夫、小贩,眼神都异常警惕,形成一道无形的警戒网。画舫本身更是守卫森严,难以靠近。一名暗探试图扮作送菜伙计混上画舫,却在登船时被一名老妪看似随意地捏了捏手腕,立刻感到半身酸麻,险些暴露,只得仓皇退走。
第三章:千面阁逼供
必须获得画舫内部结构及“白面狐”的准确情报。影子设计擒获了画舫一名负责采购胭脂水粉等物的外围人员,此人虽非核心,但常年往来,知晓部分情况。
此人被带入分舵那光怪陆离的“千面阁”刑房。此房四壁挂满各式各样、男女老少皆有的人皮面具与戏服,中央有一面巨大的、可调节角度的琉璃镜。受刑者被绑在镜前椅子上,行刑者并不直接用刑,而是不断为其更换不同的人皮面具,同时用各种声音(男女老幼、喜怒哀乐)在其耳边反复质问、诱导、恐吓。
初时,那外围人员尚能坚持。但当行刑者为他戴上一张其死去老母容貌的面具,并用其老母的声音哀泣着求他“说出来,少受点罪”时,他的心理防线开始崩溃。紧接着,又换上其幼子惊恐哭喊的面具和声音……真与假,亲人与敌人,在视觉与听觉的疯狂冲击下变得模糊不清。
不到一个时辰,此人已精神涣散,目光呆滞,喃喃道:“画舫……有三层……底层……是……是水牢和仓库……中间……是……是兄弟们住……和……和练功的地方……顶层……是……是狐仙的‘千面厅’……他……他常在厅里……那面……‘幻心镜’前……只有……拿着……‘狐尾令’的人……才能……才能上去……”
第四章:**渡潜行
得到有限但关键的信息,浪里白决定再次冒险。他选择在一个浓雾弥漫的夜晚,凭借超凡的水性和闭气功夫,从水下悄然接近“百相”画舫。
画舫吃水颇深,底部附着厚厚的淤泥水草。浪里白如同一条真正的游鱼,在冰冷的河水中潜行,避开可能的水下警戒装置,终于摸到了画舫底部的龙骨。他找到一处较为隐蔽的排水口,用特制工具小心翼翼地将格栅撬开一道缝隙,泥鳅般钻了进去。
内部是狭窄潮湿的底舱,弥漫着霉味和淡淡的腥气。这里果然是水牢和杂物仓库,黑暗中隐约传来锁链拖动和压抑的呻吟声。浪里白不敢停留,凭借记忆中的结构,找到通往中层的楼梯。
中层空间较大,被分隔成数个舱室,隐约能听到一些舱室内传来吊嗓子、对戏词的声音,但气氛压抑,不似寻常戏班。他小心翼翼地穿梭,寻找通往顶层的路径。终于,在船尾位置,发现一道雕刻着繁复狐狸花纹的木梯,梯口无声地立着两名怀抱鬼头刀、面无表情的汉子,想必就是通往“千面厅”的入口,没有“狐尾令”根本无法通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