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民国二十一年,小雪,“白面狐”覆灭七日后
地点: 朱家角“莲记”药材库、陆家浜“济生”医馆煎药房、榴莲分舵“百草碾”刑房、苏州河右浜“瘴气林”、右浜“沉药窟”
第一章:瘟毒漫延
小雪时节,阴雨绵绵。朱家角“莲记”药材库,存储着供应旗下医馆药铺的各类药材。这日,库管伙计发现,数种常用于解毒辟瘟的药材如金银花、板蓝根等,颜色发暗,散发出一股若有若无的甜腥气。起初未在意,直至陆家浜“济生”医馆接连出现数起怪病,病患皆高热不退,皮肤浮现青黑色蛛网状纹路,郎中所开药剂,若用了“莲记”提供的这几味药,病情反而急剧恶化,一日内便口鼻溢血而亡。恐慌迅速蔓延,“莲记药材有毒”的流言甚嚣尘上。
几乎同时,榴莲帮多名常在外行动、难免受伤的帮众,在使用了帮内金疮药后,伤口非但不愈,反而红肿溃烂,流出黑血,显然药物被人动了手脚。现场勘查,在药材库角落和药碾槽底,发现了些许不易察觉的、带着荧光绿色的细微粉末,以及一枚用骨头雕刻的、面目狰狞的狐头标记,旁书:“兄债弟偿,瘟毒送葬。”
投毒!目标直指黄榴莲维系底层人心与帮众生命的医药根本,手段阴损致命,带着一股深入骨髓的怨恨。黄榴莲捻起那绿色粉末,凑近鼻尖,一股刺鼻的腥甜直冲脑门,他眼神瞬间冰冷如万载寒冰。
“老的玩皮,小的玩毒?”他声音低沉,蕴含着风暴前的死寂,“影子,去把这只会放瘟的‘青面狐’给我挖出来!我要把他泡在他自己调的毒药里,看着他化成脓水!”
第二章:暗影循毒
影子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手是“白面狐”的胞弟“青面狐”,此人与其兄走向两个极端,不擅幻术易容,却痴迷于各种毒物药理,性情阴郁偏执,尤擅培育瘟毒、配制奇药,因其调配的毒药常带诡异绿光,故得此诨号。兄长的死,显然刺激了他那本就扭曲的神经。
那绿色毒粉成分复杂,带有某种罕见沼泽植物的特性。骨头狐头标记则透着蛮荒的邪气。所有线索,最终指向右浜一片被称为“瘴气林”的沼泽地带。那里常年弥漫着天然瘴气,毒虫滋生,人迹罕至。暗探冒险靠近边缘,便觉头晕目眩,林深处隐约可见一些简陋的吊脚楼和冒着诡异气泡的水潭。
据零星情报,“青面狐”的老巢并非固定建筑,而是在“瘴气林”深处一个半淹于沼泽下的天然石窟,被称为“沉药窟”,入口隐蔽,内里曲折,充满了他自己培育的毒草毒虫。
第三章:百草碾刑讯
需得找到熟悉“瘴气林”和“沉药窟”的向导。一名偶尔为“青面狐”捕捉特定毒虫的当地土人,被暗探设计引出擒获。
此人被带入分舵那散发着浓郁药草与血腥混合气味的“百草碾”刑房。此刑房中央,是一副巨大的、石质碾药槽改造的刑具,槽内并非药材,而是布满了细密的、朝上的尖锐铁刺。受刑者被剥去上衣,仰面捆绑在碾槽之上,后背紧贴铁刺。
行刑者并不直接碾压,而是将各种药性猛烈、或辛辣、或奇痒、或引发剧痛的药草、毒虫研磨成的粉末,混合着盐水、烈酒,一点点洒在受刑者的胸腹、五官之上。药粉触及皮肤,带来各种难以忍受的怪异痛苦,而身下铁刺的冰冷与尖锐触感,又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稍一挣扎便会被刺穿的恐惧。
那土人初时还依仗对瘴气的些许抵抗力硬撑,但当行刑者将一种名为“万蚁藤”的粉末洒在其胸腹时,那种仿佛千万只蚂蚁在皮下游走啃噬的奇痒剧痛,瞬间摧毁了他的意志。
“……我说……‘青面狐’……住在……‘沉药窟’……入口……在……在林子里……那棵……最大的……‘鬼脸榕’下……水里……有……有他养的……‘蚀骨水蛭’……洞里……到处是……毒瘴……和……机关……他……他最近……在炼……一种……‘腐心丹’……”
第四章:瘴气林潜行
得到信息,浪里白再次肩负起这极度危险的侦察任务。他口含米缸特制的解毒丹,全身涂抹防虫驱蛇的药泥,换上紧身油布水靠,趁着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潜入了危机四伏的“瘴气林”。
林中雾气弥漫,能见度极低,空气中混杂着腐烂植物和未知毒物的怪味,脚下是松软陷足的淤泥,毒虫蛇蝎随处可见。浪里白凭借过人的胆识与敏捷,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颜色鲜艳的毒菌和盘踞在树枝上的毒蛇,按照土人描述的方位,艰难地向林深处摸去。
终于,他找到了那棵巨大的、树皮扭曲如同鬼脸的榕树。树下是一片浑浊的、冒着气泡的水潭,想必就是“沉药窟”的入口。浪里白仔细观察,发现水潭边缘有几处不起眼的绳索痕迹,水下隐约有黑影游动,想必就是“蚀骨水蛭”。
他深吸一口气,潜入冰冷浑浊的潭水中。水下能见度更差,他运足目力,避开那些闻息而动、如同黑色绸带般袭来的水蛭,终于在潭底一侧,发现了一个被水草遮掩的洞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