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民国十九年,初冬,“蟹道人”覆灭半月后
地点: 朱家角“莲记”当铺、榴莲分舵“铁毡”刑房、陆家浜“丰泰”粮栈、苏州河支流陆家浜水道
肃清水路上的顽敌后,陆上的麻烦接踵而至。盘踞在朱家角以北陆家浜镇的大帮会“浜子会”,其会长“铁算盘”觊觎黄榴莲迅速膨胀的资产已久,见其连番恶战,判断其力量受损,便趁机动了抢夺地盘、吞并产业的念头。此帮会成员多为本地泼皮、退役兵痞,熟悉市井规则,手段刁钻狠辣,擅长利用地方势力施压,与水上亡命徒风格迥异。
当铺强夺:算盘与地契
黄榴莲名下用于周转资金、兼营抵押放贷的“莲记”当铺,遭遇了明目张胆的巧取豪夺。数名“浜子会”骨干,簇拥着一位账房先生模样的人闯入当铺,拿出一张泛黄的、声称是当铺所在地皮的旧契,咬定黄榴莲是“强占民产”,要求即刻归还铺面,并赔偿历年“非法经营”所得。
当铺掌柜据理力争,对方却蛮不讲理,为首的汉子一把揪住掌柜衣领,将其惯用的紫檀木算盘狠狠拍在柜台上,算珠四溅!“识相的,赶紧滚蛋!这铺子,我们‘浜子会’收了!” 身后几名泼皮开始打砸柜台,驱赶顾客,气焰嚣张。
留守当铺的几名榴莲帮众上前制止,立刻遭到围攻。这些“浜子会”的打手招式阴狠,专攻下三路,使用短棍、铁尺甚至藏在袖中的铁拳扣,近身缠斗能力极强。当铺内一片狼藉,多名帮众被打伤,生意彻底瘫痪。
“铁算盘”甚至派人递来“名帖”,上面用朱笔写着:“陆家浜地面,容不得过江龙撒野。要么交出三成干股,要么滚出陆家浜!”
黄榴莲捏着那张朱砂名帖,指尖微微用力,名帖化为碎片。“陆上的泥鳅,也敢来碰水里的龙王?断他手脚,看他还怎么打算盘!”
“查!那张地契的真伪!‘铁算盘’在陆家浜的产业和靠山!他手下那几个最能打的头目,都在哪里活动!” 黄榴莲的声音冷冽,带着不容置疑的杀伐之气。
影子立刻着手调查地契来源,同时派人渗透陆家浜,摸清“浜子会”的势力分布和人员构成。浪里白则负责调查陆家浜水道的情况,以防对方从水路偷袭。
铁毡酷刑:夹棍与铜锤
一名在当铺冲突中因腿脚不便被擒获的“浜子会”小头目,被拖进了分舵那令人胆寒的“铁毡”刑房。此房中央放置着一块厚重的生铁砧板,形同铁匠用的铁毡。
刀疤将这俘虏按倒在铁毡上,将其双手十指分别套入特制的硬木夹棍中。两名行刑手分立两侧,缓缓用力拉紧夹棍!木棍挤压指骨,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十指连心,剧痛钻心!
“……是……是假的……地契……是……是请‘鬼手李’仿的……‘铁算盘’……在……在陆家浜‘丰泰’粮栈……有……有个账房……专门……专门管这些……见不得光的账……” 俘虏痛得满头大汗,但依旧语焉不详。
黄榴莲踱步进来,看了一眼,对刀疤淡淡道:“看来指头不够硬,试试别的地方。”
刀疤会意,取过一把沉重的铜锤,将俘虏的一只脚踝强行固定在铁毡边缘,铜锤高高举起,悬在其脚踝骨之上!
冰冷的铁毡,沉重的铜锤,以及那即将落下的、足以碎骨断筋的毁灭性力量,带来了远比夹棍更直观的恐惧!
“我说!我说全!”“铁算盘”……他……他拜了警察局的刘巡长做干爹……‘丰泰’粮栈后院……有暗窖……里面……里面不光有账本……还……还藏着烟土和枪……他们……他们明晚……要在……在浜口的废弃货栈……交易一批私盐……” 在碎骨的威胁下,俘虏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吐露出了关键情报。
粮栈探营:铁尺与麻袋
“丰泰”粮栈,陆家浜最大的粮店,前店后仓,规模不小。浪里白带人扮作买粮的客商潜入。粮栈内人来人往,伙计忙碌,但浪里白敏锐地注意到,后院守卫森严,几名看似搬运工的汉子眼神锐利,腰间鼓胀,不时警惕地扫视四周。
他假意询问大批采购的价格,试图接近后院,立刻被两名管事模样的汉子拦住。“后院重地,闲人免进!” 语气强硬。
浪里白注意到其中一人袖口露出半截铁尺,另一人手指关节粗大,布满老茧,显然是练家子。他假意陪笑后退,却在转身时,故意撞翻了一旁垒放的几袋麸皮。
“哎呀,对不住!” 浪里白连忙道歉,弯腰帮忙收拾。就在这混乱的瞬间,他眼角余光瞥见后院角落一间库房门口,地面上有不同于粮食的拖拽痕迹,以及几点不易察觉的黑色污渍(疑似烟土泄漏)。
然而,这一撞也引起了对方警觉。那两名管事交换了一个眼神,缓缓围了上来,手已按在了腰间的铁尺上。
浪里白心知不能再留,立刻打个哈哈:“打扰了,改日再来!” 带人迅速撤离。虽然未能进入暗窖,但确认了后院有鬼,并全身而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