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山的晨雾还未散尽,周列一行人已踏上前往鼎灵渊的山路。避邪马的蹄铁刚踩过一道溪涧,周列掌心的空核突然微微发烫 —— 那缕附着在衣袍上的邪影追踪气,正顺着水汽往溪涧下游蔓延,像一条无形的线,试图向远方的邪核传递位置信息。
“停下。” 周列勒住马缰,指尖的雍州鼎金光顺着衣袍缝隙游走,在追踪气附着处凝成一道 “灼灵纹”,“邪影的追踪气藏在我衣袍的丝线里,借水汽传递信号 —— 清漪姑娘,麻烦你用水灵气裹住我的衣袍,别让气丝跑掉;赵承兄,用益州鼎的红光烧断气丝与外界的连接,注意别伤了衣料。”
这一次的应对不再是 “发现后被动清除”,而是 “提前感知并精准处理”—— 他通过空核对邪源气的敏感,早在追踪气刚附着时就察觉异常,却故意留到溪边才动手,就是想借溪涧的水汽困住气丝,避免清除时气丝爆散传递信息。这种 “预判式除障” 是他之前从未展现的,正是从 “被动防御” 到 “主动控险” 的成长体现。
周清漪立刻挥动青竹剑,水灵气像一层薄纱裹住周列的衣袍,将追踪气丝牢牢锁在布料纤维中;赵承的赤血龙胆枪尖泛起细微的红光,像一根烧红的细针,精准刺向气丝的节点 ——“滋啦” 一声,气丝在红光中化为一缕青烟,被周清漪的水灵气瞬间包裹净化,连一丝残留的邪源气都没留下。
“没想到邪影的追踪气这么隐蔽,若不是周列兄细心,我们的路线早就被邪核知道了。” 赵承收起长枪,语气中带着敬佩。周列却摇头,将空核重新贴在地面:“邪核大概率已经知道鼎灵渊的位置,我们能做的是缩短差距,争取在它打开鼎灵棺前赶到。”
队伍加快速度,沿途的邪源气越来越浓,甚至能看到渊口方向泛着的黑红光 —— 鼎灵渊的入口藏在一座巨大的岩壁后,岩壁上刻着早已模糊的 “鼎灵藏” 三字,字缝中渗出的邪源气与寒铁矿的寒气交织,在岩壁前凝成一层半透明的 “残灵障”,障壁上浮动着无数细小的鼎器残灵虚影,像被困在其中的萤火虫。
“这残灵障是用九州鼎的残灵碎片凝成的,强行突破会伤到残灵,还会惊动渊底的邪核。” 项羽的神将虚影从周列衣袍中浮现,玄铁戟的金光扫过障壁,“需要六鼎共鸣的‘灵契纹’,才能温和地打开障壁,同时不惊动残灵。”
周列点头,将六鼎残灵(雍州、兖州、冀州、豫州、益州、梁州)的光流在身前凝成一道圆形的 “灵契阵”,阵纹中央刻着与岩壁上 “鼎灵藏” 同源的古字。他深吸一口气,将祖脉钥匙的淡金光注入阵眼:“六鼎为引,祖脉为匙 —— 开!”
阵纹贴在残灵障上的瞬间,障壁上的鼎器残灵虚影突然亮了起来,像找到了归处般,顺着阵纹的纹路钻进六鼎光流中。残灵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透明,最终化为一道淡金光,融入六鼎阵中 —— 整个过程没有丝毫波动,连岩壁上的邪源气都没察觉到异常。
这是周列对鼎灵力量掌控的又一次突破 —— 不再是 “暴力破障”,而是 “灵契沟通”,通过与残灵的共鸣达成共识,既保护了残灵,又隐蔽地进入渊底,这种 “柔和式掌控” 比之前的硬闯节省了近六成灵力,也体现了他对 “鼎灵并非工具,而是伙伴” 的认知转变。
渊底的通道比想象中狭窄,两侧的岩壁上嵌着无数细小的寒铁矿,泛着淡蓝色的寒光,照亮了前方的路。走了约半柱香时间,前方突然传来金属碰撞的脆响 —— 是邪龙卫的噬魂刃!周列立刻示意众人隐蔽在岩壁后,探出脑袋望去:渊底的开阔地中央,放着一具半人高的青铜鼎灵棺,棺身刻着雍州鼎的完整纹路;邪核正悬浮在棺前,泛着黑红光的气丝正试图钻进棺盖的缝隙,而四名邪龙卫则举着噬魂刃,守在棺的四角,邪化眼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邪核还没打开鼎灵棺!” 汪雷握紧手中的断刃,刃口的四碎光泛着冷芒,“我们趁它没注意,冲上去抢残片!”
周列却按住他的肩膀,指尖的梁州鼎寒光顺着岩壁蔓延,在邪龙卫身后的地面凝成一道 “寒冻纹”:“别冲动。邪龙卫的噬魂刃上缠着祖邪残魂,一旦被刃尖划伤,会被残魂控制;邪核也在故意示弱,它在等我们靠近,好借棺盖的邪源气困住我们。”
他转头看向周清漪:“你用水灵气顺着寒铁矿的缝隙往下灌,在邪龙卫的脚下凝成冰粒,延缓他们的速度;赵承兄,你用益州鼎的红光瞄准棺盖的‘锁灵扣’,那是棺盖的弱点,邪核正试图破坏它;项神将,你用冀州鼎的结界在棺周围布‘困邪阵’,别让邪核逃进地脉;汪雷,我们从两侧绕过去,用四碎的光吸引邪龙卫的注意力,给赵承兄创造机会。”
战术布局不再是 “集中力量硬冲”,而是 “多维度牵制、精准打击”—— 针对邪龙卫的速度、邪核的逃脱路线、棺盖的弱点分别制定应对,甚至预判了邪核的陷阱,这种 “立体式战术” 是他之前从未设计过的,正是从 “单一战术” 到 “复合战略” 的深度成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