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429章 冬燥辨证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429章 冬燥辨证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立冬刚过,葆仁堂的铜炉里添了新炭,火苗舔着炉壁,映得药柜上的标签泛着暖光。陈砚之正用竹筛簸着炒焦的麦芽,颗粒碰撞的脆响里,林薇抱着个白瓷罐进来,罐口飘出股焦苦气。

“陈哥你闻,”她把罐子凑过去,“这杏仁炒过了吧?刚才炒的时候接了个电话,回头就糊成这样,还能用不?”

陈砚之捏起一粒捏碎,焦黑的外壳簌簌掉渣,里面的仁倒还泛着点黄。“能凑合用,”他丢进嘴里嚼了嚼,眉头皱成个疙瘩,“就是苦得呛嗓子。冬燥分两种,这焦杏仁对付温燥正好,苦能泄热,燥能润肺,算歪打正着。”

林薇刚把焦杏仁收进药斗,门帘被风掀起一角,裹着股寒气撞进个人影。是住在巷尾的张婆婆,裹着件打补丁的棉袄,手里攥着块冻得硬邦邦的窝头,一进门就直跺脚:“小陈大夫,小林姑娘,快救救我家老头子!咳得直冒冷汗,痰里还带点红丝儿!”

陈砚之赶紧把老人扶到炉边:“张大爷这是老毛病犯了?上次秋燥刚好转,怎么又加重了?”

“昨儿个不知好歹,”张婆婆急得眼泪直掉,“非要帮隔壁搬白菜,冻了半宿,回来就开始咳,今早上痰里带血,脸白得像纸!”

林薇已经取来听诊器,跟着陈砚之往隔壁走。张大爷躺在床上,盖着三层棉被还发抖,喉咙里的痰音像破风箱,每咳一声就蜷一下,枕头边的手帕沾着暗红的血丝。

“砚之你看,”林薇掀开老人眼皮,“眼窝陷得厉害,嘴唇干得起皮。”

陈砚之指尖搭在老人腕脉上,另一只手翻开老人眼皮看了看:“脉细数,舌红少津,痰中带血是燥伤肺络了。但刚才摸他手脚,冰凉得像揣着冰坨子——这不是单纯的温燥,是凉燥夹寒。”

林薇正用体温计测着:“38度2,低烧。他说冷得钻骨头缝,盖多少被子都没用。”

“温燥用桑杏汤,凉燥就得用杏苏散,”陈砚之转身往回走,“张婆婆您别急,这病看着凶,其实是冬天的风太烈,把肺里的津液刮干了,又带着寒气钻进去,才咳出了血。”

张婆婆跟在后面念叨:“那得用多少药啊?我家就剩……”

“用不了多少钱,”林薇笑着递过杯热水,“您看,杏仁是刚才炒糊的,正好入药;苏叶、桔梗家里种的有,晒干收着呢;前阵子晒的生姜还有,切片就行。”她边说边往药臼里倒药材,“陈哥,要不要加半夏?他痰有点黏。”

“加,但得用姜半夏,”陈砚之正在写药方,“生半夏有毒,姜制过才稳妥。再加阿胶珠,他痰里有血,阿胶能止血,珠状的好煎。”他把方子递给林薇,“苏叶三钱,半夏二钱,茯苓三钱,前胡二钱,苦桔梗二钱,枳壳一钱,甘草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两枚——记得阿胶珠要烊化,别直接煮。”

林薇抓药时,张婆婆凑过来看:“这药苦不苦?老头子怕苦,上次喝药跟杀猪似的。”

“加了生姜和大枣,能挡点苦味,”陈砚之正在磨阿胶,“您熬药的时候放两颗冰糖,别多,甜了生痰。对了,熬药的水得用井水,别用自来水,那股消毒水味儿影响药效。”

“哎哎,记着了,”张婆婆拍着大腿,“我家井离这儿近,我这就去挑。”

“我去吧张婆婆,”林薇赶紧拦住,“您老胳膊老腿的,井边滑。陈哥,我去挑水,你照看大爷。”

陈砚之点头,见林薇拎着水桶出门,又转头对张婆婆说:“等下煎好药,先给大爷擦个身子,用温水,别用热水,他现在虚,热水容易晕。擦完趁热喝药,喝完盖被子捂出汗,寒气一散就好得快。”

张大爷这时缓过点劲,哑着嗓子问:“小陈大夫……我这病……跟去年工地上那回比,哪个重?”

“去年是湿热,今年是凉燥,”陈砚之帮他掖了掖被角,“湿热像闷在蒸笼里,凉燥像搁在冰窖里吹风扇,治法不一样,但都能好。您放宽心,等会儿喝了药,明儿就能坐起来喝粥。”

正说着,林薇挑着水回来,桶沿还结着层薄冰。“井台冻住了,我凿了半天才舀上来,”她跺着脚上的泥,“陈哥,阿胶珠化好了没?”

“刚化完,”陈砚之指着碗里晶莹的胶汁,“你把药汁滤出来,倒这儿搅匀。”

药熬得差不多时,陈砚之去看张大爷,见他呼吸匀了些,又翻开眼皮看了看:“红退了点,津润过来了。”他摸了摸老人额头,“烧也降了点,37度5。”

林薇把药碗端过去,张婆婆要喂,陈砚之拦住:“我来,您老眼神不好,别洒了。”他扶起老人,把药碗递到嘴边,“慢点喝,烫。”

药汁刚进嘴,张大爷就皱眉:“苦……”

“苦才管用,”陈砚之拿过林薇递来的蜜饯,“喝完给您含块这个,桂花味的,不涩。”

老人喝完药,没多久就发出了均匀的鼾声。张婆婆看着松了口气:“多亏你们俩,不然我真不知道咋办。”

林薇收拾药渣时,陈砚之忽然说:“对了张婆婆,您家那棵枇杷树,落的叶子别扔,捡回来洗净晒干,冬天煎水喝,能防咳嗽。还有,井边的青苔别刮,保湿润肺,对您老的哮喘也好。”

“哎哎,都记着!”张婆婆搓着手,“那药钱……”

“下次再说,”林薇笑着把她往门口推,“您先照顾大爷,等他好利索了,带两斤新收的小米来就行,陈哥说想熬小米粥喝。”

出门时,寒风卷着碎雪粒打在脸上。林薇裹紧了围巾:“刚才要是按温燥治,用了桑杏汤,怕是得更重吧?”

“可不是,”陈砚之往炉里添了块炭,“凉燥得温散,温燥得清润,差一个字,药效能差千里。就像这雪,看着是白的,落在地上化了水,渗进土里才知道,是润田还是冻苗,全看时机。”

林薇看着药柜上“杏苏散”的方子,忽然笑了:“那焦杏仁歪打正着,算不算歪打正着的时机?”

陈砚之也笑了,指尖敲着药方边缘:“算。不过下次还是盯着点锅,再糊了,我可不给你圆场。”

炉火烧得更旺了,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忽长忽短。药香混着炭火气漫开来,裹住了窗外的风雪,也裹住了葆仁堂里踏实的暖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