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428章 秋凉辨证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428章 秋凉辨证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白露这天的风带着点凉意,葆仁堂的门帘换了层厚棉布,掀开时总带着股药材的清苦气。陈砚之正用铜臼捣着川贝母,粉末簌簌落在白纸上,像撒了层细雪。林薇蹲在炭盆边翻烤膏药,见他捣得仔细,忍不住笑:“李大爷的咳嗽又添了痰?这川贝都捣成粉了。”

“他肺燥转成痰湿了,”陈砚之停下铜杵,指腹沾着点雪白的粉末,“上次的方子偏重于润肺,这次得加味化痰的,你把那罐炒莱菔子拿来。”

林薇从药柜下层够下瓷罐,打开时一股微辣的气息漫出来:“这是今年新收的白萝卜籽,炒得焦香,化痰的劲儿足着呢。”她舀了半勺掺进川贝粉里,“爷爷说莱菔子得炒黄了才不胀气,你看这颜色,黄澄澄的,准保不烧心。”

“正是,”陈砚之把药粉拌匀,“李大爷脉滑,舌苔白腻,是燥邪伤津后又染了痰湿。就像晒裂的地面突然落了场泥雨,得先化掉泥,再润土地。”他抬头看了眼墙上的节气图,“白露一到,早晚温差大,老人最容易燥湿交替着犯病。”

话音未落,门帘被“吱呀”推开,李大爷的老伴扶着老人进来。老爷子裹着件蓝布夹袄,手里攥着块油布帕子,一进门就咳得直弯腰,帕子上沾着点黏稠的黄痰。“小陈大夫,”他喘着气说,“这咳嗽变味儿了,痰黏得像胶水,咳半天也吐不净,夜里躺不平……”

陈砚之赶紧搬过藤椅,让老人坐近炭盆:“大爷先暖暖,我这就给您搭脉。”他指尖搭在老人腕上,凝神片刻,眉头舒展些,“比上次滑了,痰湿起来了。您伸舌头我看看。”

李大爷颤巍巍吐出舌头,舌苔白厚腻,舌尖还带着点红。陈砚之点头:“果然是燥转痰湿,我给您调调方子。”他提笔写着,“之前的桑杏汤里加了半夏、茯苓,这俩是燥湿化痰的,就像给湿衣服拧水,先把痰化掉。再加桔梗、杏仁,宣肺止咳,帮着把痰往上提,您咳着就省劲了。”

他把药方推过去:“煎药时放两颗大枣,中和一下半夏的燥性,别放糖,甜食会生痰。每天一副,分三次喝,喝完别出去吹风,就在屋里歇着。”

林薇已经把烤软的膏药摊在纱布上,药香里带着点辛温的气息:“大爷,这次的膏药加了苏子和白芥子,都是化痰的。您看,比上次的膏药颜色深点,那是加了姜汁调和,贴上去不凉,贴着舒服。”她把膏药往老人后背的肺俞穴上贴,用掌心轻轻按实,“贴这儿,药劲儿顺着穴位往肺里走,痰化得快。”

李大爷的老伴在旁边记着:“大夫,这药熬多长时间合适?我家那口锅薄,别熬糊了。”

“水开后再熬二十分钟就行,”林薇笑着说,“桔梗和杏仁不能熬太久,不然止咳的劲儿就跑了。对了,您家是不是还在窗台上放着菊花?白露后别开窗晾了,潮气重,菊花吸了湿,大爷闻着反而咳嗽。”

“哎哟,还真是!”老太太拍着大腿,“我这就回去收了!”

送走李大爷,林薇刚把膏药收拾好,门帘又动了,进来个穿西装的年轻人,捂着胃直皱眉:“陈大夫,我这胃像是被石头压着,胀得喘不上气,早上没吃啥,就喝了杯冰咖啡。”

陈砚之上前扶他坐下,按了按他的上腹部:“这儿胀得厉害?是不是还反酸水?”

“对对对!”年轻人疼得吸气,“昨晚陪客户喝了点酒,今早上起来就不舒服,刚才开会时差点疼晕过去。”

林薇凑过来看了看:“是寒邪犯胃,你看他脸色发白,准是冰咖啡和酒凑一块儿,把胃给冻着了。”

“没错,”陈砚之拿起笔,“我给您开个良附丸加减,高良姜三钱,香附三钱,这俩是治胃寒胀痛的绝配,高良姜散寒,香附理气,就像给冻着的胃裹了层棉絮,又暖又通气。再加陈皮、砂仁,理气和胃,帮着消胀。”

他顿了顿,又说:“您这是急性胃炎,别大意。这药得趁热喝,喝完用热水袋捂捂肚子,让胃里暖和过来。这两天别吃生冷油腻的,就喝小米粥,养养胃。”

年轻人有点着急:“那我下午的会咋办?疼得坐不住啊。”

“我给您配点砂仁肚痛丸,”林薇从药柜里拿出个小瓷瓶,“这是爷爷配的,里面有砂仁、豆蔻,嚼着吃,一刻钟就能缓解。您先吃五粒,含着化,别嚼太碎,免得辣嗓子。”

年轻人依着吃了,没一会儿就松了口气:“哎?还真不那么胀了!这药比止痛药管用,那个吃完头晕。”

“这是调理的,不是硬压下去的,”陈砚之笑着说,“您这胃本来就不算结实,以后少喝冰的,酒也得控制,不然早晚得折腾出大毛病。”

爷爷这时从里屋出来,手里捏着本《脾胃论》:“刚才那方子,加味生姜更好,他不光胀,还反酸,生姜能温胃止呕,比单用高良姜周全。”

陈砚之点头:“我刚才也想着加,就是忘了说。您看李大爷的方子,是不是该加味厚朴?他痰黏得厉害,厚朴能燥湿化痰。”

“加二钱就行,”爷爷翻到“痰饮”篇,“你看李东垣说的‘治痰先治气,气顺痰自消’,香附和厚朴都是理气的,加进去准没错。”

林薇正在给膏药贴标签,闻言笑道:“还是爷爷看得细!我这膏药里加了陈皮,也是理气的,刚才忘跟李大爷说了。”

“现在说也不晚,”陈砚之提笔写着什么,“等下我给他家打个电话,再嘱咐几句。对了,中午熬点生姜大枣茶吧,给爷爷暖暖胃,也给那个年轻人送点,他胃里寒。”

“得嘞,”林薇系上围裙,“我这就去煮。您把那罐红糖拿来,爷爷爱喝甜点儿的。”

爷爷坐在窗边的竹椅上,看着他们一个写方一个煮茶,炭盆里的火噼啪作响,药香混着姜枣的甜香漫开来。白露的风在窗外打着旋,屋里却暖得像初秋,葆仁堂的日子,就像这慢慢熬着的药汤,温温的,熨帖着每个寻常又实在的日子。

陈砚之看着林薇忙碌的背影,忽然笑了:“等霜降了,咱们把那批山药挖出来,给李大爷炖点山药粥,补补肺。”

林薇回头笑:“好啊,再加点莲子,既能补肺又能健脾,一举两得。”

爷爷看着他们,眼里的笑意像炭盆里的火,暖融融的。这葆仁堂的药香,就像这代代相传的手艺,把寒来暑往的病痛,都熬成了踏实的安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