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352章 老毛病遇上新问题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352章 老毛病遇上新问题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傍晚的葆仁堂刚送走最后一波病人,林薇正低头核对药材清单,陈砚之在收拾针灸针,爷爷坐在藤椅上慢悠悠地用茶梗剔牙。突然,门上的风铃叮铃作响,一个熟悉的身影晃了进来——是住在巷尾的周大爷,手里拄着根磨得发亮的拐杖,脸色比上次来更差了些,嘴唇发紫,一进门就扶着柜台直喘气。

“周大爷,您这是怎么了?”林薇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搬了把带靠背的椅子过去,“看您这脸色,是不是喘得又厉害了?”

周大爷坐下后,半天没顺过气,摆摆手说:“别提了,前儿个孙子结婚,家里来了一堆人,忙前忙后跑了两天,结果打昨天起,这老毛病就犯了,晚上躺不下,一躺下就觉得胸口堵得慌,只能坐着眯一会儿,咳出来的痰还是黄稠黄稠的,带着点血丝。”

陈砚之走过来,示意周大爷伸出舌头,又翻开他的眼睑看了看,轻声问:“这次犯病,跟以前比有啥不一样?是不是觉得比上次更没劲?”

“可不是嘛,”周大爷叹了口气,“上次吃了你们开的药,好歹能走几步路,这次啊,从家里走到这儿,几百米的路,歇了三回,腿软得像踩在棉花上。而且啊,嘴里总觉得发苦,喝水都觉得苦,饭也吃不下。”

林薇已经拿来了血压计,给周大爷量着血压,一边看刻度一边说:“高压150,低压95,比上次高了点。大爷,您最近是不是没按时吃降压药?”

“嗨,不是忘了,是觉得吃了也没用,”周大爷有点不好意思,“前阵子觉得好点,就停了两天……”

“哪能说停就停啊!”陈砚之无奈地摇摇头,“高血压得长期调着,您这肺气肿本就影响心肺,血压再不稳定,负担更大。来,我再摸摸脉。”

他指尖搭在周大爷手腕上,眉头慢慢皱了起来,片刻后说:“脉象浮数而滑,浮是还有点外感,数是有热,滑是痰浊。但沉下去摸,又带点细弱,这是本身气虚,又加了新的热痰。”

林薇在一旁记录着,补充道:“刚才看大爷的舌苔,舌红苔黄腻,舌尖更红,而且他说口苦,这是热在肝胆啊。上次来主要是痰湿阻肺,这次明显有热象了,还伤了点阴。”

“没错,”陈砚之点头,“他这是老毛病基础上又加了新问题。以前是寒痰,这次劳累后外感风邪,郁而化热,热灼津液,痰就变稠变黄色了,还带血丝,说明热伤了肺络。加上他本身肺气就虚,跑了两天,气更耗了,所以腿软没劲。”

周大爷听得直点头:“对对对,就是这样!那这次还能吃上次的药不?我家里还有两副没吃完呢。”

“不能,”林薇赶紧摆手,“上次那方子是温化寒痰的,用了干姜、细辛,这次您有热,再用那些就像火上浇油了。”她转身从药柜里拿出几样药材,指着说:“您看,这次得用清热化痰的,比如桑白皮、黄芩,这俩能清肺热;再加个瓜蒌皮,既能化痰又能宽胸,对付您这胸口堵得慌正好。”

陈砚之接过话:“还得兼顾您这气虚,加点太子参,比党参性平,不容易上火,能补气还能生津,正好治您这腿软没劲、口干口苦。对了,您说口苦,是肝胆有热往上窜,加少量龙胆草,三克就行,别多了,怕苦寒伤胃,再配点柴胡,疏肝理气,让这热往下走。”

“那咳嗽带血丝咋办?”周大爷最担心这个,“不会是得了啥不好的病吧?”

“您别瞎想,”林薇笑着递过一杯温水,“这是热伤肺络,加个白茅根,既能凉血止血,又能利尿,让热从小便排出去,一举两得。上次给您做的穴位贴,还记得不?”

“记得记得,贴在胸口那个窝窝里,挺舒服的。”

“这次换个方子贴,”陈砚之转身去配药粉,“用浙贝母、天花粉、青黛,研成末,加蜂蜜调成膏,贴在膻中穴和肺俞穴,能帮着清肺化痰,比光吃药来得快。”

林薇已经开始称药,一边称一边念叨:“桑白皮10克,黄芩8克,瓜蒌皮12克,太子参15克,龙胆草3克,柴胡6克,白茅根15克,桔梗6克,生甘草5克……差不多了,先抓三副,一天一副,煎的时候加三颗大枣,调和一下药性。”

“煎药有啥讲究不?”周大爷赶紧问,“上次我儿子给我煎糊了,差点没敢喝。”

“先用冷水泡半小时,”陈砚之耐心叮嘱,“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二十分钟就行,倒出来第一遍药汁,再加热水煎第二遍,两次的药混在一起,分早晚两次喝,最好温着喝,别放凉了。对了,这三天别吃辣椒、羊肉,也别喝酒,您那宝贝孙子的喜酒,先忍忍,等好点再喝不迟。”

周大爷嘿嘿笑了:“知道知道,命要紧。对了,我这血压高,用这些药没事吧?”

“放心,”林薇打包好药包,“这里面的桑白皮、白茅根都有点降压的作用,正好对您的症。不过降压药得接着吃,明天早上再量量血压,要是还高,记得告诉我,给您调调药。”

正说着,爷爷从里屋出来,手里拿着个小布包,递给周大爷:“这里面是晒干的枇杷叶和金银花,您回去每天泡水喝,枇杷叶记得刷掉背面的毛,不然会呛嗓子,这俩能帮着清咽利肺,辅助着药效来。”

周大爷接过药包,又看了看手里的药方,感激地说:“还是你们这儿贴心,不光治病,还告诉这么多门道。不像大医院,开了药就赶人,问多了医生还不耐烦。”

“您这是老毛病,得慢慢调,”陈砚之帮他把药包系好,“三副药吃完再来,到时候看情况再调方子,估计得加点润肺的,您这热象退了,容易伤阴。”

周大爷拄着拐杖站起来,比刚才进来时精神了点:“行,听你们的。那我先走了,孙子还等着我回去呢。”

林薇送他到门口,又叮嘱了句:“路上慢点,别着急,实在不行就叫家里人来接您。”

看着周大爷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林薇回头对陈砚之说:“大爷这情况,幸好来得及时,再拖两天,怕是要犯肺炎了。”

陈砚之点点头,拿起刚才的药方看了看:“下次来,得把太子参换成西洋参,再加麦冬、玉竹,滋肺阴,他这热象退了,阴虚的底子就该显出来了。”

爷爷在一旁听着,慢悠悠道:“辨证就得这么细,老病号更得盯着变化,一点马虎不得。就像周大爷这肺气肿,每年犯个两三次,每次诱因不一样,方子就得跟着变,这才是对症下药。”

陈砚之和林薇对视一笑,拿起桌上的药材清单继续核对。窗外的天色慢慢暗下来,葆仁堂的灯亮了,映着药柜上整齐的药罐,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药香,混合着爷爷泡的茶水味,让人觉得踏实又安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