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108章 医患如相照,心灯一盏胜良方

县医院的走廊飘着消毒水的味道,陈砚之刚帮林薇整理好中药房的药柜,就见她拿着份出院病历叹气,眉头拧得比药柜里的黄连还苦。

“又遇上‘不配合’的病人了?”陈砚之递过杯温热的山楂茶——知道她最近总熬夜,特意让爷爷用炒山楂泡的,能消食提神。

林薇接过茶杯,指尖在病历上的“自动出院”四个字上划了又划:“那个肝硬化腹水的病人,明明好得差不多了,今天突然说‘治不好了,回家等死’,任我怎么劝都没用,家属也急得直哭。”

“他是不是总说‘治了也白治,浪费钱’?”陈砚之坐在走廊的长椅上,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的白大褂上,暖融融的。

林薇猛地抬头:“是!你怎么知道?我刚才在病房听见他跟儿子吵架,说‘不如把钱留着给你娶媳妇’!”

“这就对了。”陈砚之望着窗外的梧桐树,“他不是不信药,是不信自己能好——就像掉进井里的人,你递绳子给他,他说‘太高了,爬不上去’,这时候光说‘绳子结实’没用,得告诉他‘我拉着你,一步一步来’。”

林薇咬着嘴唇:“可我跟他说‘再治两周就能出院’,他根本不听,还说‘你们大夫就会说好听的’。”

“你说的是‘病’,他听的是‘心’。”陈砚之捡起片掉落的梧桐叶,“我爷爷给人看病,总先问‘家里有几口人’‘地里种的啥’,问完了再开方。他说‘病人心里的疙瘩没解开,药汤子喝下去也白搭’,就像给蔫了的花浇水,根要是被石头压着,浇再多水也长不旺。”

“问家里事有啥用?”林薇不解,“难道能治病?”

“能治‘心病’啊。”陈砚之笑着说,“上次李寡妇带柱子来看病,柱子怕打针,直哭,我爷爷没说‘不疼’,反倒问‘你家的鸡下了几个蛋’,柱子一五一十数起来,针打完了都没察觉。你看,他不是不怕疼,是被‘鸡蛋’分了心,心里的‘怕’少了,身体的‘疼’就轻了。”

走廊那头传来轮椅轱辘声,是那个自动出院的肝硬化病人,由儿子推着往外走,背驼得像张弓。陈砚之起身走过去,帮着扶了扶轮椅扶手:“大叔,听说您地里种着桃树?”

病人愣了愣,浑浊的眼睛亮了点:“你咋知道?”

“听您儿子说的,说您种的桃甜得能粘住牙。”陈砚之蹲在轮椅旁,跟他一般高,“我爷爷也种桃,说‘桃树开春得剪枝,不剪枝光长叶不结果’,您这病啊,就像桃树长了乱枝,得慢慢剪,急不得——您要是现在回家,不就像刚剪了一半枝就停手,可惜了那些快熟的桃?”

病人的喉结动了动:“我……我怕治不好,白花钱。”

“您看这轮椅。”陈砚之指着轮椅的轮子,“您儿子推着您,是不是得俩人劲儿往一处使?您信我们,好好吃药,就像轮子往前转;您心里犯嘀咕,就像轮子往后倒,俩人都费劲。”他又对病人儿子说,“回家给您爹熬药,记得放两片生姜,我爷爷说‘生姜能暖心,药劲儿也能走得顺些’。”

病人没说话,却悄悄把出院单往兜里塞了塞。林薇在一旁看得眼睛发湿,等陈砚之回来,小声说:“他……他好像愿意再试试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陈砚之坐回长椅,“你把他当‘病人’,他就跟你隔着层玻璃;你把他当‘种桃的大叔’,玻璃就化了。我爷爷总说‘医患是同船的人’,船要沉了,谁也跑不了,得一起划桨才行。”

中午去食堂的路上,林薇忽然说:“上次那个红斑狼疮病人,总说‘活着没意思’,我按你说的,跟她聊孙子的奖状,她眼睛亮了好多,现在药也喝得勤了。”

“这就叫‘给心搭个桥’。”陈砚之指着路边的石拱桥,“桥通了,药才能过去;桥堵了,再好的药也到不了地方。就像你给花施肥,得先松松土,肥才能渗进去,不然全在表面结硬块。”

食堂里,那个总烧心的男同事端着餐盘过来,笑着说:“陈大夫,上次您教的艾灸法真管用,我妈说‘肚子里暖乎乎的,比吃药舒服’。”

“那是您孝顺,天天帮阿姨灸。”陈砚之笑着说,“我爷爷说‘孝顺是最好的药引’,心里暖了,病就好得快。”

男同事走后,林薇忽然红了脸:“他……他问我周末有空没,想请咱们吃饭,谢谢咱们。”

“好啊。”陈砚之往她碗里夹了块排骨,“正好跟他说说阿姨的饮食,比如少吃点韭菜,多吃点山药——山药像温柔的手,能把胃里的火气慢慢捋顺。”

下午查房时,那个低热病人拉着林薇的手说:“林大夫,小陈大夫呢?我想谢谢他,喝了药,身上像卸了包袱,昨天还梦见摘桃呢。”

林薇笑着说:“他在药房帮您配药呢。”转身却看见陈砚之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包新晒的金银花,正往病人床头柜上放。

“这花泡水喝,能清火气。”陈砚之说,“您梦里摘的桃,说不定就是大叔家种的,等您好了,一起去摘。”

病人笑得眼角堆起皱纹,像盛开的菊花。林薇忽然觉得,病房里的消毒水味好像淡了些,取而代之的是金银花的清香,还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暖,像初春的阳光,一点点渗进心里。

下班时,林薇抱着病历本,脚步轻快得像踩着风:“我终于明白你爷爷说的‘心灵交流’了——不是说好听的,是把病人心里的‘冰’化成‘水’,让药能顺着水流进去。”

“就像冬天浇地。”陈砚之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得先把冰凿开,水才能渗进土里,不然全冻在表面。我爷爷总说‘治病如做饭’,不光要菜新鲜,还得火候到,火候就是‘人心’,不到位,菜就生。”

走到医院门口,林薇忽然想起什么:“明天那个肝硬化病人复查,我要不要带点桃子过去?”

“带两串葡萄吧。”陈砚之笑着说,“葡萄像串珠子,能‘串’起话头,您可以问‘您种的桃啥时候熟,到时候我们去买’——给他个盼头,比啥都管用。”

公交车来的时候,林薇上车前回头笑了:“跟你在一起,总觉得再难的病人都有办法。”

“不是我厉害。”陈砚之挥挥手,“是你本来就懂得心疼人,只是有时候忘了把‘心疼’说出来。”

车窗外,林薇的笑脸像被夕阳染过的苹果,甜滋滋的。陈砚之站在站台,忽然觉得爷爷说的“医患同心”,其实很简单——就像走路时你扶我一把,我搀你一下,路再难,也能走过去。

回到药铺,爷爷正在给新收的药材编标签,见他进来就问:“今天又帮小林‘搭桥’了?”

“嗯,一个种桃的大叔,不想治了。”陈砚之帮着系标签,“跟他聊桃子,他就愿意试了。”

爷爷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月光:“这就对了。医道说到底是‘人道’,药是死的,人是活的,把人暖热了,药自然就活了。”

陈砚之望着院里的月光,忽然想起林薇笔记本上的字,想起那个种桃大叔悄悄收起的出院单,想起红斑狼疮病人眼里的光——原来最好的医术,从来不是开多么厉害的方子,而是让病人愿意相信“能好起来”,愿意把心交给你,就像把种子交给土地,把船交给水,信任到了,希望就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