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109章 倾心向学,杏林深处结新知

县医院的银杏叶黄得像撒了金,林薇攥着份申请报告,在院长办公室门口站了许久,白大褂的下摆被秋风扫得轻轻晃动。门内传来院长的笑声,她深吸一口气,轻轻敲了敲门。

“进来。”

院长正对着份文件点头,见是林薇,笑着指了指椅子:“是小林啊,那个肝硬化病人的后续方案做得不错,老主任刚才还夸你呢。”

林薇把申请报告放在桌上,指尖微微发颤:“院长,我想申请去基层历练半年,特别是……想去陈砚之他们镇上的医馆学习。”

院长拿起报告,镜片后的眼睛亮了亮:“哦?说说理由。”

“我觉得自己太依赖检查单了。”林薇望着窗外的银杏,“上次那个低热病人,各项检查都正常,是陈砚之凭着‘嘴苦不渴’就看出了湿热,我才发现,民间有很多‘接地气’的本事,是课本上学不到的。”

她顿了顿,声音里带着点执拗:“就像银杏叶,书本上说它能活血,但陈砚之爷爷会告诉你‘霜降后的叶子才管用,得用炭火慢慢烘’——这些细节,在医院里学不到。”

院长放下报告,忽然笑了:“你当我看不出来?你是想学医术,也想……多跟小陈大夫交流吧?”

林薇的脸一下子红了,像被夕阳染过的云:“他……他确实教会我很多,不光是看病,还有怎么跟病人交心。上次那个想放弃治疗的大叔,他三言两语就劝回来了,我觉得这才是‘大医’的样子。”

“小陈大夫的爷爷是我的老师。”院长望着墙上的老照片,“当年他总说‘医道在民间,在人心’,可惜现在愿意沉下去学的年轻人少了。”他在报告上签了字,“去吧,半年后回来,给我们讲讲基层的故事。”

走出院长办公室,林薇觉得秋风都带着甜味。她拿出手机给陈砚之发信息:“我申请去你们医馆历练啦,院长批准了!”

很快收到回复:“爷爷让我多备张床,说‘林姑娘住得近,学起东西来方便’。”

林薇笑着捂住嘴,仿佛已经看见陈砚之挠着头回复信息的样子,心里像揣了颗糖,甜丝丝的。

三天后,林薇背着简单的行李站在“葆仁堂”门口,青石板路被秋雨洗得发亮,药铺的铜铃在风中轻轻摇晃,像在欢迎她。陈砚之正在院里晒药材,见她来,赶紧放下手里的竹匾:“爷爷在里屋看脉案呢,说等你来了,先教你‘闻药辨年份’。”

里屋飘着淡淡的药香,爷爷戴着老花镜,正对着本线装书点头,见林薇进来,笑着放下书:“林姑娘来了?来,试试这个。”他指着桌上的两包当归,“哪个是今年的新货,哪个是去年的陈货?”

林薇拿起闻了闻,左边的带着股清苦味,右边的香得沉些:“左边是新货?”

“对喽。”爷爷点头,“新当归像刚摘的苹果,香得冲;陈当归像酿好的酒,香得绵。辨药跟识人一样,急不得,得慢慢品。”

正说着,药铺的铜铃响了,进来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孩子咳得脸通红,嘴唇干得起皮。“陈大夫,您给看看,这孩子咳了三天,药吃了不少,就是不见好。”

陈砚之接过孩子,摸了摸他的额头,又看了看舌苔:“是不是总在夜里咳,一咳就停不下来?”

“是!”妇人点头,“刚睡着就咳醒,小脸憋得发紫。”

林薇凑过去看,孩子的舌苔薄黄,脉浮数:“像是风热咳嗽,用桑菊饮?”

“再加味百部。”陈砚之提笔写方,“这孩子咳得深,像树洞里的风,得用百部把邪气‘勾’出来。药引用蜂蜜,别太甜,像给哭闹的孩子块糖,哄着他把药喝下去。”

他边写边对林薇说:“你看他嘴唇干,却总把奶瓶推开,是热邪伤了津,但又不想喝水,说明不是实热,是‘燥邪’,桑菊饮清不了燥,得加润肺的。”

林薇恍然大悟:“我光看舌苔黄,没注意他不喝水,差点开错了。”

“不怪你。”爷爷在一旁说,“病人的小动作比舌苔还准,就像地里的草,蔫了不是缺水就是生虫,得蹲下来看才知道。”

妇人抓药时,孩子指着药圃里的薄荷笑,陈砚之摘下片叶子,揉了揉递给他:“闻闻,香不香?”孩子凑过去闻,咯咯地笑,咳居然轻了些。

“这就是‘分心治咳’。”陈砚之对林薇说,“孩子怕苦,你给他点好玩的,他忘了怕,药才能起作用。我爷爷总说‘治小孩得像逗小猫,硬来不行’。”

中午吃饭时,爷爷做了锅药粥,里面放了山药、莲子,糯得很。“这粥能健脾,林姑娘刚来,得多补补。”爷爷给她盛了碗,“下午教你‘按穴止呕’,以后遇到喝药吐的病人,用得上。”

下午,林薇跟着陈砚之去后山采药,山路上的野菊开得正艳。“这是蒲公英,叶子能治疮,根能清热。”陈砚之指着一丛植物,“但得看长在哪——长在向阳处的根壮,长在背阴处的叶肥,用法不一样。”

林薇蹲下来挖了棵,根果然比别处的粗:“就像人,在外面跑的结实,在家待着的文静,各有各的本事。”

“比喻得好。”陈砚之笑了,“我爷爷说‘万物相通’,看药能懂人,看人也能懂药。”

夕阳西下时,两人背着药篓往回走,影子被拉得老长。林薇忽然说:“谢谢你让我来这儿,我觉得……比在医院学得多。”

“是你愿意学。”陈砚之帮她扶了扶歪掉的药篓,“就像这药篓里的蒲公英,你不采它,它就随风飘走了;你采了,它就能治病——本事一直都在,就看愿不愿意伸手去拿。”

回到医馆,爷爷正在院里编竹筐,见他们回来就喊:“快来尝尝我泡的桂花酒,解解乏。”

月光爬上竹筐时,林薇捧着酒杯,忽然觉得这医馆像个温暖的壳,装着药香、酒香,还有陈砚之祖孙俩的笑声。她想起院长的话,想起自己来这儿的初衷,忽然明白,所谓“历练”,不光是学医术,更是学那份“把病人当亲人”的温柔,学那份“在草木间找答案”的耐心。

陈砚之递给她块桂花糕:“我娘做的,配酒吃正好。”

林薇咬了口,甜香混着酒香在舌尖散开,像把心里的某个角落照亮了。她望着陈砚之被月光照亮的侧脸,忽然觉得,能在这样的地方,跟着这样的人,一起慢慢学、慢慢懂,是件多么幸运的事。

爷爷看着他们,悄悄抿了口酒,嘴角的皱纹里盛着笑意——他知道,医道的火种,总要传给愿意弯腰拾柴的人,而眼前的两个年轻人,正是最好的传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