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剑狱符途 > 第74章 (下)草木灰下现陶罐,罐纹指引东胡林

林晚让队员们继续清理草木灰层,这次动作更轻——草木灰硬壳已经裂开,稍不注意就会碎成块。李教授趴在灶坑边,用放大镜盯着陶罐口沿,指挥队员们:“左边再撬一点,小心别碰到罐口的绳纹,那是最原始的装饰纹样,不能坏!”

随着草木灰一点点被清理,南庄头夹砂陶罐的全貌渐渐显露:红陶的颜色带着岁月的暗沉,罐身的绳纹是先民手指缠绕绳子按压而成,纹路里还嵌着细小的砂粒,3个刻符分别是“圆点”“横线”和“弧线”,比贾湖骨笛的刻符更简单,却更接近“符号起源”的模样,罐底的熏黑痕迹不规则,能想象出它在灶火上煮食时的样子。

“太珍贵了!这是目前完整度最高的南庄头陶罐!”李教授激动得手都在抖,小心翼翼地用软布将陶罐包裹起来,“你看这绳纹,是用植物茎秆拧成的绳子压的,能证明当时已经会制作简单工具;还有这刻符,虽然简单,但已经有了‘记录’的意识,这是文明萌芽的标志!”

林晚凑近包裹好的陶罐,聚灵玉佩贴着软布,左眼泛起淡蓝光晕。她清晰看到,陶罐内壁的熏黑痕迹下,藏着一道极细的刻画线,组成的图案是“几棵树木”,旁边还刻着两个几乎要被熏黑覆盖的小字:“东胡林有珠”。

“李教授,你看陶罐内壁!”林晚让李教授用强光手电照向内壁,“这是指向北京门头沟的东胡林遗址吧?我记得东胡林是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距今约1万年,和南庄头同期,那里出土过‘骨珠’,难道和这个陶罐有关?”

李教授赶紧找来东胡林遗址的资料,翻到骨珠的图片:“对!东胡林遗址出土过用兽骨制成的串珠,上面也有简单的刻符!要是能找到与陶罐相关的骨珠,就能证明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明是相互交流的,不是孤立发展的!”

就在这时,当地文物局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语气轻快:“老疤他们已经交代了,他们只是想卖残片赚点钱,不知道是这么重要的文物,现在已经认识到错误,还主动把之前偷卖的残片找了回来。以后我们会加强遗址巡逻,不会再有人来破坏了!”

林晚看着手里的陶罐,突然觉得这1万年前的器物像是有了温度——它曾装过先民的食物,见过他们的烟火,现在又成了连接不同遗址文明的线索。顾倾城走过来,笑着说:“从南庄头的陶罐,到东胡林的骨珠,我们离‘文明起源’越来越近了,说不定很快就能摸到新石器时代的‘第一缕曙光’。”

林晚点点头,指尖碰了碰聚灵玉佩,玉佩传来一阵与东胡林相关的灵气——比南庄头陶罐更细腻,带着骨珠的温润,还裹着一丝先民佩戴时留下的生活气息:“其实这些文物,不管是陶罐、骨笛还是骨珠,都是先民们‘生活过’的证明。他们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真实存在过的人,有吃饭、用工具、记录想法的需求,这些需求慢慢积累,就成了文明。”

当天下午,寻珍团队准备动身前往北京东胡林遗址。李教授把南庄头陶罐交给遗址博物馆时,特意在展柜旁贴了一张说明:“这只陶罐,装着1万年前的烟火气,是中华文明最早的‘生活印记’之一。”

车子驶离南庄头遗址,路边的荒草被风吹得作响,像是在诉说着万年的故事。林晚望着窗外,顾倾城递过来一瓶水:“你说东胡林的骨珠,会不会也有刻符?会不会和陶罐的刻符能对应上?”

林晚接过水,看着远处的天空:“不管能不能对应,我们都要去看看。每多找到一件文物,就多一分对祖先的了解,多一分对文明的敬畏。”

车子朝着北京的方向疾驰,夕阳把天边染成橘红色,像是1万年前灶坑里的火光。谁也不知道,东胡林遗址的地下,那些小小的骨珠正等着他们,等着被唤醒,等着讲述那段关于“美”与“生活”的古老故事。而林晚和顾倾城都清楚,他们的寻珍之路,还会朝着文明最初的方向,继续走下去。

喜欢剑狱符途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剑狱符途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