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剑狱符途 > 第74章 (上)南庄头边寻陶罐,残片贩挖灶坑险

河北徐水的深秋,南庄头遗址的荒草已经泛黄,风掠过遗址的“F3灶坑遗迹”,卷起细碎的草木灰,像是在翻动1万年前先民留下的烟火记忆。林晚站在灶坑旁的标记线外,聚灵玉佩贴在掌心,传来一阵比贾湖骨笛更原始的灵气——没有骨器的温润,只有粗粝的泥土感和烟火气,像是刚从灶火里取出来的夹砂陶罐,还沾着未燃尽的草木灰。

“根据贾湖骨笛尾端的‘南庄有罐’线索和南庄头遗址考古报告,F3灶坑的‘灰烬层’下,藏着‘南庄头夹砂陶罐’。”顾倾城展开一张褪色的《南庄头遗址发掘简报》,指尖在灰烬层的标注处点了点,“这只陶罐是华北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陶器,高约18厘米,罐身是夹砂红陶,表面有‘绳纹’和3个原始刻符,罐底还留着灶火熏烤的黑痕,能证明它是先民用于煮食的日常器具。1986年首次发掘时,曾在灶坑边缘发现过罐身残片,上面的绳纹与后来的磁山文化陶器有传承关系,但灶坑下有‘草木灰保护层’——灰烬与湿泥混合形成的硬壳,一旦用蛮力破坏,会连带陶罐一起碎裂,且周围的‘居住面遗迹’也会受损。”

南庄头考古队的李教授,穿着厚实的冲锋衣,手里拿着一块陶罐残片,神色凝重:“当地的‘残片贩子’盯上这里了!他们觉得这些‘破陶片’能卖钱,前几天已经在灶坑东侧挖了3个小坑,偷走了几块残片,还在坑里留下了铁铲的划痕,差点挖到灰烬层。为首的是个叫‘老疤’的村民,以前倒卖过古董残片,知道这些新石器时代的陶片在黑市上能卖个好价钱,这次带了两个同伙,拿着‘简易洛阳铲’,准备趁夜里挖灶坑,想找到完整陶罐后敲碎分卖。”

李教授指着灶坑旁的几个浅坑:“这就是他们挖的,边缘还有新鲜的土痕。昨天我们的巡逻队发现他们时,他们正拿着残片往车上装,幸好追上了,才把残片抢了回来,但老疤跑了,肯定还会再来。”

林晚蹲下身,指尖触碰灶坑的草木灰层——硬壳表面粗糙,能摸到里面混杂的炭粒,聚灵玉佩突然发烫,左眼泛起淡红光晕。她清晰感应到地下1.8米处,陶罐的灵气像一团带着温度的土球,被灰烬层牢牢裹住,而灶坑西侧的树林里,有三道人影在晃动,正是老疤和同伙,手里拿着铁铲和麻袋,正盯着灶坑的方向,等着天黑动手。

“他们想夜里来偷挖!”林晚站起身,拍掉手上的灰,“顾倾城,你带安保人员在树林外围设伏,等他们靠近就抓;李教授,你帮我准备‘软毛刷’和‘竹片’,我们趁天亮先清理灶坑表面的草木灰,找到陶罐的准确位置,避免夜里被他们破坏;我留在灶坑旁,用聚灵玉佩感应灰烬层下的情况,确保挖掘不会伤到陶罐。”

顾倾城立刻带着人绕到树林后,李教授则从考古大棚里拿来工具——软毛刷是特制的猪鬃刷,竹片薄如刀刃,都是为了清理脆弱的遗迹。林晚走到灶坑中央,掌心贴着草木灰层,聚灵玉佩的震动越来越清晰,她能“看到”灰烬层下的陶罐形状:圆腹、直口、矮足,罐身的绳纹像波浪一样环绕,3个刻符分别在罐腹的不同位置,像是记录着什么。

“从这里开始清理!”林晚指着灶坑中央的一块炭粒密集区,“下面就是陶罐的顶部,我们用竹片慢慢撬开草木灰层,再用软毛刷扫灰。”

队员们立刻动手,竹片插入草木灰层的缝隙,轻轻撬动,硬壳慢慢裂开小缝,软毛刷顺着缝隙扫去,露出里面的红陶颜色——是陶罐的口沿!就在这时,树林里传来一阵脚步声,老疤带着同伙冲了出来,手里拿着铁铲:“住手!这陶片是我的!谁也别想抢!”

老疤举着铁铲就要往灶坑里挖,林晚立刻冲上去,用灵气凝聚成一道屏障,挡住铁铲:“这些不是普通的陶片,是1万年前的文物,是国家的!你卖了它们,就是毁了祖先的历史!”

老疤还想反抗,顾倾城带着安保人员从树林里冲出来,将三人按在地上,铁铲和麻袋掉在一旁。李教授松了口气:“幸好拦住了,再晚一步,他们的铁铲就挖到陶罐了!”

喜欢剑狱符途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剑狱符途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