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剑狱符途 > 第75章 (上)东胡林畔寻骨珠,采集者误掘墓葬

北京门头沟的初冬,东胡林遗址的山林已经染成深褐色,永定河的支流从遗址旁流过,溪水清澈,映着岸边的枯树。林晚站在遗址“M1墓葬”的探方边,聚灵玉佩贴在掌心,传来一阵比南庄头陶罐更细腻的灵气——没有陶土的粗粝,而是带着骨器特有的温润,还裹着一丝淡淡的“佩戴痕迹”,像是八千年前先民挂在颈间的骨珠,仍残留着体温。

“根据南庄头陶罐的线索和东胡林遗址考古报告,M1墓葬的‘陪葬层’中,藏着‘东胡林刻符骨珠’。”顾倾城展开一张墓葬分布图,指尖在陪葬层的标注处画了圈,“这串骨珠共12颗,用鹿骨磨制而成,每颗珠子直径约1厘米,表面刻着‘点、线、弧’组合的原始刻符,其中3颗的刻符与南庄头陶罐完全对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装饰性刻符文物’。1966年首次发现时,曾在墓葬表层找到过2颗散落的骨珠,但完整的串珠藏在陪葬层的‘碎石保护层’下——这层碎石是先民有意铺设的,用来固定墓葬结构,一旦用工具乱挖,碎石会坍塌,埋住骨珠,甚至破坏墓葬里的人骨遗迹。”

东胡林考古队的王教授,穿着深色羽绒服,手里拿着一颗复刻的骨珠,神色无奈:“附近的‘非法采集者’来了!不是专业走私犯,就是村里的几个老人,觉得骨珠‘好看能卖钱’,前几天已经在墓葬周围挖了4个浅坑,还把表层的几颗陶片捡走了。为首的是张大爷,今年70多了,不懂考古,就觉得‘老地下的东西挖出来能换点零花钱’,昨天还拿着捡来的陶片问我们‘值不值五十块’,要是让他们挖到陪葬层,碎石一塌,骨珠就全毁了。”

王教授指着探方旁的几个小坑:“这就是他们挖的,边缘还有小铲子的痕迹。我们跟他们讲过挖遗址是违法的,但老人听不进去,说‘这是咱村的地,挖点石头不算啥’,今天早上还看到他们在遗址外围转悠,手里拿着小锄头,估计还想挖。”

林晚蹲下身,指尖触碰墓葬表层的泥土,聚灵玉佩突然发烫,左眼泛起淡红光晕。她清晰感应到地下2米处,陪葬层的碎石下,一串灵气像细小的光点串联在一起——正是东胡林骨珠,而探方西侧的灌木丛里,有三道人影在探头探脑,是张大爷和两个老人,手里拿着小锄头,正盯着探方的方向,想趁队员不注意靠近。

“他们没恶意,就是不懂保护!”林晚站起身,对众人说,“顾倾城,你和王教授去村里找张大爷,拿‘东胡林骨珠展册’给他们讲,这些珠子不是‘能卖钱的石头’,是祖先的‘项链’,挖坏了就再也没了;我带着队员先清理墓葬表层,找到陪葬层的准确位置,等他们理解了,再一起小心挖;安保人员别拦着老人,跟他们好好说,避免起冲突。”

顾倾城立刻和王教授往村里走,林晚则让队员们用软毛刷清理墓葬表层的泥土——动作轻得像扫灰尘,生怕碰松下面的碎石层。表层泥土下,渐渐露出一层大小均匀的碎石,王教授之前说过,这就是碎石保护层,下面就是藏骨珠的陪葬层。

没过多久,张大爷带着两个老人来了,手里的小锄头还没放下,却没敢靠近探方,只是站在远处看。林晚笑着走过去,递给他一颗复刻骨珠:“张大爷,您看这珠子,是八千年前咱祖先戴的项链,每颗上面都有祖先刻的小记号,要是挖坏了,咱就再也见不到祖先的东西了,比卖钱珍贵多了。”

张大爷接过复刻骨珠,摩挲着表面的刻符,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把小锄头扔在地上:“俺懂了!这是老祖宗的念想,不能挖!俺这就跟村里人说,以后谁也不准来这儿挖东西!”他转头对另外两个老人说,“走!咱帮考古队看着,别让别人来捣乱!”

有了张大爷的帮忙,队员们放心地开始清理碎石层。当天傍晚,当最后一块碎石被轻轻移开时,一串骨珠终于露了出来——12颗鹿骨珠串联在一起,表面的刻符在夕阳下泛着淡黄光,其中一颗的“弧线符”,和南庄头陶罐的刻符一模一样,像是跨越时空的呼应。

喜欢剑狱符途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剑狱符途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