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剑狱符途 > 第73章 (下)古音破层取骨笛,笛纹指引南庄头

孙教授停下吹奏,林晚立刻让队员们用竹制小铲,沿着土层的裂缝轻轻挖掘——不敢用金属工具,怕划伤骨笛。夯土层在刚才的笛声中已经变软,队员们的动作又轻又慢,每挖一下都要停顿片刻,由孙教授确认是否碰到骨笛。

“小心!再挖1厘米就是笛身了!”孙教授趴在探方边,眼睛盯着土层的缝隙。林晚蹲下身,指尖贴着缝隙处的泥土,聚灵玉佩的震动越来越清晰,她能“摸到”骨笛的形状——细长的鹤骨,七孔排列整齐,笛身上的刻符像小小的星星,嵌在骨器表面。

终于,一根完整的骨笛从土层中露了出来——长约22厘米,鹤骨的质感温润,七孔边缘被打磨得光滑,笛身的5个刻符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黄,与裴李岗陶盘的刻符对比,能清晰看到传承的痕迹:其中一个“鸟形符”几乎一模一样,只是贾湖的更原始、更简洁。

“太好了!这是目前发现的第8根贾湖骨笛,也是唯一一根带刻符的!”孙教授激动得声音发颤,小心翼翼地用软布将骨笛包起,放在恒温盒里,“我们可以用它还原八千年前的音乐,还能通过刻符,把裴李岗和贾湖的文明串成一条线!”

林晚凑近恒温盒,聚灵玉佩贴着盒壁,左眼泛起淡蓝光晕。她清晰看到,骨笛的尾端有一道极细的刻痕,平时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刻痕组成的图案是一片“草丛”,旁边还刻着两个微型符号:“南庄有罐”。

“孙教授,你看骨笛尾端!”林晚指着刻痕,“这是指向河北徐水的南庄头遗址吧?我记得南庄头是华北地区最早的新石器遗址,距今约1万年,比贾湖还早两千年,难道那里藏着‘南庄头陶罐’?”

孙教授赶紧拿出放大镜,盯着骨笛尾端:“对!这‘草丛符’和南庄头遗址出土的植物遗存图案一致!南庄头遗址确实发现过陶罐残片,要是能找到带刻符的完整陶罐,就能把中华文明的源头再往前推到1万年前,从贾湖连到南庄头,甚至能摸到‘新石器时代开端’的门槛!”

就在这时,国际刑警李警官打来电话,语气里满是欣慰:“音老他们交代了,之前溯源组、彩陶客的走私网络,其实都和一个‘远古文明黑市’有关,现在我们已经顺着这条线,把黑市的主要据点端了!你们接下来去南庄头,再也不用担心走私组织干扰了,可以安心发掘!”

林晚看着恒温盒里的骨笛,突然想起这一路的寻珍历程——从殷墟的甲骨,到西周的八方宝鼎,再到贾湖的骨笛,像是一步步沿着时光往回走,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时光驿站”,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印记。顾倾城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没想到我们能走到1万年前的南庄头,感觉马上就要摸到中华文明的‘第一粒种子’了。”

林晚笑着点头,指尖碰了碰聚灵玉佩,玉佩传来一阵与南庄头相关的灵气——比贾湖骨笛更原始,带着刚从野地里挖出的泥土气息,还裹着一丝陶器刚烧制好的温热:“其实不管是1万年前的陶罐,还是8000年前的骨笛,都是先民们‘活下去、活得好’的证明。他们制陶盛放食物,做骨笛记录声音,这些都是文明最本真的样子,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样子好好守护住,讲给更多人听。”

当天下午,寻珍团队收拾好设备,准备前往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孙教授把贾湖刻符骨笛交给遗址博物馆时,特意叮嘱:“一定要做好防虫防腐保护,这根骨笛不仅是乐器,更是连接万年文明的‘钥匙’!”

车子驶离贾湖湿地,晨雾已经散去,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林晚望着窗外的田野,顾倾城递过来一瓶水:“你说南庄头的陶罐,会不会也有刻符?会不会是比贾湖更原始的符号?”

林晚接过水,看着远处的天际线:“不管有没有,我们都要去看看。毕竟,每多往前一步,我们就多懂一点祖先的故事,多守一点文明的根。”

车子朝着河北的方向疾驰,路边的白杨树渐渐多了起来,像是在为他们指引方向。谁也不知道,南庄头遗址的地下,1万年前的陶罐正等着他们,等着被唤醒,等着讲述那段最古老、最质朴的文明故事。而林晚和顾倾城都清楚,他们的寻珍之路,还会继续走下去——朝着文明最初的方向。

喜欢剑狱符途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剑狱符途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