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舟冲破晨雾驶入东海海域时,咸涩的海风裹挟着湿冷的气息,狠狠撞在船舷的灵纹上——泛着青光的灵纹被海风激得微微震颤,竟在甲板边缘凝出一层细碎的盐霜。自极南瘴林净化西路子晶、押解护法返回西漠古驿交接后,林辰一行人未敢停歇,仅用两个时辰补充灵气与物资,便带着苏清月、凌霜及二十名天剑派精锐弟子,循着西路护法供述的“东海子晶藏于珊瑚渊海眼”的线索,连夜催动灵舟启程。
“东海的邪浊气息比瘴林更隐蔽,像是被海水稀释过。”凌霜站在船头,指尖凝着一缕淡蓝寒气,刚触到迎面而来的海风,便化作细密的冰雾消散在空气中。她取出测灵玉,将玉绳系在长杆上探向海面——玉面刚接触到潮湿的海风,就泛起点点微弱的青光,边缘却萦绕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黑气,比在极南瘴林时的反应淡了数倍,若非她灵力感知敏锐,几乎要忽略这细微的邪浊波动。“测灵玉只能隐约锁定珊瑚渊方向有灵气异常,却探不到具体的邪浊浓度。东路护法恐怕用了海眼的深海灵气做掩盖,把邪浊气息混进了海水里。”
苏清月蹲在甲板上,将卷边的《血魔宗秘录》铺展在防潮的青绸上,指尖在“东海分坛”的记载页反复摩挲——泛黄的书页上,用朱砂绘制的珊瑚渊地图早已模糊,只有“海眼聚灵、浊水藏坛”八个小字清晰可辨。“秘录里提过,百年前血魔宗在东海设了三座分坛,其中珊瑚渊分坛最隐蔽。”她抬眼望向远处的海面,湛蓝的海水下隐约有深色阴影在缓慢流动,像蛰伏的巨兽,“分坛建在海眼底部,借天然海眼汇聚的深海灵气滋养子晶,还能靠海水隔绝外界的灵脉监测。更麻烦的是,海眼周围有常年不散的暗流漩涡,普通灵舟靠近就会被绞碎,我们得想办法冻住部分漩涡才能下潜。”
林辰走到船舷边,俯身看向下方翻涌的海浪——海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数十丈深的海底游动的鱼群,可越往珊瑚渊方向,海水颜色越暗,渐渐从湛蓝变成墨蓝。他下意识按住腰间的镇魔剑,剑身突然微微发烫,灵纹顺着剑柄缓缓亮起,与海眼方向传来的灵气隐隐共鸣,比在极南瘴林时的感应更强烈。“夜千凝培育的抗腐灵禾种子带够了吗?”他转头问身后捧着木盒的弟子,语气带着一丝谨慎,“东海的邪浊混着海水,不仅会蚀灵气,还可能顺着船缝渗进来,灵禾不仅要抗邪,还得能在潮湿环境里快速扎根生长。”
“带够了!夜千凝先生特意做了防护!”弟子立刻打开木盒,里面的抗腐灵禾种子泛着淡青色的莹光,每颗种子表面都裹着一层透明的灵气膜,像覆了层薄冰,“先生说这层膜是用榕树灵气水和净化晶碎片粉混合制成的,能防海水浸泡,种下后只要注入一丝灵气,半个时辰就能发芽,还能在海水里形成临时的灵气罩。”
灵舟行至珊瑚渊上空时,海面突然变得异常平静——原本翻涌的海浪像是被无形的力量压制,只有海眼位置的海水在缓缓旋转,形成一个直径数十丈的淡蓝色漩涡,漩涡中心的海水呈深黑色,隐约能看到暗红色的光在海底闪烁,那是子晶被邪浊包裹的迹象。“就是这里!”苏清月猛地站起身,指着漩涡中心,“海眼的灵气波动比刚才强了三倍,子晶肯定在海眼底部的祭坛里!而且……你看漩涡边缘的海水,有细微的黑色纹路,是邪浊在水里流动的痕迹!”
凌霜立刻走到船头中央,双手快速结印,口中默念咒语——随着她的动作,甲板上凝结出层层冰棱,寒气顺着船舷往下蔓延,像一条白色的长龙潜入海中。接触到寒气的瞬间,漩涡外围的海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冻结,很快形成一圈厚厚的冰层,只留下中间丈许宽的通道,刚好能容下一艘小艇通过。“我用寒水诀冻住了外围漩涡,能维持两个时辰。”她擦了擦额角的汗珠,显然维持这么大范围的冰层消耗不小,“你们乘小艇从通道下潜,我在灵舟上继续注入寒气,防止冰层融化导致海水反扑。要是遇到危险,就用传音符通知我,我立刻用冰索拉你们上来。”
林辰点头,与苏清月带着五名精锐弟子乘上小艇——小艇底部的灵纹亮起,泛着淡青色的光芒,顺着冰道缓缓驶入漩涡。越往下潜,周围的光线越暗,海水从湛蓝变成墨蓝,最后彻底陷入黑暗,只有子晶的暗红色光芒在前方指引方向。冰冷的海水贴着小艇壁流动,即便有灵纹防护,众人仍能感觉到刺骨的寒意,两名弟子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赶紧将灵气注入体内御寒。
下潜约莫百丈后,海眼底部的祭坛终于显露出来:祭坛用白色的千年珊瑚石搭建,与周围的黑色礁石形成鲜明对比,显得格外突兀;祭坛约莫三丈高,共分三层,每层都刻着密密麻麻的暗红色符文,与极南瘴林的腐灵阵符文相似,却多了几分海水流动的纹路;祭坛顶端嵌着的子晶比极南瘴林的更大,约莫有拳头大小,表面缠绕的邪浊呈暗黑色,还带着海水特有的湿润光泽,邪浊顺着子晶的纹路缓缓流动,显然已被海眼灵气滋养了许久,比之前遇到的任何一颗子晶都更接近成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