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7 章:高层决策,调查真相
议事厅的八根牛油烛刚换过新芯,烛火却依旧跳得不安稳,像被风攥着的火苗,将七位高层的影子投在墙上,忽长忽短,像极了此刻摇摆不定的局势。空气中飘着一股奇怪的味道 —— 焦糊味裹着古籍的油墨香,还有烛油的温热气息,那焦糊味是从论道堂方向飘来的,虽已派了三十个杂役去救火,可那股灼烧竹纸的腥气,还是像根细针,扎在每个人心上,连呼吸都带着发紧的疼。
路智站在厅角的阴影里,后背的伤口被麻布绷带紧紧裹着,粗布蹭得皮肉发疼,渗出的血已经把绷带浸得发暗。可他没心思管伤口,目光一直落在长桌中央的《礼记正义》抄本上 —— 那是王长老今早带来的,封面还留着温长老去年补缀的针脚,此刻却让他想起回廊里的景象:三个小儒生抱着被熏黑的典籍蹲在墙角哭,最年幼的那个才十二岁,手里攥着半本《论语》,纸页一捏就碎,灰渣顺着指缝往下掉,像眼泪一样。
“论道堂的火情到底如何了?” 周长老终于打破沉默,他的手指在楠木桌沿轻轻敲击,每一下都敲得人心尖发颤。老人的指甲修剪得整齐,指节上有常年翻书留下的薄茧,此刻却因为焦虑,指尖泛着青白。
负责安防的李崇文刚从外面回来,官袍下摆沾着黑灰,袖口甚至有块焦痕 —— 是救火时被火星烧的。他单膝跪地,声音带着未平的喘息:“回周长老,明火半个时辰前已灭,只是西侧书架烧得厉害,最下层的《礼记正义》唐代写本…… 被烧得只剩半册封皮,字都辨认不清了。”
“唉!” 负责典籍库的王长老重重叹了口气,花白的胡须抖得厉害,他伸手摸了摸桌上的《礼记正义》抄本,指腹蹭过纸页上的墨迹,像是在抚摸一件逝去的珍宝,“那本写本是太宗年间的,当年玄奘法师的弟子抄录的,全国只剩这一本,里面还有‘礼与乐通’的批注,是研究唐代礼乐的关键…… 就这么没了……”
厅内瞬间陷入死寂,只有烛火 “噼啪” 的燃烧声,偶尔有蜡油顺着烛台往下滴,“嗒” 地落在青石板上,凝成小小的琥珀块。路智攥紧了怀中的《历代秘符考》,书页的脆感透过里衣传来,让他想起昨天在藏书阁翻这本书时,指尖还沾到了唐代的墨痕 —— 那些跨越千年的字迹,都在为文化传承作证,可现在,却有一群人在蓄意毁灭它们。
就在这时,厅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先是 “哗啦” 的器物破碎声,接着是儒生的惊呼,还夹杂着 “黑衣人!有黑衣人!” 的喊叫。“怎么回事?” 负责对外事务的马长老猛地站起身,腰间的玉带撞在桌角,发出 “当” 的脆响,他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刚灭了论道堂的火,又来捣乱,这玄影教是真把书院当自家后院了?”
没过多久,一个穿着灰布执事服的年轻弟子跌跌撞撞跑进来,他的发髻散了,左边脸颊还有道血痕,显然是被人打的。弟子膝盖一软跪在地上,声音带着哭腔,还喘着粗气:“启禀诸位大人!东院…… 东院来了十几个黑衣人,个个蒙着面,见人就打,还砸了杂役房的药箱,里面的金疮药、止血草撒了一地!已经打伤了五个儒生,还有两个杂役被他们绑走了!”
“岂有此理!” 周长老拍案而起,烛火被震得晃了晃,桌上的茶杯都跟着跳了一下,茶水溅出,落在《礼记正义》抄本上,晕开一小片湿痕,“王执事!”
“在!” 一直站在厅侧的王执事立刻上前,他穿着书院的深青色执事服,腰间挂着长刀,刀鞘上刻着书院的校徽 —— 一朵莲花,此刻他的手已经按在了刀柄上,眼神凌厉,“长老请吩咐!”
“你带三十个护卫,持弩去东院!务必留活口,查清他们的目的!若再让一个黑衣人跑了,你就提头来见!” 周长老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每个字都像落在石上的钉子,“告诉护卫,用‘连弩’,别近身缠斗,那些人有毒镖!”
“是!” 王执事领命,转身时腰间的长刀发出 “哗啦” 的声响,他快步冲出议事厅,很快就听到外面传来 “集合护卫!带弩!去东院!” 的呼喊声。
路智上前一步,声音沉稳,却带着坚定:“周长老,晚辈请命同去。” 他顿了顿,补充道:“黑衣人用的短刀有蛇纹印记,刃口淬了毒,晚辈之前见过,还被他们的毒镖擦过,知道如何分辨;另外,他们的招式是玄影教的‘影杀术’,近身时会攻下路,护卫们不熟悉,晚辈可以提醒他们防备。”
他想起上次在巷战中,被毒镖擦过手腕时的感觉 —— 镖尖的黑毒沾到皮肤,瞬间就有麻痒感,若不是柳儿及时用草药敷上,恐怕早就中毒了。那些毒镖的镖尖是特制的,上面有细小的凹槽,专门用来藏毒,绝不能让护卫们中招。
林伯也跟着上前,他拄着枣木拐杖,杖头的铜箍在地上敲了敲,发出 “笃” 的脆响:“老夫也去。东院的小巷子老夫熟,三十年前抓窃书贼时,那些墙根、暗沟、废弃的柴房,都是藏人的地方,老夫能帮着堵截,不让黑衣人跑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