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农妇逆袭记 > 第81章 警讯频传布迷阵,将计就计探虚实

指尖那截“醉心草”残留的辛辣气息,如同毒蛇的信子,舔舐着林薇的神经。警告之意,不言而喻。对方不仅知道她在查,甚至可能精准地掌握了她白天的动向!是木匠铺的会面被盯梢了,还是苏文远那边出了纰漏?

这一夜,林薇几乎未眠。她将报警竹筒塞进枕下,筒身贴着掌心的凉意能让她保持清醒;碎玉重新藏入更隐秘的墙缝深处,用一块刻着细小花纹的砖片挡住——那花纹是她幼时随手刻的,若是有人动过,砖片的角度定会偏移;自己则和衣而卧,外袍衣襟下藏着一把磨得锋利的银簪,那是母亲临终前塞给她的,簪头刻着小小的“林”字,此刻成了唯一的防身之物。

后半夜起了风,院外老槐树的叶子被吹得“沙沙”作响,偶尔夹杂着几声犬吠,却都透着寻常百姓家的安稳。可越是这样的平静,越让林薇心头发紧。她知道,对方就像藏在暗处的猫,不会轻易扑向老鼠,而是要先绕着圈子试探,等猎物慌了神,才会露出獠牙。

翌日,林薇依旧按时开了铺门,神色如常,甚至比往日更添了几分刻意营造的轻松。她将昨日织坏的半匹藕荷色锦缎摆在门口,装作惋惜的样子叹气,又拿出几块新染的明黄色、宝蓝色布料挂在竹竿上,五颜六色的料子在晨光里晃着,很快引来了几个相熟的主顾。

“林掌柜,今日气色看着倒比前些天好。”隔壁布庄的张娘子笑着走过来,手里拎着个食盒,“我家那口子今早去街口买了刚出炉的芝麻糕,想着你家阿囡爱吃,给你捎两块。”

林薇连忙接过食盒,指尖故意在盒沿上顿了顿,声音提得稍高:“可真是麻烦你了,前几日还让你帮我捎蜀地的丝线,这又送糕点来。”她眼角的余光扫过斜对面的茶摊——那里坐着个穿灰布短打的汉子,已经连续三天在同一个位置喝茶了,每次她和人说话,那汉子的目光总会有意无意地飘过来,手里的茶碗却半天没动过。

送走张娘子,林薇低头整理布料,手指在布堆下悄悄掐了掐自己的掌心。不能慌,她反复告诉自己。对方用醉心草警告,而非直接动手,说明他们暂时还不想撕破脸皮——要么是怕打草惊蛇,要么是还没摸清她的底细,想从她这里套出更多关于沈家旧物的消息。既然如此,她不如顺水推舟,布个迷阵,让对方以为她已经被吓破了胆。

晌午时分,日头渐渐毒了,街上的行人少了些。林薇正打算关上门歇会儿,院门外传来了孙婆婆的声音:“薇薇啊,在家吗?我煮了点绿豆汤,放了冰糖,给你端一碗来解暑。”

孙婆婆是住在隔壁院的独居老人,丈夫早年间是沈家的账房先生,一手算盘打得极好。沈家出事后,孙先生忧思成疾,没过两年就走了,林薇时常帮孙婆婆挑水买米,两人也算亲近。林薇连忙开门,接过瓷碗时,故意垂下眼睑,声音带着几分委屈:“孙婆婆,您说这府城看着繁华,怎么感觉还不如我们乡下安稳呢?前几日夜里,我总听见院墙外有动静,早上起来一看,窗台上的花盆都被碰倒了,虽没丢什么贵重东西,可这心里总不踏实。我寻思着,等把这批给绣坊赶制的冬衣布料卖得差不多了,还是带着阿囡回乡下住段日子安稳,这铺子……唉,到时候再说吧。”

她说着,眼角适时地红了,抬手用袖口擦了擦并不存在的眼泪。孙婆婆果然被她唬住了,放下碗就拉着她的手叹气:“可不是嘛!城里是非多,前阵子东街还丢了个五岁的娃娃,到现在都没找着。”

两人在门口说了好一会儿话,林薇特意让门开着,确保屋里的动静能被外面听见——她今早特意把阿囡送到城西的表姐家,就是为了让“监视者”看到她“无牵无挂”,更像是要走的样子。果然,她瞥见斜对面茶摊的灰衣汉子悄悄起身,朝悦来客栈的方向快步走去,连剩下的半碗茶都没顾上喝。

打发走孙婆婆,林薇关上门,脸上的委屈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冷静。那灰衣汉子的反应,印证了她的猜测:对方确实在盯着她,而且会把她的动向实时汇报给悦来客栈的人。但光有这些还不够,她需要知道对方到底有多少人,那个左手缺指的护院是不是真的在客栈里,更要确认苏文远的立场——他昨日在木匠铺说的话,到底是真心相告,还是另有图谋?

下午,林薇换了身素色的粗布裙,头上簪了枚不起眼的桃木簪——那是去年和李掌柜约定的信号,若是木簪朝左插,代表需要传递情报;朝右插,则是需要紧急联络。她挎着个半旧的菜篮子,装作去街尾的菜铺买冬瓜,路过听雨轩茶馆时,脚步慢了下来。

听雨轩是李掌柜的地盘,表面上是卖茶的铺子,实则是沈家旧部传递消息的据点。李掌柜以前是沈家商队的账房,心思缜密,当年沈家出事时,他靠着假死才逃了出来。林薇没有进去,只是在门口挂着的“听雨轩”幌子下站了片刻,伸手理了理鬓发,悄悄将木簪转到了右侧,又从篮子底层拿出个蓝布包,放在了茶馆门口的石狮子下——布包里裹着一小块碎玉的仿制品,还有一张写着“悦来客栈有异动,需查左手缺指者”的纸条。她知道,李掌柜的人会在半个时辰内取走布包,也会明白她的急迫。

离开茶馆时,林薇故意绕了条远路,路过悦来客栈的后门。她低着头,用眼角的余光快速扫过——客栈后院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了伙计的吆喝声,还有马蹄声,似乎有人在准备出行。更重要的是,她看到一个穿深蓝色长衫的男人站在院门口,左手始终插在袖筒里,右手正接过伙计递来的棕色布包。虽然没看清脸,但那只藏在袖筒里、明显少了一截的手腕,让林薇的心猛地一紧——苏文远果然没骗她,那人真的在这里。

回到铺子里,林薇刚把菜篮子放在灶台边,就听到敲门声。她警惕地问:“谁啊?”

“林掌柜,是我,王老三。前几日你让我修的那把小板凳,我给你送来了。”门外传来王老三的声音,他是李掌柜的得力手下,平日里以木匠的身份在府城活动,一手榫卯活做得极好。

林薇打开门,让王老三进来。王老三把小板凳放在地上,弯腰假装检查凳腿的榫卯,声音压得极低:“李掌柜收到你的信号了。悦来客栈那边,我们的人盯了三天,确实有个左手缺小指的男人,姓刘,叫刘武,以前是沈家的护院,当年沈家着火时,他是第一个跑的,还带走了商队的账本。”

“他现在在做什么?”林薇也蹲下身,假装帮忙擦板凳上的木屑,指尖却在凳面上轻轻敲了三下——那是他们约定的暗号,代表“有危险,需谨慎”。

“刘武这几日总往城外跑,每次都是半夜出去,天快亮才回来,好像在和什么人接头。”王老三的手指在板凳腿上回敲了两下,代表“已察觉,会提防”,“李掌柜怀疑,他背后还有人,可能和当年陷害沈家的户部官员有关。你放出要走的风声,正好可以看看他们的反应——若是他们急着动手,说明你手里有他们想要的东西;若是按兵不动,就更要小心,他们可能在等更大的鱼上钩。”

林薇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上面画着悦来客栈后院的大致布局,是她今早根据记忆画的:“你帮我把这个交给李掌柜,重点查后院最里面的那间柴房,我昨天路过时,看到柴房的窗户是新糊的纸,不像是放柴火的地方。另外,帮我盯着苏文远,我总觉得他昨天在木匠铺说话时,眼神有点飘,像是在提防什么。”

王老三接过纸,快速塞进怀里,又从工具箱里拿出一把新的刨子,放在桌上:“这是李掌柜让我给你的,说是你铺子里的旧刨子该换了——这把刨子的木柄里是空的,放了张府城的密道图,万一出事,你可以从铺子后院的枯井里下去,能通到城外的破庙。”

林薇摸了摸刨子的木柄,果然能感觉到细微的缝隙。她把刨子放进柜台下的抽屉里,又从米缸里舀了一碗米,递给王老三:“劳烦你跑一趟,这点米你拿着,回去熬粥喝。”王老三接过米,点了点头,转身从后门走了——他们从不在人前走正门离开,以免引起怀疑。

送走王老三,林薇锁上前门,走到里屋。她从墙缝里取出碎玉,放在灯下仔细看——玉面上的“沈”字旁边,似乎还有个模糊的印记,以前她没注意,现在借着灯光才看清,那是个小小的“刘”字。原来,这枚碎玉当年是在刘武身上找到的,只是母亲临终前病重,没来得及细说其中的缘由。

接下来的两天,林薇一边继续经营店铺,赶制绣坊要的冬衣布料,一边焦灼地等待消息。她故意将一两件不太重要的行李打包放在显眼处,里面塞的都是阿囡穿小了的旧衣服和破布料,又在门口贴了张“转让铺面”的纸条,每天傍晚都让伙计去表姐家接阿囡,装作“随时要走”的样子。

可奇怪的是,对方似乎并无进一步动作。斜对面茶摊的灰衣汉子不见了,悦来客栈那边也风平浪静,刘武没再往城外跑,甚至连客栈的伙计都比往日清闲,偶尔还会站在门口和路过的小贩说笑。这种反常的平静,让林薇更加不安——就像猎人在围猎前,总会先收起弓箭,让猎物以为危险已经过去,放松警惕。

第二夜,林薇又没睡好。她总觉得窗外有轻微的响动,好几次起身查看,却什么都没发现。天快亮时,她终于迷迷糊糊睡着,却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林掌柜,开门!出大事了!”是街对面馒头铺的张老板,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慌张。

林薇连忙穿好衣服,打开门。张老板指着城西的方向,脸色发白:“悦来客栈那边死人了!官差都去了,听说死的是个外地来的客商,死得不明不白的!”

林薇的心猛地一沉,她快步走到门口,只见街面上已经围了不少人,远处有一队官差正朝着悦来客栈的方向快步走去,为首一人面色严肃,腰间的长刀随着脚步晃动,引得路人纷纷侧目,小声议论。

“出什么事了?官差怎么来了这么多?”有街坊好奇地问旁边卖糖葫芦的老汉。

“听说是悦来客栈的伙计今早去送洗脸水,发现客房里的客商没开门,撞进去一看,人已经硬了!”卖糖葫芦的老汉压低声音,“我刚才听官差说,那客商脸色发青,像是被毒死的,随身带的箱子也不见了几个。”

悦来客栈!人命案子!林薇下意识地摸了摸怀里的碎玉,指尖冰凉。她想起王老三说的话,刘武背后还有人——难道是背后的人怕客商泄露了什么,杀人灭口?还是刘武故意杀人,想嫁祸给别人,转移视线?

她快步走回屋里,从枕下摸出那截醉心草,又从抽屉里找出一小包安神香——这是她昨日从药铺买来的,里面确实有安息香的成分。两种气味放在一起比对,竟有几分相似。难道昨夜有人在她窗外点了安神香,想让她睡得沉些,好趁机偷东西?可她的碎玉还在,门窗也完好无损,对方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正当她满心疑惑时,眼角的余光瞥见门缝下塞着一小卷芦柴棒。那芦柴棒是晒干的,表面泛着黄,像是从灶膛里捡出来的。林薇心中一动,迅速捡起,关上门后才小心翼翼地展开——芦柴棒内侧用炭笔画着一个小小的圆圈,圆圈中间点了一点,旁边还有个模糊的箭头指向圈外。除此之外,再无别物。

这隐晦的图案是什么意思?林薇把芦柴棒放在桌上,反复琢磨。圆圈代表悦来客栈那个小院?点代表确认了目标在里面?箭头指向外,是表示人已经出去了,还是暗示有行动要发生,或者……有危险要蔓延出来?王老三或者李掌柜用这种方式传递信息,固然安全,不会被人发现,可也太过模糊,留给她太多解读空间。

她想起李掌柜以前说过的话,沈家旧部传递紧急消息时,会用简单的图形代替文字,圆圈代表“地点”,点代表“人”,箭头则代表“方向”或“趋势”。这么说来,圆圈是悦来客栈,点是那个死去的客商,箭头指向外,难道是说“客栈里的人出事了,危险会向外扩散”?可李掌柜为什么不直接派人来告诉她,反而用这么隐晦的方式?难道他们也遇到了麻烦?

就在这时,街面上的喧哗声更大了,还夹杂着官差的呵斥声。林薇走到门口,掀开窗帘的一角往外看——只见几个官差正押着一个人从悦来客栈里出来,那人穿着灰色的短打,双手被绑在身后,脑袋垂着,看不清脸。可林薇一眼就认出了他腰间挂着的那把小斧头——那是李掌柜的!

她的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手指紧紧攥着窗帘,指节泛白。李掌柜怎么会被官差抓了?是被人举报了,还是查案时被发现了?

“那不是听雨轩的李掌柜吗?怎么被官差抓了?”有街坊小声议论。

“不知道啊,刚才听官差说,他和悦来客栈的命案有关,好像是有人指认他见过那个死了的客商。”

“不会吧?李掌柜看着挺老实的,怎么会和命案扯上关系……”

她原本想利用释放的烟雾弹和借助苏文远的力量暗中查探,却没想到等来的是如此直接而血腥的变故。这场突如其来的命案,像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汹涌的潭水,瞬间激起了滔天巨浪。局势,彻底失控了。

林薇站在店门口,望着官差远去的方向,阳光照在身上,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她不知道这起命案与自己手中的碎玉、与沈家的旧案有无直接关联,但它发生在悦来客栈,就注定会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过去。

是福是祸?她手中的芦柴棒,此刻重若千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