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神医胡老扁 > 第75章 光大宗门

神医胡老扁 第75章 光大宗门

作者:骆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3 22:31:57

墨渊状若疯魔的嘶吼与那被掷于地的《青囊经》下卷,如同最后的丧钟,为他那短暂的“革新”之梦画上了休止符。他瘫坐在冰冷的观星台石面上,双目失神,口中反复念叨着“假的”、“害人”,整个人仿佛被抽去了脊梁,再无半分先前的狂傲与偏执。那几位追随他的年轻弟子与执事,此刻亦是面如土色,惶惶不安地低下头,不敢与宗主及诸位长老的目光接触。

墨守仁看着自己唯一的儿子落得如此境地,痛心、失望、愤怒、怜惜……种种情绪交织,最终化为一声长长的、饱含沧桑的叹息。他示意两名“隐鳞”弟子上前,沉声道:“将墨渊带下去,于‘思过崖’面壁静修,没有我的命令,不得踏出半步。好生看顾,勿使其再行差踏错。”

这已是从轻发落。依门规,墨渊窃取宗门至宝、勾结外敌,废去武功医术亦不为过。

墨渊被带了下去,那失魂落魄的背影,消失在暮色笼罩的山道尽头。大殿前,一片沉寂,唯有山风呼啸,吹动着众人的衣袂。

墨守仁弯下腰,极其郑重地,再次拾起那卷引发了一场宗门动荡的《青囊经》下卷。皮质卷轴触手冰凉,上面古老的篆文字迹,仿佛蕴含着莫测的力量与风险。他没有立刻收起,而是将其托在掌心,目光扫过平台上所有的宗门弟子,声音沉浑而肃穆,在这高山之巅远远传开:

“经卷无咎,咎在人心。”

“此卷所载,确为先贤探索医道边界之智慧结晶,其中或有逆天续命之奇思,亦有凶险莫测之警示。然,祖师爷将其封存,非为敝帚自珍,实因深知,若无相应之德行、心性与扎实根基,强修此卷,无异于稚子舞巨斧,未伤敌,先伤己!墨渊之下场,便是明证!”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身旁神色平静的胡老扁,眼中充满了欣慰与决然:“然,固步自封,亦非良策。时代洪流,滚滚向前,西洋医学东渐,我传统医道若一味守成,恐真如逆水行舟。如何‘守正’而‘创新’,如何‘继承’而‘开拓’,方是我青囊宗未来存续之关键!”

他上前一步,将手中的《青囊经》下卷,缓缓递向胡老扁。

“青囊。”

“弟子在。”胡老扁躬身应道。

“你于世俗历练十载,仁心未泯,根基深厚,更难得的是,于医道‘守正’与‘用奇’之界限,已有超乎同侪之深刻体悟。今日,为师便以宗主之名,将这《青囊经》下卷,正式传授予你!”

此言一出,平台上所有弟子,包括那些原本追随墨渊之人,皆是一震!这意味着,胡老扁不仅被立为继承人,更被授予了参研宗门最高奥秘的权力!

胡老扁并未立刻接过,他抬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地看着师父:“师父,此卷关系重大,弟子恐力有未逮……”

“不必推辞!”墨守仁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传你此卷,非是让你立刻修炼其中禁忌之术,而是要你以其为鉴,明医道之险,知力量之界!他日若有机缘,或可从中汲取智慧,融汇你自身所学与那‘古墓遗泽’,探索出一条既不失我青囊宗根本,又能与时俱进之新路!这,才是真正的‘继往开来’!”

胡老扁闻言,心中豁然开朗。他明白了师父的深意。继承,不是墨守成规;看来,不是抛弃根本。而是在坚守“济世活人”的仁心与“阴阳平衡”的核心理念下,以开放、审慎、务实的态度,去芜存菁,融会贯通。

他不再犹豫,整了整衣冠,双手过顶,极其庄重地接过了那卷沉甸甸的《青囊经》下卷。“弟子胡青囊,谨遵师命!必不负宗门所托,不负祖师所传,以仁心为舟,以精诚为楫,探索医道,济世苍生!”

“好!好!好!”墨守仁连道三声好,老怀大慰。他转向众人,朗声宣布,声音中气十足,回荡在山谷之间:“即日起,胡青囊便是我青囊宗少宗主!宗门上下,见其如见老夫!望尔等同心协力,辅佐少宗主,光大宗门!”

“参见少宗主!”平台上,以诸位长老为首,所有弟子齐声躬身行礼,声震云霄。这一刻,再无人质疑。

接下来的日子,胡老扁并未立刻沉浸于对《青囊经》下卷的研读。他深知,宗门经此内乱,首要之务是稳定人心,弥合裂痕。他以少宗主身份,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恳请师父墨守仁,对之前追随墨渊的弟子执事,予以宽大处理,只令其深刻反省,并未严厉惩罚,给了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此举赢得了众多弟子的敬佩,迅速平息了宗门内部最后的不安。

随后,他召集诸位长老与核心弟子,共同商议宗门未来章程。他提出,青囊宗不应再完全与世隔绝。

“诸位师叔,师兄,”胡老扁在济世殿中,面对众人,侃侃而谈,“我宗医术,源于济世。若始终藏于深山,又如何能尽济世之责?弟子以为,当在‘守秘’与‘济世’之间,寻一平衡。”

他提出几条具体建议:

其一,于忘机谷外,择一合适地点,设立“青囊别院”,由宗门派遣德行、医术俱佳的弟子轮值驻守,对外应诊。既可救治更多病患,积累实战经验,亦可适当选拔心性纯良、有志于医道的外界俊才,经严格考核后,吸纳为外门弟子,为宗门注入新鲜血液。

其二,整理、刊印部分不涉及核心秘传、却又切实有效的验方、医案,以“青囊宗”之名流传于世,惠及更多医者与百姓,亦可提升宗门声望。

其三,加强与上海中医公会等外界正统医学组织的交流,不排斥了解、学习西洋医学之长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他山之石”,攻之身之玉。

这些建议,既保持了宗门核心的隐秘性与独立性,又打开了与外界交流的窗口,可谓稳妥而富有远见。墨守仁与诸位长老商议后,皆认为可行,便开始着手筹备。

在处理宗门事务之余,胡老扁也开始在墨守仁的指导下,谨慎地翻阅《青囊经》下卷。其中所载,果然光怪陆离,匪夷所思。有以金石剧毒之物激发人体潜能的“燃命丹”,有逆转气血、强行续接断脉的“逆血针”,更有诸多涉及祝由、符咒等近乎玄学的记载……每每阅之,都让他心惊肉跳,深感先贤探索之大胆,亦更觉肩头责任之重。他谨记师父教诲,只将其视为镜鉴与知识储备,绝不轻易尝试。

同时,他也将在外获得的古墓医典中的部分精要,尤其是那些注重调理、固本培元的理论与方剂,与青囊宗的传统医术相互印证,融会贯通。他发现,两者虽路径不同,一重“调和”(古墓),一重“精专”(青囊),但核心的阴阳五行、整体观念却是一脉相承,结合之下,往往能对某些疑难杂症产生意想不到的奇效。他甚至开始尝试,将古墓医典中记载的几种药性平和、却效力独特的“冷门”药材,引入青囊宗的药典之中。

时光在忙碌中飞逝,转眼胡老扁回到忘机谷已近一月。宗门气象一新,弟子们精神振奋,对这位新立的少宗主心悦诚服。

这日,胡老扁正在药田旁指导几名年轻弟子辨识几种新引入的药材特性,一名“隐鳞”弟子匆匆而来,递上一封来自上海的信件。

是阿强的笔迹。信中除了汇报医馆近况安稳,提及柳月娥母子亦平安外,更着重说了一事:陈子安似乎并未死心,近日常有陌生人在医馆周围窥探,虽未生事,但其心难测。阿强言语间,充满担忧。

胡老扁握着信纸,眉头微蹙。上海的恩怨,并未因他的离开而消散。陈子安如同阴魂不散的毒蛇,仍在暗中窥伺。而柳月娥与慎远……那份基于责任的道义,也让他无法真正割舍。

他抬头,望向谷外云雾缭绕的群山,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那座繁华而复杂的都市,看到了他那间临河的医馆,看到了那些依赖他的病患,也看到了潜在的危机。

宗门之事已初步理顺,他这“少宗主”之位也已稳固。是时候,该回去了。

他将宗门事务暂时托付给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代理,又去与师父墨守仁辞行。

墨守仁并未阻拦,只是深深地看着他,语重心长道:“青囊,你如今肩挑两副重担。宗门传承,在你;世俗济世,亦在你。忘机谷是你根基所在,上海滩亦是你道场一方。二者并非割裂,如何平衡,如何兼顾,需你自行把握。记住,无论身在何处,莫忘医者本心。”

“弟子谨记师父教诲。”胡老扁郑重行礼。

次日清晨,胡老扁再次背起他那枣木药箱,辞别师父与同门,在那名“隐鳞”弟子的引路下,悄然离开了忘机谷。与来时不同,此次离去,他怀中多了那卷象征传承与责任的《青囊经》下卷抄录副本(原本已重新封存),心中更添了一份对宗门未来的思考与规划,以及对医道“继往开来”的深刻理解。

山路蜿蜒,前路漫漫。他既是青囊宗的少宗主,也是上海滩的胡神医。两个身份,一份仁心。未来的道路,必将更加宽广,也注定更加波澜壮阔,凶险也必将更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