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神医胡老扁 > 第74章 高下立判

神医胡老扁 第74章 高下立判

作者:骆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3 22:31:57

观星台位于忘机谷北侧山峰之巅,是一块天然形成的巨大平台,四面视野开阔,云雾常在脚下流淌,夜晚仿佛伸手可摘星辰,故而得名。此处清气充盈,环境至静,是宗门内闭关悟道、行功疗伤的绝佳之所。

胡老扁扶着气喘吁吁、步履蹒跚的辛老丈,沿着陡峭的石阶缓缓登上观星台。墨渊则带着他所需的药材与那套特制长针,以及几位心腹弟子和黄百川等百草门人,紧随其后。墨守仁与几位长老亦神色凝重地跟了上来,这场医术较量,关乎宗门未来,无人能够等闲视之。

平台之上,寒风凛冽,却吹不散那凝重的气氛。

墨渊迫不及待,命人就地架起药炉,开始熬煮他那剂“阴阳逆转换髓丹”的辅药。此丹主药需现场配制,其中几味药性极其猛烈,甚至需要他以特殊手法,配合内力催化药性。他手持那套寒光闪闪的特制长针,针身较寻常金针更粗更长,针尖带着细微的倒钩,专为破开顽固瘀结、疏通闭阻经络而制,名曰“破瘀穿山针”。此法霸道,旨在以强力撕开病灶,风险极高,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经络永久损伤,甚至气逆血崩。

“辛老,请褪去上衣,放松心神。”墨渊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示意辛老丈躺倒在平台中央早已备好的软垫上。

辛老丈看着那森然的针具,又看看墨渊那狂热的神情,眼中闪过一丝惧意,但最终还是依言照做,枯瘦的身躯在寒风中微微发抖。

墨渊凝神定气,出手如电!第一针,直刺辛老丈后背肺俞穴,针入极深,手法刚猛,试图强行震荡深伏于肺经的寒邪痰瘀!辛老丈闷哼一声,身体剧颤,脸上瞬间涌起一股异样的潮红。

紧接着,第二针、第三针……墨渊运针如风,专挑那些与肺、肾相关的要穴及一些记载于下卷中的、用于激发潜能的隐穴,手法狠辣果决,每一针刺入,都引得辛老丈身体一阵剧烈的痉挛和痛苦的咳嗽,甚至咳出些许带着血丝的浓痰。他额头见汗,显然施展此等霸道针法,对他自身消耗也是极大。

施针的同时,那边炉火上的药也已煎好,墨渊让人将滚烫的药汁强行给辛老丈灌下。那药方果然凶猛,辛老丈服下不久,周身皮肤开始发红发热,如同被烈火灼烧,气息也变得粗重急促,仿佛体内有一股狂暴的力量被强行激发出来!

“看!寒邪被逼出来了!痰瘀已动!”墨渊见状,面露得色,对众人高声道,“此乃破而后立之象!待药力与针力完全化开,辛老沉疴,必可祛除大半!”

然而,胡老扁在一旁静静观察,眉头却越皱越紧。他看得分明,辛老丈那所谓的“寒邪被逼出”、“痰瘀已动”,并非病情真正好转的迹象,而是其本就虚弱不堪的脏腑与经络,在霸道药力和凶险针法的强行冲击下,产生的应激与损伤反应!那潮红是虚阳外越,那粗重气息是元气被过度耗损,那咳出的血丝更是经络受损之兆!此法看似立竿见影,实则是以透支生命本源为代价,饮鸩止渴!

反观胡老扁,自登上观星台后,却并未急于动手。他只是让辛老丈暂且休息,自己则绕着平台缓缓踱步,时而抬头望天,感受着天光云影的变化,时而俯身触摸平台之上那些不知生长了多少岁月的苔藓与地衣,仿佛在与这天地自然进行着无声的交流。

直到日头偏西,暮色渐起,平台上的风也带上了一丝夜的寒意。墨渊那边,辛老丈在经历了一番“猛烈”的治疗后,已疲惫不堪地昏睡过去,虽然表面上看咳嗽似乎暂时减轻,但脸色却是一种不正常的酡红,呼吸也显得浮浅无力。

胡老扁这才走到辛老丈身边,对墨守仁及众人道:“弟子欲为辛老丈施治。”

众人精神一振,皆想看他有何等手段。

只见胡老扁并未使用任何奇特的针具,依旧是那套随身携带的普通长毫金针。他也没有去熬煮什么气味浓烈的猛药,只是从药箱中取出了几味看似平常的药材: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细辛、干姜,以及一小包研磨好的五味子粉。

他先以温水化开五味子粉,让昏睡中的辛老丈缓缓服下,意在收敛其被墨渊强行激发、即将涣散的虚浮之气。

随后,他点燃了一盏油灯,将金针在火焰上微微灼烤,并非消毒,而是以一种独特的手法,让针体沾染上一丝“火气”。他示意将那些普通药材置于一旁,并不煎煮。

“胡青囊!你故弄什么玄虚?就凭这几味烂大街的药材,也想治辛老的沉疴?”墨渊忍不住出言讥讽。

胡老扁恍若未闻,他屏息凝神,目光沉静如水。他伸出左手,三指轻轻搭在辛老丈的腕脉上,细细体察其体内那混乱而微弱的气机。右手则拈起一根沾染了“火气”的金针。

他的动作,与墨渊的刚猛迅疾截然不同,缓慢、轻柔,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精准与沉稳。第一针,他并未刺向任何治疗咳喘的常规穴位,而是缓缓刺入了辛老丈小腿上的足三里穴。

此穴乃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之效,是强壮身心、扶助正气的大穴。胡老扁下针极浅,手法柔和,以极细微的捻转提插,仿佛在小心翼翼地唤醒沉睡的土地,引导其自身生出微弱的生机。

紧接着,第二针,取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为人身元气之根,他用同样柔和的手法,意在温煦丹田,固本培元。

第三针,太渊穴,手太阴肺经之原穴,但他并未强行疏泄,而是以补法轻刺,意在润养肺脏本身,而非攻伐病邪。

他的针法,看似平淡无奇,甚至有些“迂缓”,每一针落下,都仿佛在辛老丈那干涸的经脉中,注入一滴温润的甘泉,悄无声息地滋养着,连接着,试图重新构建其体内那濒临崩溃的阴阳平衡与气血循环。他并非在与病邪正面搏杀,而是在修复承载生命的“土壤”与“河道”。

更令人称奇的是,他下针之时,口中竟低声吟诵起《青囊经》上卷的总纲篇章,声音低沉而富有韵律,仿佛蕴含着某种奇特的安抚力量:“……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阴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随着他的吟诵与施针,昏睡中的辛老丈,那紧锁的眉头竟渐渐舒展开来,原本浮浅急促的呼吸,开始变得深沉而均匀,脸上那不正常的酡红也慢慢褪去,恢复了一种疲惫却相对安宁的蜡黄。

胡老扁施针完毕,又让阿强将之前取出的那几味普通药材,并非煎煮,而是置于一个小香炉中,以文火慢慢煴烤,让那混合着茯苓甘淡、桂枝辛温、细辛窜透的药气,随着呼吸,缓缓渗入辛老丈的肺腑之间。

他没有追求立竿见影的“奇效”,而是在进行一场细致而耐心的“培元固本”之旅。

第一日过去,辛老丈依旧沉睡,但气息平稳。

第二日,辛老丈醒来,精神虽仍萎靡,但咳嗽的频率和剧烈程度,竟明显减轻,咳出的痰液也不再那般粘稠腥浊。

第三日,辛老丈已能在他人搀扶下稍稍坐起,自行进食少许流质,虽然依旧虚弱,但那双浑浊了数十年的老眼里,竟重新焕发出了一丝微弱的光彩!

反观墨渊那边,第一日看似“效果显着”的辛老丈,在第二日便开始出现反复,咳嗽再起,且更加剧烈,甚至伴有低热和心悸,显然是霸道疗法的反噬开始显现。到了第三日,辛老丈(墨渊治疗的这位)情况更是急转直下,气息奄奄,若非墨守仁及时出手以温和药力护住其心脉,恐有性命之忧!

高下立判!

无需言语,结果已然说明一切。墨渊那套取自《青囊经》下卷的霸道医术,虽能逞一时之快,却后患无穷,几近杀人!而胡老扁这看似平淡无奇、注重扶正固本的传统之法,虽见效缓慢,却润物无声,真正契合人体阴阳之道,乃是长治久安之策!

观星台上,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胡老扁身上,充满了震撼、敬佩与深思。

墨渊面如死灰,踉跄后退,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那双差点酿成大祸的手,又看看气息平稳、情况好转的辛老丈,最终,他发出一声野兽般绝望的嘶吼,猛地从怀中掏出那卷失窃的《青囊经》下卷,狠狠地摔在地上!

“假的!都是假的!什么逆天医术!根本就是害人的东西!”他状若疯魔,显然这巨大的打击与反噬,让他心神彻底崩溃。

黄百川等人见势不妙,交换了一个眼色,竟不再管墨渊,悄然后退,迅速消失在登山的小径上。

墨守仁看着地上那卷宗门至宝,又看看崩溃的儿子,老泪纵横,痛心疾首。他缓缓走到胡老扁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哽咽:“青囊……好!好!你没有辜负为师的期望,更没有辜负祖师爷传下的医道!这,才是真正的青囊宗医术!这,才是薪火相传的真谛!”

他弯腰,郑重地拾起那卷《青囊经》下卷,却并未收起,而是转身,面向所有在场的宗门弟子,声音沉浑而庄严:

“经此一事,诸位当明辨!医道之根本,在于‘人’,在于‘仁’,在于顺应自然,扶助正气!任何脱离此根本,追求奇技淫巧、霸道猛烈的所谓‘医术’,皆是无根浮萍,害人害己!今日,老夫便当着历代祖师之面宣布——”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胡老扁身上,充满了无限的期许与托付:

“即日起,胡青囊,便是我青囊宗下一任宗主继承人!望汝持此仁心,秉此正道,将我青囊宗济世活人之火种,永传不熄!”

薪火相传,不在奇术,而在仁心。胡老扁以其对医道真谛的深刻理解与践行,赢得了这场关乎宗门命运的较量,也接过了传承千年的重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