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小组的成立,像在“高记”这架平稳运行的机器里,加入了一个充满未知变量的新模块。高辉亲自挂帅担任组长,林薇、马明远、栓子为核心组员,还从质量部和生产部抽调了两名年轻、有想法、味觉敏锐的员工加入。
第一次小组会议,气氛有些微妙地混合着兴奋与茫然。林薇将她近期市场调研的结果做了分享,PPT上展示着各种数据和图表:近年来复合调味品市场增速、年轻人下厨习惯调研、热门菜系分布、以及几个主要竞争对手新推出的产品系列。
“……数据显示,川湘菜系热度持续走高,其中,小龙虾、酸菜鱼、麻辣香锅等单品调料包需求增长最为迅猛。”林薇指着屏幕上的柱状图,“尤其是小龙虾调料,市场容量很大,但目前还没有出现绝对的领导品牌,机会窗口存在。”
“小龙虾?”栓子下意识地重复了一句,眉头习惯性地皱起。在他的经验里,“高记”的味儿更多是服务于家常炖肉、卤味,这种江湖气息浓厚、强调瞬间味觉刺激的品类,似乎离“高记”的调性有点远。
“对,小龙虾。”高辉肯定道,“我们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市场要什么,我们就得有能力提供什么。当然,不是盲目跟风,要用我们‘高记’的功底,做出更有层次、更健康、或许也更独特的味道。”
马明远接话:“我建议,我们先从市场需求最明确的小龙虾调料入手,作为第一个研发项目。需要明确产品定位:是追求极致的麻辣刺激,还是更偏向香醇复合?目标客群是家庭用户,还是餐饮渠道?这决定了我们的研发方向。”
他转向林薇:“林总,能否提供更详细的用户画像和口味偏好数据?比如,偏好麻辣程度的分布?对蒜香、十三香等不同风味的接受度?”
林薇点头:“我马上安排更精细的问卷和焦点小组访谈。”
会议结束后,研发工作正式启动。第一步,是“知己知彼”。马明远安排人采购了市面上能买到的所有主流品牌的小龙虾调料,足有十几款。
第二天,研发小组的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调料包。高辉要求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逐一试吃。这不是享受,而是工作。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张标准化的评测表,需要从麻度、辣度、咸度、鲜度、香气层次、回味、口感(是否有渣滓)等多个维度进行打分和描述。
栓子看着这一堆花花绿绿的包装,和眼前需要填写的复杂表格,头大如斗。他更习惯直接上手,炒一锅,尝一口,然后说“行”或者“不行”。这种条分缕析的打分,让他觉得束手束脚。
试吃开始。会议室里弥漫着各种浓烈的、混杂的麻辣气息。有人被辣得吸气,有人仔细品味着其中的香料构成。
栓子舀起一勺某品牌的调料炒出的小龙虾,放入口中,仔细咀嚼,眉头紧锁。然后,他拿起笔,在评测表上“辣度”一栏,犹豫了一下,画了个勾,又在旁边空白处歪歪扭扭地写上:“入口冲,但烧喉咙,不香。”
轮到马明远,他吃得慢条斯理,每尝一款,都会漱口,然后在表格上清晰地写下:“麻度:7,辣度:8,香气:单一,主要为辣椒和花椒的原始刺激,缺乏复合香气。回味:略有苦涩。”
高辉看着两人截然不同的反馈方式,心里明白,这将是一场“感觉”与“数据”的碰撞与融合。栓子的描述直观却主观,马明远的数据客观却可能丢失某些微妙的感官体验。
“栓子,”高辉拿起他写的那张表,“你写的‘不香’,具体是指什么?是香料不够?还是炒制火候不对?”
栓子努力组织着语言:“就是……光有辣味儿了,把别的香味都压住了。咱的炖肉粉,那是各种香味一层层出来的,这个没有。”
“明白了,是香气层次感和平衡度的问题。”高辉帮他总结,然后看向马明远,“马厂长,栓子师傅指出的这个问题,在我们的数据维度里,应该如何更准确地体现和衡量?”
马明远思考片刻:“我们可以增加‘香气复杂度’和‘味道平衡度’两个主观评分项,并辅以关键香气成分的初步检测数据作为参考。同时,需要建立我们自己的‘风味轮盘’,将栓子师傅那些‘一层层出来’的感觉,进行可视化的归类描述。”
研发的第一步,就在这种略显笨拙却又必要的磨合中迈出。小龙虾调料的背后,是“高记”试图用新的工具和方法,去理解和征服一个全新味觉世界的雄心。数据的冰冷与经验的温热,开始尝试着握手。
喜欢赎的光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赎的光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