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调料研发项目,在数据与经验的初次碰撞后,进入了实质性的配方摸索阶段。研发小组的实验室(由一间小办公室改造而成)里,摆满了各种香料、调味酱和实验器具,空气中常年弥漫着一股复杂而浓烈的气息。
栓子凭借他多年的经验和对香料的理解,提出了几个基础配方框架。他坚持认为,“高记”的味儿,底子必须是香的,是那种能勾起食欲的复合香气,不能像市面某些产品那样,单纯靠辣椒精和麻椒粉堆砌出刺激。
“麻和辣是骨架,但香才是魂!”栓子挥舞着手里的小勺,语气激动。
马明远尊重栓子的经验,但他要求每一个配方都必须有明确的投料比例和工艺参数,并且每一次小样制作后,都要进行标准化的感官评测和数据记录。
起初的几轮测试并不顺利。栓子按照自己感觉调整的配方,炒制出来后,评测表上的数据总是有些“不对劲”。要么是辣度够了,但麻度不足;要么是香气评分很高,但咸鲜度又超出了标准范围。
“这个咸鲜度,配着小龙虾吃刚好!”栓子尝着自己觉得“味儿正”的样品,对评测数据不以为然。
“但我们的标准是基于大量市售产品和目标用户调研设定的,”马明远指着数据,“超标可能意味着对部分消费者来说会过咸,影响复购。我们需要在‘好吃’和‘普适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高辉作为组长,每次评测都参加。他既要理解栓子对“魂”的坚守,也要考虑马明远提出的市场普适性。他常常在试吃后,陷入沉思,努力分辨那细微的差别,思考着“高记”的风味边界到底在哪里。
一次关键的讨论会上,矛盾集中爆发了。栓子提出了一个他认为“集大成”的新配方,加入了数种他精心配比的草本香料,旨在提升回味的层次感。小样制作出来后,栓子信心满满。
然而,评测结果却出现了巨大分歧。栓子和另外两名从生产部抽调的、味觉偏向传统的组员给出了高分,认为香气独特,回味悠长。而马明远、林薇和那名质量部的年轻组员却给出了中等评分,认为“草本味过于突出,掩盖了小龙虾本身应有的鲜辣主线”,甚至有人提出“有点像卤料,不像小龙虾调料”。
“你们这舌头……”栓子脸色涨红,有些急眼,“这么好的香气,咋就尝不出来呢?这比市面上那些光有死辣死麻的强多了!”
马明远冷静回应:“栓子师傅,不是您的配方不好。而是我们定义的产品方向可能出现了偏差。如果我们要做的是‘带有高记特色的创新型小龙虾调料’,那么这个方向或许可以。但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抢占主流的小龙虾调料市场,那么可能就需要更贴近大多数消费者对‘麻辣鲜香’的固有认知。”
林薇也补充了她的市场视角:“我们前期调研显示,大部分家庭用户对小龙虾调料的期待,首先是‘麻辣过瘾’,其次是‘方便易操作’。过于复杂的风味,可能会提高他们的使用门槛。”
栓子闷着头,不说话了。他感觉自己的“好东西”不被理解,那种挫败感比当初调试新机器时更甚。
高辉看着争执的双方,意识到这不再是简单的数据与经验之争,而是涉及到产品定位和品牌延伸的根本性问题。“高记”的风味体系,能否、又应如何嫁接到一个全新的、具有强烈自身特色的品类上?
他叫停了争论,拿起那份争议最大的样品,又仔细尝了尝。平心而论,香气确实独特且高级,但……似乎真的不那么“小龙虾”了。
“今天的讨论先到这里。”高辉沉声道,“栓子的配方在香气上做了很有价值的探索。马厂长和林总提出的市场定位问题也很关键。我们都需要再想想,‘高记’的小龙虾调料,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是坚守我们自己对‘好味道’的理解,哪怕它小众?还是优先满足市场最大公约数的需求?”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或许,我们不应该只做一个版本。”
这句话,让所有人都抬起了头。风味的边界,似乎可以在探索中,变得更具弹性。
喜欢赎的光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赎的光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