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闪婚三个月,前夫竟是我顶头上司 > 第147章 设计大赛的 “证明之战”

第 147 章 设计大赛的 “证明之战”

第一节 清晨工作室的决心与金钻奖的分量

凌晨六点的 “浅沉” 工作室,只有设计区的一盏台灯亮着。林浅趴在办公桌上,面前摊着金钻奖的参赛手册,指尖在 “参赛要求” 那一页反复摩挲 —— 手册封面烫着金色的 “GoLdEN dIAmoNd AwARd” 字样,边缘还印着往届获奖作品的缩略图,每一件都出自全球顶尖设计师之手,既有欧洲皇室珠宝匠人的古典之作,也有融合现代科技的创新设计。

“还没睡?” 陆沉推开工作室的门,手里提着两份早餐,看到林浅眼底的红血丝,忍不住皱了皱眉。他昨晚离开时,她还在整理设计手稿,没想到一整夜都没回去。

林浅抬起头,眼里满是疲惫却又带着一丝兴奋:“你看这个,金钻奖今年的主题是‘文化传承与创新’,评审团里有意大利珠宝设计大师马可?波拉尼,还有非遗文化研究专家陈教授 —— 他们都是懂文化、懂设计的人,只要我们的作品够好,一定能得到认可。”

陆沉把早餐放在桌上,拉开椅子坐在她身边,翻开参赛手册:“金钻奖的含金量不用多说,它不仅是设计界的顶级赛事,更是文化交流的平台。往届有不少设计师通过这个比赛,把本土文化推向了世界,比如去年日本设计师用和纸工艺做的珠宝,今年我们也可以用非遗技艺,让世界看到中国的美。”

他顿了顿,握住林浅冰凉的手:“但你也别太拼,比赛还有三个月时间,我们可以慢慢来。我已经跟陆氏的高管说了,接下来三个月,我把主要工作交给副手,全力帮你准备参赛作品 —— 原料采购、非遗大师协调、制作工坊安排,这些都交给我,你只需要专注设计。”

林浅心里一暖,指尖在他手背上轻轻蹭了蹭:“我知道你忙,陆氏还有很多事要处理……”

“没有什么事比你更重要,比‘浅沉’的声誉更重要。” 陆沉打断她,眼神坚定,“之前黑石用谣言攻击你,我们被动澄清;这次金钻奖,我们要主动出击,用作品说话,让所有质疑你的人闭嘴。而且,这不仅是为了你,也是为了非遗文化 —— 让更多人知道,中国的非遗技艺,能做出世界级的珠宝。”

林浅点点头,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一个简单的框架:“我想以父亲的‘和解’胸针为基础,做一件项链。胸针代表过去的遗憾与和解,项链代表未来的传承与延伸,再融入环保点翠和花丝镶嵌两种非遗技艺,既符合‘文化传承’的主题,又有‘创新’的元素 —— 毕竟环保点翠是我们改良的技术,花丝镶嵌也做了现代设计的调整。”

“这个方向很好。” 陆沉看着草图,补充道,“我们还可以在细节里加入更多文化符号,比如项链的链子用‘回纹’图案,象征生生不息的传承;吊坠的边缘刻上‘云纹’,既有中国传统美,又能让点翠羽毛的固定更牢固。”

晨光透过工作室的落地窗照进来,落在两人的草图上,把简单的线条染成了金色。林浅看着陆沉认真的侧脸,突然觉得所有的疲惫都消失了 —— 这场证明之战,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最懂她的搭档陪在身边,有最值得守护的文化作为内核,她一定能赢。

第二届 陆沉的全力协助与资源整合

吃过早餐,陆沉立刻开始行动。他先是给点翠大师张师傅打了电话,说明参赛需求,张师傅一听是金钻奖,立刻答应全力支持:“浅浅能把环保点翠带到国际赛场,是好事!我这就把工坊里最好的染色鹅毛整理出来,再派两个最有经验的徒弟,帮着处理羽毛的细节。”

接着,他又联系了花丝镶嵌大师李师傅,李师傅正在外地授课,听说林浅要参赛,特意调整了行程:“下周我就回去,花丝镶嵌的部分你放心,我们可以做一个可拆卸的结构,让吊坠既能当项链,又能拆下来当胸针,这样设计更灵活,也能体现技艺的精湛。”

原料方面,陆沉亲自对接了之前合作的欧洲宝石供应商乔治。金钻奖的作品需要一颗主石,林浅之前看中了一颗罕见的粉钻,颜色是极淡的樱花粉,净度达到 VVS1,很适合做 “传承与新生” 的主题。乔治一听是为金钻奖准备,立刻表示:“这颗粉钻我给你留着,价格按成本价算,另外再给你寄一些小颗的蓝宝石和珍珠,用来做点缀 —— 能帮‘浅沉’把中国非遗推向世界,我很乐意出力。”

除了这些,陆沉还安排了工作室的团队分工:小张负责整理所有设计手稿和技术文档,方便后续提交给评审团;莉莉负责制作 3d 模型,提前模拟项链的佩戴效果和结构稳定性;采购部的同事专门跟进原料的物流,确保每一批材料都能按时到位;甚至连之前被录用的赵氏前技术总监老周,都主动提出帮忙做 AI 模拟测试,用技术手段验证点翠羽毛的耐久性。

“陆总,您这安排也太细致了吧?” 小张拿着分工表,忍不住感慨,“连宝石的检测报告都要提前三个月做,生怕有一点问题。”

陆沉笑了笑:“金钻奖的评审很严格,不仅看设计,还看工艺、原料、甚至制作过程的规范性。我们要做到万无一失,不能给任何人挑错的机会。而且,浅浅这几个月要专注设计,这些琐碎的事,我们能多承担一点,她就能少累一点。”

小张点点头,心里满是敬佩。她之前只知道陆沉是个雷厉风行的总裁,没想到在林浅的事情上,会这么细心周到 —— 小到染色鹅毛的颜色校准,大到非遗大师的行程协调,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清清楚楚。

下午,陆沉把整理好的 “资源清单” 放在林浅面前:“点翠和花丝镶嵌的大师都已经联系好了,原料下周就能陆续到货,团队分工也安排好了,你看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林浅看着清单上密密麻麻的条目,从原料规格到制作时间表,甚至连评审团可能关注的 “非遗技艺传承故事” 都提前准备了素材,眼眶突然有点发热:“陆沉,谢谢你…… 要是没有你,我一个人肯定做不到这么周全。”

“傻瓜,我们是搭档啊。” 陆沉伸手帮她捋了捋额前的碎发,“你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你的战场就是我的战场。而且,能看到你把父亲的遗愿完成,把非遗文化带向世界,我比谁都开心。”

林浅靠在他肩上,看着窗外渐渐热闹起来的街道,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这场证明之战,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 有最好的团队,最顶级的资源,最坚定的信念,剩下的,就是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设计里,做出一件能打动人心的作品。

第三节 团队的协同作战与细节打磨

接下来的一个月,“浅沉” 工作室变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 “作战室”。每天早上八点,所有人都会准时到岗,开一个简短的晨会,汇报前一天的进展和当天的任务,然后立刻投入工作 —— 设计区里,林浅和莉莉对着 3d 模型讨论吊坠的弧度;工坊里,张师傅的徒弟们正在仔细处理染色鹅毛,用镊子一根根调整羽毛的方向;会议室里,小张和老周正在整理评审需要的技术文档,确保每一个数据都准确无误。

“林姐,你看这个 3d 模型,吊坠的厚度要是再减 0.5 毫米,佩戴起来会更舒服,而且视觉上会更轻盈。” 莉莉指着电脑屏幕上的模型,对林浅说,“不过这样一来,花丝镶嵌的银线就要更细,对工艺的要求会更高。”

林浅凑过去看,点了点头:“可以试试,你调整一下模型,我们打印出来看看实物效果。银线细一点没关系,李师傅的徒弟手艺很好,应该能做到。”

莉莉立刻调整模型参数,下午就拿到了 3d 打印的实物模型。林浅拿着模型,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下,确实比之前更轻盈,而且吊坠的弧度更贴合颈部曲线。她立刻给李师傅打了电话,说明情况,李师傅笑着说:“没问题!我们可以用 0.3 毫米的银线,虽然难度大一点,但做出来的花丝会更精致,正好能体现我们的技艺水平。”

在点翠的细节上,林浅也下了不少功夫。张师傅送来的染色鹅毛有二十多种颜色,从浅蓝到深蓝,从粉色到紫色,林浅每天都会花两个小时,在自然光下对比羽毛的颜色,挑选最适合 “传承与新生” 主题的色调。“浅蓝代表初心,深蓝代表沉淀,再搭配一点粉色的羽毛,象征新生……” 她把挑选好的羽毛分成几类,用标签纸仔细标注,“这些羽毛要按照颜色渐变的顺序排列,让吊坠看起来像一幅流动的画。”

张师傅的徒弟小王,在处理羽毛时遇到了难题 —— 羽毛的根部太粗,直接镶嵌会影响美观。林浅看到后,想了个办法:“我们可以用花丝镶嵌的银线,在羽毛根部做一个小小的‘花托’,把粗的部分遮住,还能增加吊坠的层次感。” 小王按照这个方法尝试了一下,效果果然很好,张师傅看到后,忍不住称赞:“浅浅这脑子真灵活,把两种技艺结合得这么好,连我都没想到。”

除了设计和工艺,团队在评审文档的准备上也丝毫不敢马虎。小张和老周把林浅的设计手稿按时间顺序整理成了一本厚厚的画册,每一页都附有详细的设计说明,包括 “为什么选择这个弧度”“为什么用这种颜色的羽毛”“非遗技艺的创新点在哪里” 等;老周还做了一个 “环保点翠技术对比报告”,用数据证明他们的技术比传统点翠更环保、更耐用,甚至还附上了国际环保组织的认证证书。

“林姐,你看这份报告,我们把环保点翠和传统点翠的各项指标都做了对比,比如羽毛的使用寿命、染色剂的环保性、制作过程的能耗,数据都很直观,评审团一看就能明白我们的创新点。” 老周把报告递给林浅,语气里满是自豪。他之前因为赵氏的事,心里一直有愧疚,现在能为 “浅沉” 的金钻奖参赛项目出一份力,他比谁都认真。

林浅翻看着报告,心里满是感动。她知道,这份报告里不仅有数据,还有老周的心血和对 “浅沉” 的认可。“谢谢你们,” 她抬起头,看着工作室里忙碌的所有人,“没有你们,我一个人不可能完成这么多工作。这场证明之战,是我们所有人一起打的。”

小张笑着说:“林姐,我们都是‘浅沉’的一份子,你的事就是我们的事!而且,我们都相信你,相信‘浅沉’,相信我们的非遗珠宝一定能在金钻奖上拿奖!”

所有人都附和着点头,工作室里的气氛既紧张又充满了希望。林浅看着大家坚定的眼神,心里更加确定 —— 他们不仅是在为一场比赛努力,更是在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努力,为 “浅沉” 的未来努力。这场证明之战,他们一定会赢。

第四届 父亲遗愿的融入与情感共鸣

随着设计的推进,林浅越来越觉得,父亲的 “和解” 胸针不仅是作品的基础,更是情感的核心。她把胸针带到工作室,每天都会拿出来看一看 —— 胸针的金属底座是父亲亲手打造的,上面还留着他用刻刀划过的痕迹,虽然有些粗糙,却充满了温度;底座中央,父亲画了一个简单的点翠羽毛图案,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愿非遗之美,代代相传”。

“爸,你说我这样设计,对不对?” 林浅经常对着胸针自言自语,“我把你的胸针改成了项链,加入了花丝镶嵌,还用了环保点翠,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非遗的美,看到你的心血……”

有一天,陆沉看到她对着胸针发呆,走过去轻轻抱住她:“你爸爸肯定会支持你的。他当年做这个胸针,就是想传承非遗文化,现在你不仅传承了,还把它创新了,带向了国际,他一定会很开心。”

林浅点点头,擦干眼角的泪水,拿起笔在设计稿上补充了一个细节:在项链的扣子上,刻上父亲的名字缩写 “LJ” 和她的名字缩写 “Lq”,中间用一个小小的 “同心结” 连接。“这样,就像我和爸爸一起完成了这件作品,” 她对陆沉说,“也像非遗文化的传承,是一代又一代的连接。”

陆沉看着设计稿上的细节,心里满是触动。他知道,这件作品对林浅来说,不仅是参赛作品,更是对父亲的思念,对非遗文化的承诺。“这个细节很好,” 他说,“评审团不仅看设计和工艺,更看重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情感。你把对父亲的思念、对非遗的热爱都融入进去,这样的作品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为了让作品的情感更饱满,林浅还特意去了父亲生前常去的非遗工坊,找那里的老匠人聊父亲的故事。老匠人王师傅还记得,当年林父为了学习点翠技艺,每天都泡在工坊里,跟着老师傅们一起拔羽毛、调胶水,手上经常被胶水粘得满是伤痕,却从来没抱怨过。“你爸爸说,非遗技艺不能断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就算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王师傅对林浅说,“现在看到你这么努力,把环保点翠做得这么好,他在天有灵,肯定会很欣慰。”

林浅把王师傅的话记在心里,在设计说明里加了一段 “非遗传承故事”,讲述了父亲对非遗的热爱,以及她如何继承父亲的遗愿,改良环保点翠技术,希望能让更多人关注非遗文化的传承。小张在整理文档时,看到这段故事,忍不住哭了:“林姐,你和你爸爸的故事太感人了,我相信评审团看到一定会被打动。”

在制作吊坠的过程中,林浅还特意加入了一个 “隐藏细节”—— 在点翠羽毛的背面,用激光刻了一行小字:“非遗之美,在于传承,更在于创新”。这既是她对非遗文化的理解,也是她想通过作品传递给所有人的理念。“很多人觉得非遗是老古董,不适合现代社会,” 林浅对团队说,“但我想通过这件作品告诉大家,非遗可以很时尚,可以很创新,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能让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陆沉看着林浅专注的样子,心里满是骄傲。他知道,这件作品已经不仅仅是一件参赛珠宝,更是林浅对父亲的告慰,对非遗文化的承诺,对所有质疑者的回应。它承载着太多的情感和希望,也一定会在金钻奖的舞台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第五届 初步困难与解决方案(粉钻物流预警)

就在团队以为一切都在顺利推进时,一个坏消息传来 —— 乔治那边发来邮件,说那颗预定的粉钻在运输途中遇到了问题,可能会延迟到货,甚至有丢失的风险。

“怎么回事?” 林浅看到邮件,心里一紧,立刻给乔治打了电话。

乔治的语气很抱歉:“林小姐,对不起,粉钻在从比利时运往中国的途中,经过德国时被海关扣下了,说是需要进一步检查。我已经联系了当地的物流和海关,但可能需要一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放行。而且,我收到消息,有一伙人在盯着这批珠宝,可能是想趁机偷走粉钻 —— 我怀疑,这伙人跟之前黑你们的黑石残余势力有关。”

林浅的心沉了下去。粉钻是这件作品的主石,要是不能按时到货,不仅会影响制作进度,甚至可能导致无法按时参赛。而且,要是粉钻被偷走,他们连替换的时间都没有 —— 这么罕见的樱花粉钻,短时间内根本找不到第二颗。

“别慌,我们想想办法。” 陆沉看到林浅脸色发白,立刻接过电话,对乔治说,“乔治先生,麻烦你先配合海关的检查,同时加强物流的安保措施。另外,你帮我们查一下,这批粉钻被扣的具体原因,是不是有人故意刁难。我们这边也会联系中国的海关和外交部门,协助处理。”

挂了电话,陆沉看着林浅焦虑的样子,伸手握住她的手:“浅浅,别担心,粉钻一定会没事的。黑石的人想搞破坏,我们就跟他们斗到底 —— 他们扣住粉钻,无非是想让我们无法参赛,我们偏要让他们失望。”

他立刻联系了陆氏集团的法务部和海外事务部,让他们紧急处理粉钻被扣的事:法务部负责联系德国当地的律师,协助乔治处理海关事宜;海外事务部负责联系中国驻德国大使馆,请求协助调查粉钻被扣的原因,是否存在恶意刁难的情况;同时,他还联系了国际安保公司,加强粉钻运输途中的安保,防止被偷走。

“陆总,德国那边传来消息,粉钻被扣确实有问题。” 法务部的王律师很快打来电话,“海关说粉钻的产地证明有‘疑点’,但我们查了,乔治提供的产地证明是真实有效的,而且之前他运输的珠宝都没问题,这次很可能是有人故意举报,让海关扣下粉钻,拖延时间。”

“我就知道是黑石的人搞的鬼!” 林浅忍不住说,“他们在谣言上输了,就想在原料上动手脚,阻止我们参赛。”

“不管是谁搞的鬼,我们都不会让他们得逞。” 陆沉对王律师说,“你让当地的律师尽快提交证据,证明产地证明的真实性,同时申请加急处理。另外,让安保公司派最好的团队,24 小时盯着粉钻,确保万无一失。”

接下来的几天,所有人都在为粉钻的事紧张 —— 林浅每天都会给乔治和王律师打几个电话,询问进展;陆沉则每天跟海外事务部和安保公司沟通,协调各种资源;团队的其他人也没有懈怠,继续打磨作品的其他部分,确保一旦粉钻到货,就能立刻投入制作。

第七天早上,乔治终于传来了好消息:“林小姐,陆总,粉钻已经顺利放行!安保公司的人已经把粉钻接走了,会用最快的速度运往中国,预计三天后就能到你们工作室。而且,德国警方已经查到,之前举报的人跟黑石在欧洲的残余团队有关,已经立案调查了。”

“太好了!” 林浅听到消息,激动得差点跳起来,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 这几天的焦虑和担心,在这一刻终于烟消云散。

陆沉紧紧抱住她,轻声说:“我说过,我们一定会赢的。黑石的人越是想阻止我们,我们就越要坚强,越要把作品做好,让他们知道,他们的阴谋永远不会得逞。”

林浅点点头,擦干眼泪,看着工作室里忙碌的团队,心里满是感激和坚定。她知道,这场证明之战虽然遇到了挫折,但他们没有被打倒,反而更加团结,更加坚定。粉钻很快就会到货,他们的作品也会如期完成,在金钻奖的舞台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第六届 作品框架确定与参赛信心凝聚

粉钻到货的那天,整个工作室都沸腾了。乔治派专人用安保箱把粉钻送到工作室,打开箱子的瞬间,那颗樱花粉的钻石在灯光下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像一颗凝结的星光,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这颗粉钻比我想象中还要美!” 林浅小心翼翼地拿起粉钻,放在手心,忍不住感叹,“颜色这么均匀,净度这么高,用来做‘传承与新生’的主石,再合适不过了。”

李师傅也凑过来看,笑着说:“是啊,这么好的粉钻,再配上我们的花丝镶嵌和点翠,肯定能惊艳评审团。我这就回去安排,明天就开始制作吊坠的花丝部分。”

张师傅的徒弟们也兴奋地说:“我们已经把羽毛都处理好了,就等粉钻到货,立刻开始点翠!”

接下来的两周,工作室进入了 “冲刺阶段”—— 李师傅带着徒弟们,用 0.3 毫米的银线,一点点编织吊坠的花丝部分,每一根银线都要经过退火、拉丝、编织等十几道工序,稍有不慎就会断裂;张师傅的徒弟们则在林浅的指导下,按照颜色渐变的顺序,把羽毛一根根镶嵌在吊坠上,用特制的胶水固定,确保每一根羽毛都牢固又美观;林浅每天都会在工坊里待上十几个小时,盯着每一个制作环节,生怕出现一点差错。

“花丝的密度再增加一点,这样看起来会更饱满。” 林浅看着李师傅制作的花丝底座,提出建议,“还有,粉钻的镶嵌位要再打磨一下,确保粉钻放进去后,周围没有缝隙。”

“点翠的羽毛角度再调整一下,左边的羽毛稍微往上一点,这样整体的渐变效果会更自然。” 林浅对张师傅的徒弟说,“胶水不要太多,以免溢出来影响美观。”

陆沉则每天都会给大家带来 “补给”—— 早上是新鲜的早餐和咖啡,中午是营养丰富的盒饭,晚上是水果和点心。他知道大家都很辛苦,想让大家在忙碌的同时,也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别太累了,” 他经常对林浅说,“作品重要,你的身体更重要。要是累垮了,就算拿了奖,也没意义。”

在所有人的努力下,“传承与新生” 项链终于在比赛前一个月完成了。当林浅把最后一颗小小的蓝宝石镶嵌在吊坠的边缘时,整个工作室都安静了下来 —— 项链的主体是一个圆形的吊坠,中间镶嵌着樱花粉的主钻,周围用花丝镶嵌编织成 “回纹” 图案,外圈则是渐变颜色的点翠羽毛,从浅蓝到深蓝,再到一点粉色,像一朵绽放的花;项链的链子也是用花丝编织的 “回纹” 图案,末端的扣子上刻着林父和林浅的名字缩写,还有一个小小的 “同心结”。

“太美了……” 小张看着项链,忍不住感叹,“这哪里是一件珠宝,简直是一件艺术品!”

莉莉拿起手机,拍下项链的照片,发在工作室的群里:“我们的‘传承与新生’完成了!我相信,这一定是金钻奖最棒的作品!”

林浅拿着项链,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下,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突然想起了父亲。她仿佛看到父亲站在她身边,笑着对她说:“浅浅,做得好,爸爸为你骄傲。”

陆沉从身后抱住她,轻声说:“浅浅,你做到了。这不仅是一件优秀的参赛作品,更是你对父亲的告慰,对非遗文化的承诺。我相信,它一定会在金钻奖的舞台上,打动所有人。”

林浅转过身,靠在他怀里,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 这几个月的辛苦、焦虑、担心,在这一刻都变成了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她知道,这场证明之战,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他们都已经赢了 —— 赢了黑石的阴谋,赢了所有的质疑,赢了对父亲的承诺,赢了对非遗文化的传承。

接下来,就是带着这件作品,去金砖奖的舞台上,向世界展示中国非遗的美,展示 “浅沉” 的实力,展示她林浅的设计才华。她相信,他们一定会成功。

第七届 参赛材料提交与战前最后的动员

距离金钻奖参赛材料提交截止还有三天,工作室的所有人都在为最后的 “冲刺” 做准备 —— 小张和老周正在仔细检查所有的参赛材料,包括设计手稿、技术文档、制作过程视频、非遗传承故事等,确保没有任何遗漏和错误;莉莉正在制作参赛作品的展示视频,用精美的画面展示 “传承与新生” 项链的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林浅则在陆沉的陪同下,练习参赛答辩的内容,准备应对评审团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

“评审团可能会问,你为什么选择用环保点翠而不是传统点翠,你要怎么回答?” 陆沉扮演评审团,向林浅提问。

林浅思考了一下,回答:“首先,传统点翠使用的是翠鸟羽毛,而翠鸟是国家保护动物,使用它们的羽毛不符合环保理念,也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其次,我们的环保点翠技术,用染色鹅毛替代翠鸟羽毛,再涂上纳米涂层,不仅在颜色和质感上与传统点翠相似,还解决了传统点翠羽毛容易脱落、难以保存的问题;最后,环保点翠的成本更低,更容易量产,能让更多人接触到点翠技艺,推动非遗文化的普及 —— 这也是‘传承与新生’的核心理念之一。”

陆沉点点头,又问:“那评审团要是问,你的作品如何体现‘创新’,你怎么回答?”

“我的作品在两个方面体现了创新:一是技艺的创新,将传统的花丝镶嵌和点翠技艺结合,并对点翠技术金行改良,使其更环保、更耐用;二是设计的创新,将复亲的遗作‘和解’胸针改良成项链,加入现代的设计元素,比如可拆卸的结构、渐变颜色的羽毛,让传统非遗技艺更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和需求。” 林浅回答得条理清晰,语气坚定。

陆沉满意地笑了:“很好,回答得很全面。评审团还可能会问一些关于非遗传承的问题,你也要做好准备。比如,你认为非遗传承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认为非遗传承最重要的是‘传承’与‘创新’的结合。” 林浅说,“首先要尊重传统,把非遗技艺的核心保留下来;然后要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进行创新,让非遗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只有这样,非遗文化才能真正传承下去,而不是变成博物馆里的‘老古董’。”

在练习答辩的同时,小张和老周也完成了参赛材料的检查。“林姐,所有材料都检查好了,没有问题。设计手稿有 37 张,技术文档有 15 份,制作过程视频有 3 个,非遗传承故事有 2000 多字,都符和参赛要求。” 小张把材料整理成一个厚厚的文件夹,递给林浅,“我们还制作了一个电子版的材料包,方便评审团查阅。”

莉莉也完成了展示视频的制作:“林姐,你看这个视频,开头是你父亲的‘和解’胸针,然后是你设计的过程,再是制作的细节,最后是项链的成品展示,背景音乐用的是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曲子,很有文化氛围。”

林浅看着视频,心里满是感动。视频里,父亲的胸针、她的设计稿、工匠们的制作过程、成品项链的惊艳,一幕幕画面串联起来,像一个完整的故事,讲述着非遗的传承与新生。“太好了,” 她说,“这个视频不仅展示了作品,还传递了我们的理念,评审团一定会喜欢。”

提交材料的前一天晚上,陆沉组织所有人开了一个 “战前动员大会”。“明天,我们就要把所有的材料提交给金钻奖评审团了。” 陆沉看着大家,语气坚定,“这几个月,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克服困难,一起完成了这件作品。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为自己骄傲 —— 我们不仅完成了一件优秀的作品,更传承了非遗文化,证明了我们的实力。”

林浅也站起来,对大家说:“谢谢你们,这几个月,你们辛苦了。没有你们,就没有‘传承与新生’,就没有这场证明之战的准备。我相信,我们的作品一定能打动评审团,为‘浅沉’,为非遗文化,赢得荣誉。就算最后没有拿到奖,我们也没有输 —— 我们已经用行动证明了自己,这就够了。”

“我们一定会拿奖!” 所有人异口同声地说,眼里满是坚定和信心。

第二天早上,林浅和陆沉一起,把参赛材料送到了金钻奖中国区的办事处。当工作人员接过厚厚的材料包时,忍不住说:“‘浅沉’的材料准备得真充分,一看就是用了心的。”

林浅笑了笑,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这场证明之战,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接下来,就是等待评审团的结果,等待在金砖奖的舞台上,向世界展示中国非遗的美,展示 “浅沉” 的实力。她相信,他们一定会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