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闪婚三个月,前夫竟是我顶头上司 > 第146章 国内的 “负面谣言”

第 146 章 国内的 “负面谣言”

第一节 回国航班的落地提示与手机里的炸屏危机

国内机场的落地提示音刚响起时,林浅还靠在陆沉肩上打盹。伦敦街头约会的松弛感还没褪去,梦里都是考文特花园的小提琴声和泰晤士河的夜景,连呼吸都带着一丝黄油与冰淇淋的甜意。直到飞机舱门打开,冷空气裹着熟悉的烟火气涌进来,她才揉着眼睛醒过来,伸手去拿座位上的包 —— 包里还装着给设计部同事带的伦敦手工巧克力,是昨天特意绕路去老字号店买的。

“醒了?” 陆沉帮她拎起行李箱,指尖碰了碰她的脸颊,“刚落地,手机先别开机,等出了机场再联 - 系人,免得被消息轰炸。” 他记得上次两人从伦敦处理分公司危机回来,光是回复工作消息就花了一路,这次想让她多轻松一会儿。

林浅笑着点头,却还是忍不住摸出手机 —— 关机十多个小时,总得看看有没有紧急的事。按下开机键的瞬间,屏幕先是一阵短暂的黑屏,接着微信提示音就像炸开的鞭炮,“叮咚叮咚” 响个不停,锁屏界面上堆满了未读消息:设计部小张发了 37 条微信,公关部李总监打了 12 通未接来电,甚至连行业协会的王会长都发来一条长语音,语气里满是焦急。

“怎么了?” 陆沉见她脸色突然变了,赶紧凑过来。

林浅点开小张的微信,置顶的消息是一张截图,配文 “林姐!出事了!网上全是黑你的谣言!”。截图里是一条被转发了几万次的微博,标题刺眼 ——《独家爆料:“浅沉” 创始人林浅实为 “资源咖”,靠陆沉上位,核心设计稿均为代笔》。内容里充斥着毫无根据的猜测,说她 “大学时设计作业都不及格”“环保点翠技术是偷来的非遗大师创意”,甚至把她之前和陆沉的离婚证复印件翻出来,恶意解读成 “靠离婚博同情,再靠复婚拿资源”。

手指往下滑,更多类似的内容涌进来:某匿名论坛有人伪造 “浅沉” 内部聊天记录,说 “林浅连基本的宝石切割都不懂”;电商平台上,“浅沉” 旗舰店的评论区被刷屏,有人故意问 “这设计是不是陆总找人画的啊”;甚至有之前合作过的小客户,发来消息说 “我们老板看到谣言,想暂停下周的合作,再观望看看”。

“黑石的人……” 林浅的声音有点发紧,指尖因为用力攥着手机而泛白。她不用想都知道,这种有组织、有节奏的谣言攻击,不可能是普通网友自发的 —— 之前黑石在专利和仿冒品上输了,现在就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从她的个人声誉下手,企图击垮 “浅沉”。

陆沉接过她的手机,快速翻看着谣言内容,眉头越皱越紧。他早就料到黑石残余势力不会善罢甘休,却没想到他们会这么快动手,还选在两人刚回国、最疲惫的时候。“别慌。” 他把手机还给林浅,伸手握住她冰凉的手,“谣言都是假的,我们有证据反驳。公关部已经在处理了,小张他们也在收集澄清材料,我们先出机场,回去再说。”

林浅点点头,却还是忍不住看向窗外 —— 机场大厅里人来人往,她甚至能看到有人举着手机,对着 “浅沉” 之前投放的广告牌牌照,嘴里还小声议论着什么。那种被窥探、被质疑的感觉,像细密的针,扎得她心里发疼。她想起自己创立 “浅沉” 的初心,是想让非遗珠宝被更多人看见,可现在,却有人用这么龌龊的方式,把她的努力和热爱踩在脚下。

“走吧。” 陆沉拎着两个行李箱,一手紧紧牵着她,“我们不会让黑石的阴谋得逞的。你的设计、你的努力,不是他们几句谣言就能否定的。”

走出机场通道时,阳光有点刺眼。林浅抬起头,看到小张和公关部的李总监正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一叠文件,脸色焦急却又带着一丝坚定。她深吸一口气,把心里的委屈压下去 —— 现在不是难过的时候,她得撑起 “浅沉”,撑起那些信任她的人。

第二届 工作室的紧急会议与谣言扩散的连锁反应

“浅沉” 工作室的会议室里,气氛像凝固的冰块。长桌上摆满了打印出来的谣言截图、客户取消合作的通知、门店客流量统计报表,每一份文件都在诉说着危机的严重性。

“截止到现在,微博上‘林浅设计造假’的话题已经被推到了热搜第 18 位,虽然我们联系平台压下去了,但相关讨论还在扩散。” 李总监指着电脑屏幕,上面是实时的舆情监测数据,“小红书和抖音上,有不少营销号在转发伪造的‘内部爆料’,甚至有人把林姐之前在点翠工坊学习的视频剪辑过,故意说‘她根本不会点翠,都是摆拍’。”

小张接着说:“门店那边更严重,昨天一天,客流量比上周下降了 40%,有三家门店接到顾客退货,说‘怕买的是代笔设计的珠宝,没价值’。还有之前跟我们约定好要订 100 件‘环保点翠’项链的婚庆公司,刚才发消息说要暂停合作,等‘事情查清’再说。”

“甚至连原料供应商都来问了。” 采购部的同事补充道,“之前跟我们合作的染色鹅毛供应商,今天早上打电话,说要延迟发货,担心我们品牌出问题,影响他们的声誉。”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林浅看着坐在对面的同事们,有人眼里满是焦虑,有人在偷偷叹气,还有人在低头刷着手机,显然也看到了那些恶意评论。她知道,这些谣言不仅攻击她个人,更是在动摇整个团队的信心 ——“浅沉” 是靠 “非遗 原创设计” 立起来的,一旦 “设计造假” 的标签被贴上,品牌的根基就会动摇。

“大家先冷静一下。” 陆沉突然开口,声音沉稳有力,瞬间压下了会议室里的低气压,“谣言的源头已经查到了,是黑石珠宝在中国的残余团队,他们通过几个匿名账号发布消息,再雇佣营销号扩散,目的就是趁我们刚回国,打击‘浅沉’的品牌形象,阻止我们后续的非遗推广计划。”

他把一份调查报告推到桌上,上面清晰地列出了谣言发布账号的 Ip 地址、资金流向,甚至能追溯到黑石之前合作过的公关公司。“这些证据,我们已经交给警方了,警方会介入调查。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恐慌,而是冷静应对 —— 公关部继续清理谣言,发布澄清声明;销售部主动联系客户,解释情况,提供我们的设计手稿和研发记录;采购部跟供应商沟通,承诺会尽快解决问题,不会影响合作。”

林浅抬起头,看向在座的同事,语气坚定:“我知道,现在大家心里都不好受,也有人会怀疑我。但我可以在这里保证,‘浅沉’的每一款设计,每一个细节,都是我和团队一起打磨出来的 —— 从环保点翠的染色配方,到花丝镶嵌的银线粗细,我们都有完整的设计手稿、修改记录、制作视频,这些都可以公开,接受大家的检验。”

她从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笔记本,翻开 —— 里面全是她的设计草图,有 “思念” 耳钉的最初构想,有 “环保点翠” 项链的修改痕迹,甚至还有她在点翠工坊学习时,记下的大师指导笔记,每页都有明确的日期和签名。“这只是一部分,工作室的服务器里,还存着我们从创立到现在的所有设计文件,包括每个版本的修改记录,大家随时可以去查。”

之前抢过林浅设计稿的同事莉莉,突然站起来,声音有点哽咽:“我相信林姐。之前我刚进团队的时候,设计稿总是有问题,是林姐每天加班陪我改,教我怎么把非遗元素融入现代设计 —— 她连我设计稿里的一根银线角度都要仔细调整,怎么可能是代笔?那些谣言都是假的!”

莉莉的话像一颗石子,打破了会议室的沉默。接着,更多人站出来表态:“我也相信林姐,上次‘非遗新生’系列的样品,林姐亲自盯着生产,连羽毛的染色都要亲自确认。”“我见过林姐的设计手稿,上面全是修改的痕迹,比我们年轻人还认真。”

看着同事们坚定的眼神,林浅心里的委屈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暖流。她知道,只要团队还在,只要大家还相信她,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第三节 谣言背后的黑石阴谋与林浅的声誉危机

会议结束后,林浅和陆沉留在办公室,继续分析局势。窗外的天渐渐暗了下来,工作室的同事们还在忙碌,公关部的人在逐字逐句地修改澄清声明,销售部的人在挨个给客户打电话,连设计部的小张都在整理设计手稿,准备做成合集发布在社交平台上。

“黑石这次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针对你。” 陆沉指着电脑上的舆情分析报告,“他们没有攻击‘浅沉’的产品质量,也没有攻击非遗技艺,而是专门盯着你的个人声誉 —— 因为他们知道,你是‘浅沉’的灵魂人物,你的设计理念、你的个人形象,直接关系到品牌的核心价值。只要把你塑造成‘靠关系上位、没有真才实学’的形象,消费者就会对‘浅沉’的设计产生怀疑,进而放弃这个品牌。”

林浅靠在椅背上,拿起桌上的咖啡,却没什么胃口。她想起自己刚创立 “浅沉” 的时候,有人说 “你一个刚毕业的女生,做不出什么好设计”;后来她推出环保点翠系列,有人说 “你就是蹭非遗的热度”;现在,又有人说 “你靠陆沉上位”—— 好像无论她怎么做,总有人会用恶意的眼光看待她的努力。

“我是不是真的…… 太显眼了?” 她轻声问,语气里带着一丝疲惫,“如果我不这么坚持做非遗珠宝,不这么想把‘浅沉’做起来,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

陆沉走过去,蹲在她面前,握住她的手,眼神里满是心疼和坚定:“浅浅,不是你太显眼,是你的努力和才华,挡了别人的路。黑石怕‘浅沉’的非遗珠宝做大,怕你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向国际,所以才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打压你。你不能因为他们的恶意,就否定自己的价值 —— 你设计的珠宝,让多少人开始关注非遗?你帮助的年轻设计师,又有多少人因为你重拾了信心?这些,都不是谣言能抹杀的。”

他打开手机,翻出一条视频 —— 是之前林浅在山区小学给孩子们上设计课的片段,视频里,她手把手教孩子们画珠宝草图,孩子们拿着自己的画,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你看,这些孩子因为你,知道了什么是非遗,什么是设计;还有那些支持你的客户,那些认可你的非遗大师,他们都知道你的为人,知道你的才华。谣言只是暂时的,真相总会水落石出。”

林浅看着视频里的自己,突然想起父亲生前说过的话:“做设计,就像打磨宝石,过程会有痛苦,会有质疑,但只要你坚持下去,最终总会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她深吸一口气,把咖啡放在桌上,眼神重新变得坚定:“你说得对,我不能被谣言打败。‘浅沉’是我的心血,非遗文化是我想守护的东西,我不能让黑石的阴谋得逞。”

“那我们就主动出击。” 陆沉拿出一份国际珠宝设计大赛的报名表,推到她面前 —— 上面写着 “金钻奖”,是全球最顶级的珠宝设计大赛,每年吸引来自几十个国家的设计师参赛,获奖作品会被全球知名博物馆收藏,在业内具有极高的认可度,“与其被动澄清,不如用实力说话。只要你能在金钻奖上获奖,所有的谣言都会不攻自破。”

林浅看着 “金钻奖” 三个字,心里一动。她之前也想过参加这个比赛,却因为海外分公司的危机和 “浅沉” 的日常运营,一直没来得及准备。现在,这个比赛成了证明自己的最好机会 —— 金钻奖的评审团都是业内权威,他们的认可,比任何澄清声明都有说服力。

“好,我参加。” 林浅拿起笔,在报名表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笔尖落下的瞬间,她心里的犹豫和不安,全都变成了坚定的决心,“我要让所有人知道,‘浅沉’的设计,我的设计,不是靠关系,不是靠代笔,而是靠真正的热爱和实力。”

第四届 行业支持与客户动摇的两极反应

第二天早上,“浅沉” 官方微博发布了澄清声明,附带了林浅从大学时期到现在的设计手稿、“环保点翠” 技术的研发记录、非遗大师的联名推荐信,甚至还有林浅在点翠工坊学习的完整视频,没有经过任何剪辑,清晰地展示了她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

声明发布后,很快引起了连锁反应。首先站出来支持的是非遗界的大师们 —— 点翠大师张师傅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布长文,回忆和林浅一起研发环保点翠技术的过程,“浅浅为了找到合适的染色鹅毛,跑了十几个养殖场;为了测试纳米涂层的耐久性,连续一周在实验室里观察羽毛的变化,这样的设计师,怎么可能是代笔?” 花丝镶嵌大师李师傅也转发了声明,附上他和林浅合作设计 “同心结” 耳环的手稿,“浅浅对非遗技艺的尊重和钻研,比很多年轻人都强,她是在用心传承文化,不是在蹭热度。”

行业协会的王会长也召开了小型发布会,公开表示 “行业协会相信林浅的设计实力,‘浅沉’的非遗珠宝对行业发展有积极意义,我们会持续关注事件进展,支持优秀的本土品牌”。甚至连之前合作过的欧洲供应商马可,都在国外的社交平台上发声,“我亲眼见过林浅的设计过程,她对细节的把控、对文化的理解,都让人敬佩,那些谣言是对设计师的不尊重,也是对非遗文化的不尊重。”

这些支持,像一剂强心针,让 “浅沉” 的团队和部分消费者重新建立了信心。微博上,# 支持林浅# #浅沉非遗珠宝 #的话题开始升温,有不少购买过 “浅沉” 珠宝的消费者分享自己的使用体验,“我的‘环保点翠’项链戴了半年,羽毛还是很亮,做工特别精细,不像是没实力的设计师做出来的”“之前去‘浅沉’的非遗体验店,亲眼看到林浅教小朋友做点翠书签,特别有耐心,人很温柔”。

但另一边,还是有部分客户和消费者持观望态度。之前暂停合作的婚庆公司,虽然回复了销售部的邮件,却还是表示 “要等金钻奖结果出来后,再决定是否恢复合作”;某知名电商平台的珠宝类目负责人,也发来消息说 “暂时把‘浅沉’的产品从推荐位撤下来,等舆情稳定后再恢复”;甚至有一些同行,在私下里散布更难听的谣言,说 “林浅肯定是走后门才能参加金钻奖”,试图进一步打压 “浅沉”。

“这些客户的顾虑也能理解。” 林浅看着销售部发来的客户反馈表,平静地说,“他们是商人,要考虑风险,谣言没彻底破除之前,他们不敢轻易合作,也是正常的。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 —— 把金钻奖的参赛作品准备好,把‘浅沉’的日常运营做好,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的实力。”

陆沉点点头,补充道:“我已经跟陆氏的法务部打过招呼,让他们收集那些恶意散布谣言的同行的证据,一旦发现他们有不正当竞争行为,就采取法律手段。另外,我们可以推出一个‘非遗体验周’活动,邀请消费者和媒体走进我们的工坊,亲眼看到设计、制作的全过程,让他们亲身感受非遗技艺和我们的设计实力。”

“这个主意好!” 林浅眼睛一亮,“我们可以在工坊里设置设计展示区,把我的设计手稿、修改记录、制作工具都展示出来,再安排设计师现场演示点翠、花丝镶嵌的过程,让大家亲眼看到,‘浅沉’的珠宝是怎么从一张草图变成成品的。”

当天下午,“浅沉” 就发布了 “非遗体验周” 的活动通知,邀请消费者通过官方微博和微信报名,免费参观工坊,体验非遗技艺。通知发布后,短短一个小时,就有上千人报名,其中不乏之前对 “浅沉” 有疑虑的消费者,还有不少媒体记者,都想亲眼看看 “浅沉” 的真实情况。

看着报名数据不断上涨,林浅心里的石头稍微落了一点。她知道,谣言的破除需要时间,客户的信任需要慢慢重建,但只要她坚持用实力说话,坚持传承非遗文化,总有一天,所有人都会看到她的努力,看到 “浅沉” 的价值。

第五届 团队内部的凝聚力与动摇者的反差

“非遗体验周” 活动开始的前一天,林浅和陆沉再次召开团队会议,这次的主题不是应对危机,而是安排体验周的具体事宜 —— 谁负责引导参观,谁负责演示技艺,谁负责讲解设计理念,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

会议进行到一半,工作室的实习生小吴突然站起来,小声说:“林姐,我…… 我想辞职。”

所有人都愣住了。小吴是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之前在面试的时候,说自己特别喜欢非遗文化,想跟着林浅学习设计,林浅觉得她有灵气,特意把她留在身边,教她画设计草图,带她去非遗工坊学习。

“为什么要辞职?” 林浅平静地问,没有生气,只是想知道原因。

小吴低下头,声音带着一丝犹豫:“我爸妈看到网上的谣言,让我赶紧辞职,说‘浅沉’现在名声不好,怕影响我以后找工作。而且…… 我也有点担心,万一谣言是真的,我在这里学不到东西,反而会被人说闲话。”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尴尬。有人想开口劝小吴,却被林浅用眼神制止了。她走到小吴面前,轻声说:“我理解你的顾虑,也尊重你的决定。你在工作室这段时间,学得很认真,进步也很大,不管你以后去哪里工作,都希望你能记住,做设计最重要的是初心,不是外界的流言蜚语。如果你以后想回来,‘浅沉’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小吴没想到林浅会这么说,眼眶瞬间红了,小声说了句 “谢谢林姐”,就低着头坐下了。

会议结束后,莉莉找到林浅,有点生气地说:“林姐,你怎么不劝劝她啊?她明明之前还说喜欢非遗,喜欢你的设计,现在就因为一点谣言就辞职,太没骨气了!”

林浅笑着摇摇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她有她的顾虑,我们不能强求。而且,团队里有动摇的人很正常,这也是对我们团队的一次考验 —— 能留下来的,才是真正认可我们、愿意跟我们一起面对困难的人。”

事实证明,林浅的话是对的。接下来的几天,不仅没有更多人辞职,反而有不少同事主动加班,帮着准备 “非遗体验周” 的活动 —— 小张熬了两个通宵,把林浅的设计手稿整理成了一本精美的画册,还配上了详细的设计理念解读;采购部的同事特意从养殖场调来了最新的染色鹅毛,供体验周的时候展示;甚至连之前负责清洁的阿姨,都主动提出要帮忙打扫工坊,让参观者看到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体验周活动当天,工坊里挤满了参观者和媒体记者。林浅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亲自带领大家参观,从设计展示区到点翠工坊,再到花丝镶嵌的制作间,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详细又耐心。在设计展示区,她拿起一本厚厚的设计手稿,翻到 “环保点翠” 项链的那一页,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说:“这是我设计的第一版‘环保点翠’项链,当时觉得羽毛的弧度不够自然,改了 17 次才满意;这里是纳米涂层的测试记录,我们测试了 23 种涂层配方,才找到最适合鹅毛的那一种。”

有记者问:“林小姐,网上说你的设计稿是代笔,你怎么回应?”

林浅笑了笑,拿起一支笔,在纸上快速画了一个 “玫瑰点翠” 的草图,一边画一边说:“设计是骗不了人的,每一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设计风格,我的风格是喜欢在细节里融入非遗元素,比如这个玫瑰的花萼,我用了花丝镶嵌的手法,这是我从李师傅那里学来的,也是我独有的设计习惯。大家可以对比我之前的作品,就能发现这种风格一直贯穿其中,不是别人能代笔的。”

记者看着她笔下流畅的线条,看着草图里精致的细节,又对比了旁边展示的 “浅沉” 珠宝,再也没人提出质疑。有之前持观望态度的消费者,当场就下单购买了一条 “思念” 耳钉,说:“亲眼看到林小姐的设计过程,我相信她的实力,谣言都是假的。”

活动结束后,莉莉兴奋地跑过来,对林浅说:“林姐!今天有好多媒体都写了正面报道,还有客户给销售部打电话,说要恢复合作!小吴刚才也给我发微信,说后悔辞职了,想回来实习,你要不要同意啊?”

林浅笑着点头:“当然同意,只要她还喜欢非遗,还愿意学设计,我们就欢迎她回来。”

看着工坊里忙碌却充满活力的同事们,林浅心里满是感慨。这场谣言危机,虽然让 “浅沉” 经历了挫折,却也让团队变得更加团结,让她看到了更多人的支持和信任。她知道,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浅沉” 一定能渡过难关,而她,也一定能在金钻奖的舞台上,证明自己的实力,为 “浅沉”,为非遗文化,赢得属于它们的荣誉。

第六届 林浅的自我审视与坚定反击决心

“非遗体验周” 活动结束后的晚上,林浅没有立刻回家,而是留在了工作室。她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桌上还放着白天给参观者看的设计手稿,旁边是父亲留下的那枚未完成的 “和解” 主题胸针 —— 胸针的金属底座已经做好了,上面还留着父亲画的点翠羽毛的标记,只是还没来得及镶嵌羽毛。

她拿起胸针,轻轻抚摸着上面的纹路,想起父亲生前常说的话:“做珠宝设计,就像做人,要经得起打磨,耐得住寂寞,才能做出有温度、有灵魂的作品。” 以前她不太懂这句话的意思,总觉得只要把设计稿画好,把珠宝做好,就够了。可经历了这次谣言危机,她才明白,做设计师不仅要经得起专业上的打磨,还要耐得住外界的质疑和诋毁,只有守住初心,才能做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

她打开电脑,翻出自己从大学时期到现在的设计作品 —— 从最初的简单草图,到后来的 “环保点翠” 系列,再到 “思念” 耳钉、“归途” 胸针,每一件作品都记录着她的成长。大学时,为了设计一款融入剪纸元素的项链,她特意去陕西学习剪纸技艺,住了一个月的农家院;创立 “浅沉” 后,为了找到合适的染色鹅毛,她跑遍了全国十几个养殖场,甚至自己动手尝试染色,手上沾了洗不掉的颜料;研发纳米涂层技术时,她和团队一起在实验室里熬了无数个通宵,失败了几十次才终于成功……

这些努力,这些经历,不是几句谣言就能抹去的。她想起在 “非遗体验周” 上,有个小女孩拉着她的手说:“姐姐,我以后也要做像你一样的设计师,设计出好看的非遗珠宝。” 那一刻,她突然觉得,所有的辛苦和委屈都值得 —— 她不仅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更是在为非遗文化培养未来的传承人,为更多年轻人树立榜样。

“在想什么?” 陆沉推门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杯热牛奶,“这么晚了还不回家,在这儿发呆。”

林浅接过热牛奶,喝了一口,暖意在身体里扩散开来。“我在想,这次谣言危机,对我来说,其实也是一次成长。” 她看着陆沉,认真地说,“以前我总觉得,只要做好设计就够了,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但现在我知道,作为‘浅沉’的创始人,作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人,我不仅要做好设计,还要学会保护自己,保护品牌,保护我们热爱的文化 —— 我不能让那些恶意的谣言,影响到我们想做的事。”

陆沉坐在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你能这么想,我很开心。但你也要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会一直支持你,团队会一直支持你,还有很多喜欢非遗文化、喜欢‘浅沉’的人,都会支持你。”

他打开电脑,调出金钻奖的参赛要求:“金钻奖的主题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正好和我们‘浅沉’的理念契合。你之前不是想把父亲的‘和解’胸针完成,融入‘传承与新生’的主题吗?我们可以把这个胸针完善成项链,作为参赛作品 —— 既完成了父亲的遗愿,又能体现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还能回应那些说你‘没文化底蕴’的谣言。”

林浅眼睛一亮,这个想法正好说到了她的心坎里。父亲的 “和解” 胸针,代表着过去的遗憾与和解;她要做的项链,代表着未来的传承与新生;再融入环保点翠和花丝镶嵌的技艺,正好能体现 “浅沉” 的核心价值。“好!就这么定了!” 她拿起笔,在纸上快速画起了草图,“我要在胸针的基础上,增加一条花丝镶嵌的链子,用银线编织成‘同心结’的形状,象征着非遗文化的传承与连接;羽毛部分用渐变蓝的染色鹅毛,搭配一颗小小的蓝宝石,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陆沉看着她专注的侧脸,眼里满是温柔。他知道,那个充满自信、热爱设计的林浅,又回来了。这场谣言危机,没有击垮她,反而让她更加坚定,更加成熟。他相信,只要她带着这样的初心和实力去参加金钻奖,一定能赢得评审团的认可,赢得所有人的尊重,让 “浅沉” 的非遗珠宝,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光芒。

窗外的夜色渐浓,工作室的灯光却依旧明亮。林浅握着笔,在纸上画着草图,每一笔都充满了力量和希望。她知道,接下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她,但她不再害怕 —— 因为她有热爱的设计,有想守护的文化,有支持她的人,这些,就是她最强大的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