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青龙山,暑气蒸腾。镇政府会议室内,吊扇吱呀作响,却驱不散空气中的凝重。椭圆形的会议桌前烟雾缭绕,李国华书记环视在座的班子成员,目光最后落在凌云身上。窗外,暴雨过后的青龙山镇依然可见灾痕,几处倒塌的房屋废墟在烈日下格外刺眼。
人都到齐了。李国华的声音打破了沉寂,这场洪水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满目疮痍,更是一份沉重的考卷。今天主要研究青龙山镇中长期发展规划,凌云同志,你先谈谈想法。
凌云站起身,将精心准备的规划图在桌面上徐徐铺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标注显示出前期调研的深入程度,不同颜色的线条勾勒出未来的发展轮廓。李书记,各位同志,经过两个月的实地调研和专家论证,我认为青龙山镇必须彻底转变发展思路。他的声音清晰有力,我提议将生态立镇、产业强镇、文旅兴镇作为未来五年的核心战略。
他的手指划过图纸上的生态保护区,我们要严格保护水源地和森林资源,在这一带划定生态红线,可以考虑申请建立省级森林公园。同时重点扶持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真正把青龙山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凌镇长!张明突然打断,手中的香烟在烟灰缸上重重按灭,你这个想法是不是太理想化了?生态保护能当饭吃吗?能解决我们镇财政提襟见肘的困难吗?现在哪个地方的发展离得开工业?没有工业税收,我们拿什么搞基础设施建设?拿什么改善民生?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只有吊扇还在不知疲倦地转动。几个资历较老的委员交换着眼神,显然对张明的激烈反应并不意外。
张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是一句空话。凌云耐心解释,我们要追求的是高质量发展,而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短期利益。
分管工业的党委委员王强立即附和:张书记说得在理。之前那家塑料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每年稳定贡献几十万税收,解决了几十个就业岗位。如果当时不是因为...
但那家厂子排污严重!凌云据理力争,周边村民反映多次,河水都被污染了。我们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既是对群众不负责任,也是对子孙后代不负责任!
张明冷笑一声,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材料:凌镇长,我听说县里有个五金电镀产业园正在寻找承接地,投资规模达到两个亿。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大项目!能够快速改变我们镇经济落后的面貌!
电镀产业园?凌云脸色骤变,张书记,这类高污染项目对环境的危害你我都很清楚!电镀废水含有重金属,处理难度大,一旦发生泄漏事故,会对我们的水源和土壤造成毁灭性打击!这是底线问题,绝对不能碰!
底线?张明语带讥讽,凌镇长是不是因为正在调查道路工程,就变得草木皆兵了?这也不敢要,那也不敢碰,我们还怎么发展经济?怎么完成考核任务?要知道,发展才是硬道理!
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凝固。其他委员有的低头翻看文件,有的盯着手中的茶杯,无人发声。这种沉默本身,就是一种复杂态度的体现。
李国华重重敲了敲桌子:注意会议纪律!发展思路可以讨论,但不能搞人身攻击!凌镇长提出的生态发展方向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张书记强调加快发展也有现实考量。今天先到这里,规划的事下次再议。
会后,张明在走廊上拦住凌云,皮笑肉不笑地说:凌镇长好大的官威啊!不过我要提醒你,在青龙山,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的!有些事情,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
张书记,我是为青龙山的长远发展考虑。凌云不卑不亢地回应,如果我们现在不守住生态底线,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长远?张明冷笑,就怕有些人打着长远的旗号,实际上是为了个人政绩!年轻人,在基层工作,光有理想是不够的。
当晚,在镇上一家私密茶室的包间里,张明约见了几个企业老板。茶香袅袅中,气氛却显得格外凝重。
建筑公司老板钱魁率先发难:张书记,这个凌云是要断我们的财路啊!他那个规划要是真实施,我们在生态保护区附近的几个项目都得黄!
急什么?张明慢条斯理地品着茶,年轻人不懂规矩,总要交点学费。再说了,规划是规划,落实是落实,两码事。
可他要真把规划搞成了,咱们那些项目...钱魁欲言又止。
张明摆手打断:我自有安排。你们最近安分点,别让人抓住把柄。对了,我听说青野农科那个项目进展不错?
可不是嘛!钱魁忿忿不平,凌云给那个外来企业一路开绿灯,用地、审批要什么给什么。我看这里头肯定有猫腻!同样是企业,凭什么厚此薄彼?
张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话可不能乱说。不过...既然群众有疑虑,我们当然要重视。要注意收集证据,用事实说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