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完所有手续,凌云再次走进县林业局大院。午后的阳光透过那棵老玉兰树的枝叶,在大院里洒下斑驳的光影。他站在大院中央,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个熟悉环境中特有的气息——混合着青草、泥土和淡淡墨香的独特味道。
三年的时光在这个院子里流转,如今他以全新的身份重回这里,心中百感交集。还记得第一次踏进这个大院时,他还是个刚毕业的毛头小子,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林政科报到。那时也是这样的夏日,也是这样的阳光,但他却紧张得手心冒汗。
凌云!回来啦!门卫老李从值班室探出头来,笑着打招呼,听说你考了全市第一?真给咱们局长脸!
凌云笑着点头致意:李叔,以后还得天天从您这儿过呢。
好好好,年轻人有出息!老李竖起大拇指,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
穿过大院,凌云不自觉地走向那个熟悉的走廊——林业局大楼三楼的林政科。脚步在光洁的水磨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每一步都像是在叩击着时光的回音壁。
林政科的门依然如故,浅黄色的木门上,林政科三个字的铜牌被擦得锃亮。门虚掩着,里面传来熟悉的键盘敲击声和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凌云在门前驻足片刻,透过门缝看见里面忙碌而亲切的景象:刘科长依然坐在最里面的办公桌前,眉头微蹙地看着手中的文件;钱前进正对着电话说着什么,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张工戴着老花镜,对着电脑屏幕比划着……
刘科!凌云推门而入,声音不由自主地有些哽咽。
刘建军闻声抬头,看到是凌云,脸上的皱纹立刻舒展开来,像是被春风吹过的湖面。他立刻放下笔,绕过办公桌快步走来:凌云!好小子!回来了?太好了!他重重地拍着凌云的肩膀,力道大得像是要把所有的赞许和欣慰都拍进去,早上就听说你今天办手续,一直等着你呢!手续都办妥了吧?
都办好了,科长。凌云的眼神中满是感激,下周一正式上班。
刘建军接过材料,却没有翻开,只是继续拍着凌云的肩膀:我就知道,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咱们林政科出去的人,就是硬气!还记得你刚来的时候,连个简单的通知都写不利索,现在可是咱们局有名的大笔杆子了!
这话顿时引来了科里其他人的注意。钱前进挂掉电话,笑着走过来:小凌啊,真是没辜负大家的期望,更没辜负自己的努力!这一路走来,我们都看在眼里呢。他真诚的话语,引得大家都点头称是。
张工摘下老花镜,仔细打量着凌云:小凌啊,好好干!你这步走得好,平台更大,能发挥的作用也更大了。记得常回来看看,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想时不时找你讨教几招呢!
这时,小李主任也从文件堆里抬起头来,扶了扶眼镜:以后局办和咱们科联系更紧密了,工作上还要你多协调呢。听说这次考试你拿了全市第一?真是给咱们科长脸了!
凌云被大家围在中间,一时间不知该先回应谁的话好。他看着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三年来的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刚来时连复印机都不会用,是钱前进手把手教他;第一次写材料被退回重写了七遍,是刘科长熬夜陪他修改;下乡调研时迷了路,是张工打着手机灯在黑夜里找他……
全靠大家这些年的培养和照顾,凌云真诚地说,没有林政科这个平台,没有各位老师的指点,我也不可能有今天。
刘建军大手一挥:哎,那是你自己争气!记得你刚来那会儿,为了搞懂林木采伐审批流程,自己跑了下边三个林场,回来写了万字调研报告。那时候我就知道,你小子不简单!
钱前进也接话:可不是嘛!那次为了赶市级汇报材料,小凌连续加了四天班,最后直接睡办公室了。这样的劲头,不上谁上?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凌云这些年的点滴,仿佛在回顾一个自家孩子的成长历程。办公室里的气氛温暖而热烈,连窗台上的几盆绿植似乎也格外青翠欲滴。
孙磊刚从外面回来,一见这场面立刻明白过来,上前就给凌云一个熊抱:可以啊凌大手笔!不声不响就搞了个全市第一,这下真是名副其实了!以后在局办可得多关照关照兄弟们啊!
凌云笑着捶了他一拳:说什么呢!无论到哪里,我都是林政科出去的人。
说说笑笑间,凌云注意到刘建军的茶杯空了,自然地拿起热水瓶为他续上热水。这个三年来他做了无数次的动作,今天却显得格外郑重。刘建军看着他的动作,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感动。
在局办这半年,你已经熟悉了不少工作,刘建军接过茶杯,语气变得语重心长,但现在身份不同了,思考问题要更上一层楼。要从一个执行者转变为一个策划者,不仅要会写材料,更要懂得材料背后的深意。
凌云认真地点点头:我记住了,科长。这半年在局办的锻炼让我明白,每个文件背后都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关系到整个林业系统的运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