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上午,一场淅淅沥沥的夜雨刚刚停歇,县林业局大院里那株挺拔的白玉兰树,经过雨水的滋润洗礼,更显得清丽脱俗。硕大洁白的花朵傲立枝头,嫩绿的新叶在微凉的晨风中轻轻摇曳,叶片上的水珠在晨光中闪烁着晶莹的光泽,为整个院落平添了几分雅致与生机。空气中弥漫着春雨过后特有的湿润气息,混合着清雅的玉兰花香,沁人心脾。凌云深吸一口这熟悉的空气,步履沉稳地走进办公楼。
他推开局办公室的门,室内空无一人。凌云走到自己靠窗的工位,放下公文包,依照半年来的习惯,先拿起自己的陶瓷茶杯到走廊尽头的水房仔细冲洗。回到办公室,他又从抽屉里取出干净的抹布,将自己的办公桌、电脑显示屏、键盘和电话听筒都擦拭得一尘不染。这些准备工作看似简单,却是他每天进入工作状态前的重要仪式,帮助他从生活节奏平稳过渡到工作节奏。
做完这些,他安静地为自己泡上一杯清茶,看着茶叶在热水中缓缓舒展,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一刻的宁静,是他每天工作中难得的独处时光,也是为接下来可能面临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好心理准备的宝贵时刻。
八点四十,同事陆续到来,办公室渐渐热闹起来。九点刚过,办公室里每个人都已进入工作状态,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低声讨论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熟悉的工作交响乐。就在这时,凌云桌上的电话响了,是陈勇打来的。
凌云,你过来一下。陈勇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语气平和但透着严肃。
好的陈主任,马上来。凌云立刻起身,拿起笔记本和笔,这是他一直保持的工作习惯——任何时候被领导叫去,都要带上记录工具,既表示尊重,也确保不遗漏任何重要信息。
他走到隔壁,轻轻敲了敲陈勇办公室开着的门,他正专注地审阅文件,闻声抬头,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小凌啊,陈勇放下手中的文件,语气比往常更加郑重,现在身份不同了,是干部了。写材料的角度和站位都要跟着提升。他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以前你是事业工勤,主要任务是准确汇总数据、规范行文。但现在,你要学会用干部的思维看问题。
凌云立即翻开笔记本,神情专注地准备记录。他知道,这不仅是工作安排,更是一次重要的岗前培训。
党组会材料不是简单的数据堆砌,陈勇继续说道,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很有分量,你要站在党组的立场,用全局的视野去思考。每个数据背后反映的是什么问题?每个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提出的建议要有政治高度,要体现中央精神和省市部署在我们县的具体落实。
他特别强调:比如说生态建设,不能只写我们种了多少树,要写出这是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在落实国家生态安全战略。要写出我们的工作在全国、全省林业大局中的位置和价值。要体现出我们是如何将上级的宏观决策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举措的。
凌云快速记录着,不时点头:我明白,要跳出具体事务,提升到战略层面思考,要从执行者转变为思考者。
陈勇赞许地点头,还要注意,你现在是干部身份,写出的材料代表的是科室乃至局里的水平。要有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特别是对敏感问题的表述,要把握好度,既实事求是,又积极稳妥。这需要你对政策有深刻的理解,对局情有全面的把握,对文字有精准的驾驭能力。
他站起身,从文件柜里取出几份往年的党组会材料:这些你可以参考一下,看看往年是怎么写的,但不要受局限。你要写出自己的思考,体现新时代新要求。
周二下班前把初稿拿出来,我们先过一遍。陈勇最后叮嘱道,记住,你现在不是简单写材料,而是在参与决策谋划。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到党组的决策方向,所以要格外慎重。
回到办公室,凌云陷入沉思。他意识到,虽然还是写材料,但要求已经完全不同。这不仅是对文字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战略思维的全方位检验。他需要重新审视所有的数据和工作,从中提炼出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他首先将陈勇给的往年材料仔细研读了一遍,重点关注材料的结构、语言风格和思考角度。然后,他开始收集最新的工作数据、上级文件和领导讲话,这些都是撰写材料的重要依据。他将这些资料分门别类整理好,建立了一个临时的工作文件夹,包括基础数据、政策依据、领导要求、参考范例等几个子目录。
下午,他开始着手搭建材料框架。这一次,他不再满足于数据的准确性和结构的完整性,而是着重思考如何体现工作的政治意义和战略价值。在生态建设部分,他特意加入了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对接的思考,详细分析了林业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独特作用和具体路径;在林业改革部分,他着重分析了改革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林业产业发展如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在资源保护部分,他突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