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北山县的发展步伐愈发稳健。在一个平常的工作日上午,和煦的阳光透过薄云,洒在县政府新落成的政务服务大厅宽敞明亮的玻璃幕墙上,折射出庄重而亲民的光芒。大厅内秩序井然,智能叫号系统平稳运行,各专业服务窗口前群众有序排队,工作人员身着统一正装,佩戴工牌,面带专业而真诚的微笑,耐心解答着各类咨询——这处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平台,正是北山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最新成果体现。
凌云在正常工作时段轻车简从前来调研,他没有惊动太多人,而是在大厅内缓步巡视,不时驻足与正在办事的群众亲切交谈。一位正在市场监管窗口办理企业注册手续的年轻创业者兴奋地对凌云说:凌县长,现在的办事效率真是太高了!昨天下午我在网上提交了全部申请材料,今天早上过来完成现场确认,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营业执照。记得我父亲十年前回乡办厂的时候,同样的手续前前后后跑了一个多月,盖了十几个章呢!
我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创业变得更简单,让群众办事更舒心。凌云满意地点点头,转而对着陪同调研的行政审批局局长强调,营商环境就是核心竞争力,更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接下来,你们要在一网通办一窗受理改革上下更大功夫,持续打通数据壁垒,优化审批流程,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和企业少跑腿。
与此同时,在县政府一号会议室内,一场别开生面、旨在激发内生动力的工作推进会——北山县首次比学赶超擂台赛,正在按照既定议程严肃而热烈地进行着。县委书记徐振邦、县长凌云等县领导在主席台就座,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以及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悉数到场,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轮番登台,汇报工作亮点,剖析问题不足,接受现场问询和评议。
龙泉镇党委书记第一个登台发言。他打开精心准备的演示文稿,结合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影像资料进行汇报:徐书记、凌县长、各位同志,我们龙泉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已经初见成效。今年以来,全镇规上陶瓷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百分之三十五,新增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八条,产品出厂合格率显着提升至百分之九十八点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依托与省陶瓷研究院建立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节能环保陶瓷材料,市场反响热烈,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第一季度。
投影大屏幕上适时展示着现代化陶瓷生产车间的实时画面:精密的机械臂精准地进行着注浆、修坯作业,自动化传送带平稳有序地输送着半成品,身着整洁工装的工人们在电脑控制台前专注地监控着各项生产数据。这幅景象,与几年前作坊式生产、依赖人工、效率低下的旧貌形成了鲜明对比,充分展现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勃勃生机。
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挑战和短板。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当前,制约我镇陶瓷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迈进的核心瓶颈,依然是人才问题。虽然我们与省级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柔性引进了一些专家进行指导,但高端研发人才、创新型管理人才以及高级技术工人仍然面临着引不来、留不住的困境。这直接影响了我们在核心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上的持续发力。因此,我恳切建议县里能够统筹考虑,在人才公寓建设、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研究出台更具吸引力、更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为我们重点产业乡镇招才引智创造更优越的条件。
这个关于人才的问题立即引起了在场许多干部的共鸣。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随即接过话筒,补充道:龙泉镇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它不仅仅是陶瓷产业独有的困境,也是我县正在着力培育的数字经济、大健康、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普遍面临的共性难题。针对这一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局正在牵头起草北山英才聚集计划实施方案,准备在安家补贴、科研经费、创业融资、税收优惠等方面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同时,我们规划在产业园区配套建设高品质的人才社区,同步引入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让各类人才能够安心创业、舒心生活、专心发展。
接下来,石门镇党委书记周建军开始汇报。他展示了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和图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今年上半年,我镇全域旅游发展态势良好,旅游综合收入已突破八千万元,同比增长百分之四十五。但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单纯的观光旅游难以持续支撑长远发展。因此,我们正在积极探索推进旅游 融合发展新模式。例如,旅游 农业方面,我们开发了沉浸式农耕体验、果蔬采摘等项目;旅游 文化方面,我们建设了集展示、体验、研学于一体的陶瓷非遗体验馆;旅游 康养方面,我们正依托良好的生态本底,规划打造生态养生度假基地。此外,我们还成功引入了专业的文旅运营团队,合作开发了云游北山智慧小程序,实现了景点门票、住宿餐饮、特产购买等线上预订和智能导览一站式服务,有效提升了游客体验和管理效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