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北山县政府大院里的玉兰树绽放出洁白的花朵,微风拂过,花瓣轻轻飘落在整洁的水泥路上。大院东侧的宣传栏前,几个干部驻足观看着最新张贴的公示文件,低声交谈着。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一则人事变动的消息,让整个北山县的干部群众都为之瞩目。
这天上午九点整,北山县领导干部会议在县政府礼堂准时召开。清源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建军专程来到北山县,在全县领导干部会议上宣布了市委的决定。李建军身着深色西装,神情庄重地宣读了文件:鉴于凌云同志在北山县工作期间的突出表现,经清源市委研究决定,将其列为市管后备干部培养对象,调任临江市担任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李建军在宣读决定后,特别强调:凌云同志在北山工作期间,团结带领县政府一班人,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两年来,北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百分之十八点六,财政收入增长百分之二十三点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百分之十六点二和百分之十九点七。特别是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探索出了许多值得推广的经验做法。清源市委这个决定,既是对凌云同志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北山县整体工作的认可。
会场内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坐在主席台上的凌云身着深色夹克,白色衬衫,神情庄重,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坐在他身旁的县委书记徐振邦,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率先起身与凌云紧紧握手:凌县长,这是市委对你的信任和重托,也是我们北山的光荣!你知道,这两年我们共同见证了北山的变化,从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到石门村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再到民生实事的扎实推进,你都倾注了大量心血。
会后,按照组织程序,凌云开始进行工作交接。在县政府常务会议室里,他与接任的代县长李志强细致地交接各项工作。厚厚的交接材料整齐地摆放在会议桌上,每一份文件都记录着这两年来北山发展的点点滴滴。
李县长,这是正在推进的陶瓷产业升级项目的全部资料。凌云将一摞文件递给李志强,语气恳切,目前已经完成三期技术改造,预计年底前可以全部达产。这个项目关系到全县工业经济的提质增效,一定要持续跟进。特别是与省陶瓷研究院的合作项目,需要定期跟进评估。
李志强认真记录着,不时提出问题:凌县长,这个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后续需要注意什么?
凌云耐心解答:最大的困难是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我们采取了校企合作 实训基地的模式,这个做法效果不错。另外,资金链的问题也要特别注意,县里设立的产业升级专项资金要确保按时足额到位。
交接工作持续了整整三天。在这期间,凌云还专门走访了几个他特别牵挂的项目和乡镇。
在石门村,村民们听说凌县长要调走的消息,纷纷自发来到村委会。老支书周建军握着凌云的手,动情地说:凌县长,您为我们村的发展倾注了太多心血。从当年的贫困村到现在的省级文明村,每一步都离不开您的关心指导。记得您第一次来村里调研时,我们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现在您看,水泥路通到了每家每户,乡村旅游也发展起来了。
凌云望着眼前这个焕然一新的村庄,感慨地说:老周,石门村能有今天,是全村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去年全村旅游收入突破一千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两万八千元,这些成绩都是大家干出来的。我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石门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在龙泉镇陶瓷产业园,企业代表们特意举办了一个简短的欢送会。张大山代表园区企业发言时,声音有些哽咽:凌县长,还记得您第一次来我们企业调研时的情景。当时我们还是一家小作坊,是您帮助我们争取政策支持,推动技术改造,才有了今天的规模。现在我们的产品远销海外,年产值突破五千万元,这一切都要感谢您的支持。
凌云微笑着说:企业的成长归根结底要靠自身的努力。你们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的精神,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记得当初推动智能化改造时,你们顶着压力投入八百多万元进行设备更新,这种魄力令人敬佩。希望你们继续保持这种劲头,把北山陶瓷的品牌打得更响。
离任前的最后一天,凌云特意起了个大早。他独自走在县城的街道上,看着晨光中忙碌的人群,熟悉的街景,心中充满不舍。在中心广场,早起的老人正在锻炼;在菜市场,商贩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营业;在学校门口,家长们送孩子上学。这两年来,他几乎走遍了北山的每一个村庄,熟悉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从初来时的陌生到如今的难舍,这片土地已经深深印刻在他的生命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