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晨光透过薄雾,洒在北山县政府的院落里。院落一角,几株石榴花开得正艳,火红的花朵在晨光中格外夺目。凌云像往常一样,提前半小时来到办公室。他推开窗户,深深吸了一口带着花草清香的空气,开始翻阅前一天的工作日志。
办公室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王强拿着一份红头文件快步走进来,脸上带着既兴奋又凝重的神情。
凌县长,刚收到的加急文件。王强将文件放在凌云面前,市政府办公室通知,下周三要召开全市区域协同发展座谈会,要求各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参加,并准备十五分钟的发言。
凌云接过文件,这是一份标着字样的会议通知。他推了推眼镜,仔细阅读起来。通知要求各县区围绕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主题,提出具体的区域协同发展建议和合作项目。
这是个重要机遇。凌云抬起头,眼中闪着敏锐的光,我们北山县经过这一年的艰苦努力,在财政管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这次会议,既是我们展示成果的机会,也是寻求更大发展空间的平台。
他立即拿起电话:建国同志、为民同志,请立即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另外,通知发改局、工信局、农业农村局、文旅局主要负责人九点参加专题会议。
上午县政府常务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凌云开门见山:今天紧急召集大家,是要研究如何贯彻落实全市区域协同发展座谈会精神。我们要借此机会,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局。
张建国首先发言,他翻开准备好的材料:我认为可以从乡村振兴入手。我们石门村探索的文旅 电商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完全可以带动周边乡镇共同发展。我建议提出区域乡村旅游联盟的构想。
李为民接着说:陶瓷产业也有很大合作空间。我们可以与同属陶瓷产业带的邻县共享研发资源,共同打造区域陶瓷品牌,避免同质化竞争。
文旅局局长补充道:我建议推出跨区域旅游线路,把各县的特色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实现客源共享。
经过三个小时的热烈讨论,会议确定了北山县的参会思路:以特色产业引领、资源共享共赢为主题,重点提出区域旅游联盟陶瓷产业协同发展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三大合作建议。
思路定了,关键在落实。凌云最后强调,各相关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在一周内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和项目建议书。
接下来的几天,北山县政府大楼里灯火通明。各局办加班加点,准备参会材料。凌云更是亲力亲为,逐字逐句修改发言稿,反复推敲合作方案的可行性。
一周后,全市区域协同发展座谈会在市政府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能容纳两百人的会议室座无虚席,全市各县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副县长以及市直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会场布置得庄重而热烈,主席台后方悬挂着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醒目会标。
市委书记开场明义:今天这个会,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推动各县区从单打独斗抱团发展,实现全市域协同发展。
各县区领导依次发言,有的强调本地资源优势,有的提出合作需求,有的展望发展前景。会场气氛热烈,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轮到凌云发言时,他从容走上讲台,打开精心准备的PPT。大屏幕上展现出北山县一年来的发展成果对比图。
各位领导,我代表北山县汇报我们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的思考和建议。凌云的声音沉稳有力,过去一年,通过深化财政改革、加强班子建设、强化规划引领,北山县初步形成了以陶瓷产业升级、乡村旅游发展、特色农业培育为支撑的发展新格局。
他用具体数据说话:今年一季度,全县GDP同比增长9.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旅游综合收入增长35%。更重要的是,我们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北山实际的发展路径。
接着,他切入正题,提出了三大协同发展建议:第一,建议建立全市乡村旅游联盟,统一规划线路、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营销推广,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第二,建议组建区域陶瓷产业发展协会,共享研发资源,共建区域品牌,提升整体竞争力;第三,建议建设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实现优质农产品资源共享,提升市场议价能力。
为了增强说服力,凌云还展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比如旅游联盟,我们可以先推出三条精品线路:陶瓷文化体验游、生态农业观光游、红色文化研学游。实行一票通制度,建立统一的游客服务中心和投诉处理机制。
凌云的发言引起了与会领导的浓厚兴趣。会场里不时响起赞同的议论声。市委书记在总结时特别提到:北山县的建议很有建设性,特别是乡村旅游联盟和区域品牌建设的思路,体现了全局意识和创新精神,值得深入探讨。
会议茶歇期间,好几个县的领导主动找凌云交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