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会议室内,一场关于创新发展的专题研讨会正在进行。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着县政府班子成员和各主要部门负责人,每个人的面前都摆放着厚厚的材料。窗外,春日的阳光正好,但在座每个人的神情都显得格外凝重。
凌云的开场白打破了会议室的寂静:今天请大家来,是要专题研究创新发展问题。经过前期的财政改革、班子建设、区域合作,北山县已经打下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创新驱动才是未来的出路。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议论声。张建国首先发言,他的眉头微皱:我理解创新的重要性,但我们北山的基础条件确实有限。根据最新统计,全县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占比不到8%,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应该采取更稳妥的策略,先把现有产业做强做优?
建国同志说得有道理。李为民接话,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新动能的培育。我建议采取渐进式创新,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同时,适度布局新兴产业。比如,我们的陶瓷产业完全可以借助新技术实现转型升级,这既保持了传统特色,又注入了创新活力。
发改局局长赵志刚翻开笔记本,他的声音清晰而沉稳:根据我们的调研,北山县在创新发展上面临几个突出短板:一是创新人才匮乏,全县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占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二是创新平台缺失,没有一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三是创新投入不足,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仅为0.3%,远低于全省1.8%的平均水平。这些数据说明,我们的创新基础确实比较薄弱。
这些问题都很现实。凌云点点头,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但正因为有短板,我们才更要创新发展。我建议采取双轮驱动策略: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培育新的增长动能。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分三步走:首先是搭建创新平台,其次是培育创新主体,最后是优化创新环境。
会议在热烈的讨论中持续了整个上午。最终决定成立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凌云任组长,三位副县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三个专项工作组:传统产业升级组由李为民负责,新兴产业培育组由王强牵头,创新环境建设组由张建国挂帅。每个工作组都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时间表。
次日上午,各工作组立即行动起来。在工信局会议室,李为民主持召开了传统产业升级组第一次会议。会议室里坐满了陶瓷、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龙头企业代表,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
龙泉陶瓷的负责人首先发言,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焦虑:我们一直想开发新产品,但缺乏专业的设计人才。现有的老师傅手艺很好,但对现代审美趋势把握不够。去年我们尝试开发一套现代茶具,投入了50多万元,就因为在设计上不够新颖,最后只能低价处理,损失很大。
紧接着,一家食品企业代表补充道:我们农产品加工企业也想搞深加工,但技术门槛太高。去年想开发即食农产品,光是杀菌工艺就卡了半年,最后不得不放弃。如果能有个公共的研发平台就好了。
李为民认真记录着每个问题,不时抬头与发言者交流。大家的困难都很具体。他总结说,我们准备采取几个措施:一是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平台;二是组织企业外出考察学习;三是设立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具体来说,我们计划在下个月组织第一批企业赴广东佛山考察陶瓷产业升级经验。
与此同时,在发改局会议室,王强带领的新兴产业培育组也在热烈讨论。与会的有经信局、商务局、招商局等部门的负责人,还有几位从省里请来的产业规划专家。
北山要发展新兴产业,必须找准切入点。王强开门见山地说,我们要发挥后发优势,选择那些有市场前景又适合我们实际的领域。经过初步研究,我们确定了三个重点方向。
经信局局长接着详细说明:第一个方向是数字经济。我们可以依托现有的陶瓷、农产品等特色产业,发展产业数字化。第二个方向是新能源应用,特别是光伏和生物质能。第三个方向是大健康产业,利用我们优越的生态环境发展康养旅游。
一位省里的专家补充道:我特别建议关注数字经济。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布局,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可以先从建设数字北山平台入手,逐步推进产业数字化。
在另一间会议室,张建国主持的创新环境建设组会议同样气氛热烈。人社、教育、科技等部门的负责人各抒己见。
创新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张建国说,我们要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上下功夫。计划出台《北山县人才引进实施办法》,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安家补贴、科研经费等支持。
教育局局长提出建议:我们还可以与高校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吸引大学生来北山实习实践,从中发现和留住人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