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6月22日清晨七点,朴茨茅斯港外的阅舰海域已被晨光染成金红色。海面上风平浪静,只有零星的海鸥掠过水面,发出清脆的鸣叫。代英皇家海军的观礼舰“维多利亚女王号”停泊在海域中央,舰体两侧悬挂着各国国旗,甲板上搭建起临时观礼台,深红色的地毯从舰舷延伸至中央,英王乔治五世身着白色海军礼服,正与代英海军大臣威尔逊爵士低声交谈,目光不时扫向远方海平面——那里,各国舰队正按预定顺序,以6节的检阅航速缓缓驶来。
观礼台东侧,威廉二世的身影格外醒目。他穿着汉斯国海军元帅礼服,胸前挂满勋章,左手握着镶嵌宝石的权杖,右手时不时轻叩栏杆。看到提尔皮茨元帅从另一侧走来,他立刻招手:“阿尔弗雷德,龙国的舰队还有多久到?我昨天特意问过李和,他们的‘龙凤号’航速能到30节,今天却要跟在一堆‘老古董’后面以6节龟速前进,真是委屈了那艘好船。”
提尔皮茨走到他身边,目光落在海平线处渐渐清晰的烟柱上,低声回应:“陛下,阅舰式讲究的是仪式感,不是竞速。不过龙国这次的编队确实值得期待——萨镇冰指挥的‘龙凤号’‘长安号’,还有6艘‘潜蛟级’潜艇,都是他们这两年的新家伙。更重要的是,我们与龙国的结盟谈判,就等这次阅舰式结束,他们去柏林后就能敲定了。”
威廉二世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刚要开口,就听到观礼台另一侧传来一阵掌声——代英第一支编队终于出现在视野中。为首的是昨天刚抵港的“乔治五世号”战列舰,八门406毫米主炮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舰艏的皇家海军旗猎猎作响。紧随其后的是“伊丽莎白女王号”“厌战号”等五艘战列舰,组成整齐的单纵队,6节的航速让舰体平稳得几乎感受不到晃动,甲板上的水兵们列队站立,白色制服在晨光中如同流动的银河。
“看看代英的排场,”威廉二世轻哼一声,语气里带着不甘,“8门406毫米主炮,28.5节航速,还特意用国王的名字命名,不就是想压我们‘威廉大帝号’一头吗?”
提尔皮茨没有接话,只是盯着“乔治五世号”的舰体线条——他清楚,这艘舰是代英专门针对汉斯国“大帝级”设计的,从主炮口径到航速,每一项参数都精准对标,甚至隐隐超出。但他更在意的是紧随代英编队之后的汉斯国舰队——“威廉大帝号”正率领三艘“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驶来,4万吨的标准排水量让舰体显得格外厚重,八门406毫米主炮虽然与“乔治五世号”口径相同,但汉斯国的火炮身管更长,射程比代英的同类火炮远了近2000米,这是他心中唯一的底气。
当汉斯国舰队驶过观礼台时,威廉二世站起身,摘下礼帽向甲板上的水兵致意,脸上终于露出笑容。“阿尔弗雷德,你看,我们的水兵精神头不比代英差。等这次阅舰式结束,我们还要再加建两艘‘大帝级’,让代英知道,北海的制海权不是他们一家说了算。”
就在这时,观礼台西侧传来一阵低低的议论声——丁汝昌、李和与段祥瑞正陪着威尔逊爵士走来。他笑着对威尔逊说:“爵士,贵国的‘乔治五世号’果然名不虚传,这主炮口径和航速,放眼世界也是顶尖水平。”
威尔逊爵士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刚要回应,就被威廉二世的声音打断:“丁总统,李元帅,你们龙国的舰队怎么还没来?我可是特意等着看‘龙凤号’呢——听说那艘舰是你们自主设计的,30节航速,八门305毫米主炮,比代英的‘乔治五世号’还快1.5节,是吗?”
李和笑着点头,目光转向海平线:“陛下,龙国编队是第六位出场,马上就到了。‘龙凤号’确实是我们的新舰,不过比起‘乔治五世号’的406毫米主炮,我们的305毫米主炮还是稍逊一筹。”
“那有什么关系?”威廉二世摆了摆手,语气带着拉拢,“航速才是关键!30节的航速,能在战场上抢占最佳射击位置,这比主炮口径重要多了。再说,你们龙国不是有航母吗?‘长安号’上的舰载机,要是能和我们汉斯国的战列舰配合,将来在大洋上,谁也不是我们的对手。”
这番话让威尔逊爵士的脸色微微一沉,他不动声色地插话说:“陛下,现在谈这些还太早。阅舰式讲究的是和平展示,不是战场推演。再说,龙国与我国的关系也很好,上个月我们还向龙国出口了三艘驱逐舰的图纸呢。”
丁汝昌察觉到两人之间的微妙气氛,连忙打圆场:“爵士,陛下,我们龙国一直主张和平发展海军。这次环球访问,从基尔港到朴茨茅斯,我们看到了各国的先进技术,也希望能与大家多多合作。不说这些了,你们看,龙国的舰队来了!”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转向海平线——远处,两道黑色的烟柱率先出现,紧接着,“龙凤号”的舰艏轮廓渐渐清晰。与代英、汉斯国的战列舰不同,“龙凤号”的舰体更修长,标准排水量2万吨、满载2.3万吨的体量虽然比“乔治五世号”小了近一半,但30节的设计航速让它在低速行驶时也显得格外灵动。舰艏的龙国海军旗是醒目的红底黄龙纹,与紧随其后的“长安号”航母形成鲜明对比——“长安号”的甲板上,十架舰载机正排列整齐,机翼折叠着,如同沉睡的猛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