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八年十月初五,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熟悉的青色身影,熟悉的清脆吆喝,再次响彻应天的大街小巷。
“卖报卖报!新鲜《大明日报》!惊天秘闻!文圣公府不为人知的往事!”
“《封神传》第二回:苏护题反诗!妲己初登场!”
“瑞恒昌新到南洋香料!凭报购买享八折!”
报童的吆喝如同投入油锅的火星,瞬间点燃了整座城市。经历过第一期报纸带来的震撼与新奇,市民们早已翘首以盼。无数只手伸向报童,铜钱叮当作响。十文一份的报纸迅速脱销,茶馆、酒楼、衙门口再次被围得水泄不通,识字的先生们清了清嗓子,开始高声诵读这注定要震动天下的一期。
头版依旧是重磅消息,标题简洁有力:《洪武八年南直隶秋税初步预算远超夏税 国库岁入再攀新高!》文章以确凿的数据披露,得益于摊丁入亩彻底厘清田亩、商税新制运行成熟,南直隶五府秋税初步预算总额突破两千五百万两银币!预计全年南直隶一地税赋总额将史无前例地达到惊人的五千五百万两以上!文章末尾引用了户部尚书在朝堂上激动得语无伦次的奏报,以及皇帝朱元璋栋儿乃咱之大明财神的赞誉,将新政的财政成果推向了新的高峰。这巨大的数字,如同定海神针,瞬间压下了任何对新政害民、无用的质疑。
新政解读板块继续深入:《社学新规:常州府率先试点 五岁以上娃娃免费读书管饭!》详细报道了常州府在吴王指导下,依托神策提举司前济世医政学堂的剩余资源,于各县设立社学的试点情况。强调五岁以上孩童无论男女,强制免费入学五年,包早午晚三餐,学习用具免费,路途遥远者可免费寄宿。文章采访了几位欢天喜地将孩子送入社学的匠户、灶户家长,朴实的话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娃儿能识字,能算数,将来不做睁眼瞎,比俺们强!吴王殿下是活菩萨!” 这则消息,在底层百姓中激起的波澜,远胜于任何空洞的圣人教化口号。
娱乐趣闻板块依旧轻松:《秦淮河画舫新排封神传折子戏 一票难求!》、《贡院街汤包秘方案告破 竟是学徒嘴馋自盗》、《城东李员外家七色猫实为染坊颜料所污》……市井生活,鲜活有趣。
故事连载板块《封神传第二回:苏护题反诗!妲己初登场!》,冀州侯苏护题下“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的反诗,引出纣王派兵讨伐,苏护无奈献女,妲己于恩州驿被九尾狐狸精吸魂夺魄的精彩情节。朱栋的文笔更加纯熟,将苏护的悲愤、妲己的绝美与狐妖的妖异写得入木三分,尤其是对九尾狐初入妲己躯壳时那种妖媚与生涩交织的描写,引得听书人一片惊呼唾骂。
广告板块,瑞恒昌的南洋香料广告图文诱人,折扣醒目。下方新增了两则小商户广告一家绸缎庄,一家新开酒楼,广告招租的说明更加详细。
然而,所有板块的光芒,都被第四版一个不起眼却触目惊心的标题彻底掩盖——《稽古杂谭:闲话子府南北事,忠奸岂在名姓中?》
署名为稽古斋主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烈的抨击,而是用一种近乎冷漠的考据笔调,娓娓道来:
“今人但知曲阜子府,世袭文圣,尊荣无匹。然考诸史册,子圣嫡脉,实有南北之分。靖康之耻,宋室南渡,子圣第四十八世嫡长孙、文圣公,毅然奉端木子贡手摹子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随驾南迁,定居浙江衢州,是为南宗。”
文章笔锋一转,沉痛写道:“德佑二年,,元军破临安。景炎二年,元军攻衢州。南子时任文圣公,率子门子弟及衢州义民,奋力抗元,城破,死伤惨重。祥兴二年,崖山海战,宋室倾覆。南宗文圣公闻讯,悲愤莫名,携南宗圣物,率剩余族人,毅然蹈海,追随少帝壮烈殉国!忠烈之气,直冲霄汉!其幼子子思许时年九岁及少数族人,为忠仆所救,隐匿民间,誓不降元,南宗嫡脉几近断绝!此真圣贤风骨,万世楷模!”
接着,文章语调陡然变得讽刺而冰冷:
“反观曲阜北宗。金人南下,北宗文圣公降金,受封文圣公。蒙元铁蹄踏破中原,北宗时任文圣公,更率全族“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率先归顺蒙古,得元廷册封,世修降表,安享富贵。北子之“忠”,忠在何处?无非是“忠”于能保其爵禄富贵之新主罢了!”
“更有甚者”文章语气更加锐利,“元至元十九年,北宗文圣公无子早夭。其爵位承袭,竟成闹剧!时任族长,为保爵位不落旁支,更欲攀附元廷权贵,竟将其已怀孕之妾室,传言乃元廷某位实权宗王之侍妾,匆匆嫁与其族弟,后袭爵为文圣公!此子为子柯健后来袭爵者,身世扑朔迷离,其血脉,究竟几分属子?几分属元?史家虽有讳言,然曲阜故老,至今仍有胡血入子庭之秘闻流传!”
文章最后,笔锋如刀:“圣人血脉,贵在承其道统,而非空负其名!南子崖山蹈海,碧血丹心,虽嫡脉几绝,然忠烈之气,永耀汗青!北子世修降表,攀附胡元,为保富贵,血脉存疑,纵享千年尊荣,又与圣贤何干?忠奸之辨,岂在一“子”字?在人心!在气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