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攻坚克难,整厂协作显威望
系统升级带来的澎湃力量感,如同暖流般在钟浩四肢百骸中涌动。【中级机械理论】的浩瀚知识与他原有的经验迅速融合,让他对550轧机的认知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那些原本只是停留在草案上的改造思路,此刻变得无比清晰、具体,无数细节和优化方案自动涌现,甚至许多之前忽略的、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也一一浮现,并伴随着解决方案。
【专注力提升】的被动效果让他心无旁骛,思维速度和精神集中度远超平常。他立刻铺开纸张,拿起绘图笔,借着煤油灯的光亮,开始将脑海中完善后的方案飞速落于纸上。
更加精准的部件三视图、标注着详细公差和技术要求的加工图纸、优化后的装配流程、甚至包括可能出现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一行行严谨的数据,一幅幅清晰的草图,如同拥有生命般从他笔尖流淌而出。工作效率之高,思路之流畅,连他自己都感到惊讶。
直到深夜,他才将最重要的几份核心图纸初步完成。吹熄油灯,躺在炕上,他依旧毫无睡意,大脑仍在高速运转,推演着改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微型实验室】的虚拟推演功能虽然简陋,但也能帮助他进行一些简单的力学模拟和干涉检查,进一步降低了实操风险。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钟浩便带着一夜的成果,精神奕奕地来到了轧钢厂。他没有先去采购科,而是直接找到了赵主任。
当赵主任看到钟浩递过来的那一沓不仅数量远超预期、而且细节详尽、标注清晰的图纸时,惊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这……这……小钟!你……你一晚上没睡?!”赵主任翻看着图纸,手都在颤抖。这根本不是草案,这几乎是可以直接下发车间加工的正式工艺图纸的一部分了!很多设计巧妙得让他这个老技工都拍案叫绝,一些加工难点也给出了匪夷所思却又极其实用的解决方案!
“睡不着,就多想了点。”钟浩笑了笑,语气平淡,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赵主任激动得无以复加,用力拍着钟浩的肩膀:“天才!你就是个技术天才!有了这些图,咱们这事就成了七八分了!我这就去找李主任汇报,立刻召开项目启动会!”
项目的推进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在李怀德的大力支持和赵主任的雷厉风行下,“550轧机技术改造小组”迅速成立。钟浩作为技术总指导,虽然年轻,但凭借着那份无可挑剔的技术方案和详尽的图纸,以及他身上那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自信,很快赢得了小组内各车间抽调来的老师傅和技术员的信服。
当然,质疑和挑战并非没有。这么大的改造项目,涉及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电气等多个工种协同,难度极大。一些老师傅对于钟浩某些“标新立异”的设计仍存疑虑,实践中也遇到了不少预想不到的困难。
例如,在加工新型轴承座的加强筋时,由于材料硬度高,形状复杂,好几个老师傅都失手做废了零件,浪费了宝贵的材料,进度一度卡壳。车间里弥漫起一股焦躁和怀疑的情绪。
“钟指导,你这设计要求太高了!这玩意儿根本车不出来!”一个老师傅擦着汗,有些抱怨道。
钟浩没有辩解,而是亲自走到车床前,仔细观察了刀具角度、转速和进给量。【中级机械理论】的知识和【初级机械加工技能】的经验瞬间融合,他脑海中立刻模拟出了最佳的切削参数。
“王师傅,试试把主轴转速降低一档,进给量减少百分之十五,刀具改用负前角的那把,冷却液流量加大。”钟浩冷静地给出调整建议。
王师傅将信将疑地照做了。果然,刺耳的切削声变得平稳了许多,加工面光洁度显着提升,一个符合要求的零件很快被加工了出来!
“神了!”王师傅看着手里的零件,目瞪口呆,看向钟浩的眼神彻底变成了敬佩。
又一次,在安装精度微调机构时,几个小组的师傅因为配合失误,导致一套昂贵的丝杠组件在调试时被别断,现场一片狼藉,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负责安装的老师傅脸色惨白,都快哭了。
“完了……这玩意儿是精密件,厂里没备件,订做至少要一个月……”赵主任也急得直跺脚。
所有人都看向钟浩,等待着他的裁决,甚至已经做好了被严厉批评的准备。
钟浩蹲下身,仔细检查了断裂的丝杠和损坏的底座,眉头微蹙,但眼神依旧冷静。【微型实验室】快速进行着应力分析和失效模拟。
片刻后,他站起身,语气平稳地说道:“问题不大。丝杠只是端部螺纹损坏,主体没问题。底座变形也不严重。我们可以加工一个过渡连接套,用高强度螺栓重新固定,避开损坏部位。虽然损失了一点行程,但完全不影响最终精度要求。”
他立刻拿出纸笔,现场绘制了一个简单的连接套加工图,标注了尺寸和工艺要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