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衣盗 > 第8章 师爷马庸献殷勤

白衣盗 第8章 师爷马庸献殷勤

作者:囹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6:23:24

烛火摇曳,将马庸风尘仆仆却又难掩亢奋的身影投在书房墙壁上,拉出一道晃动的阴影。他快步走入,反手轻轻掩上房门,隔绝了外界的声响,这才走到书案前,对着李致贤深深一揖。

“大人,属下回来了。”

李致贤放下手中的笔,目光沉静地落在马庸脸上,没有急着追问,只是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下说。看你这神色,西山之行,看来并非空手而归。”

马庸道了声谢,却并未立刻坐下,而是从怀中谨慎地取出几页折叠整齐的纸张,双手呈上:“大人,这是属下在西山走访几位与茗香阁有契约往来的茶农,悄悄录下的口供画押。另外…还有些意外收获。”

李致贤接过那几页纸,触手尚有余温,可见马庸是一路急赶回来的。他并未立刻翻开,而是问道:“路上可还顺利?我让你留意是否有其他人也去了西山,可有发现?”

马庸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神色:“回大人,正要禀报此事。属下依大人吩咐,到了西山茶村,并未直接亮明身份,而是假称是城里新开的茶行伙计,想打听些茗香阁收茶的行情。起初,那些茶农都颇为警惕,言辞闪烁,尤其是对一个叫王老六的,更是闭口不谈契约之事,只说钱掌柜待人宽厚。”

李致贤眼神微凝:“哦?然后呢?”

“属下觉得蹊跷,便耐着性子,花了些银钱,请几个年长的茶农喝酒,慢慢套话。几杯酒下肚,又见属下似乎‘真心’想寻合作,他们才渐渐吐露实情。”马庸压低了声音,“那钱福,根本不是什么善类!他与茶农签的所谓‘包销契约’,实则是霸王条款!预付的定金极低,却强行规定茶农必须以远低于市价三成的价格,将全年最好的新茶独家卖与他。若遇丰年茶价低还好,若是歉收或市价高涨,茶农便是血本无归!更有甚者,契约中还暗藏陷阱,若茶农稍有违约,便要赔付巨款,许多人家因此被逼得卖儿鬻女!”

李致贤听着,脸色渐渐沉了下来。虽然早有预料,但亲耳听到这血淋淋的真相,仍让他心头火起。他翻开那几页口供,上面歪歪扭扭的签名和鲜红的手印,无声地诉说着茶农们的血泪与屈辱。

“这些,都记下了?”李致贤的声音带着一丝冷意。

“是,大人。人证、部分物证(茶农手中残存的契约副本)都已初步掌握。”马庸点头,随即话锋一转,“但奇怪的是,属下在询问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就在属下去之前,已经有人‘提醒’过他们了。”

李致贤目光一锐:“可是两个伙计模样的人?”

马庸略显惊讶:“大人料事如神!正是!据茶农说,是昨天下午,有两个生面孔的年轻人找到王老六等人,嘀嘀咕咕说了好一阵子,之后茶农们就对契约之事讳莫如深。属下暗中观察,那两人行事鬼祟,不像是钱福派去封口的——若是钱福的人,只会威胁恐吓,但那两人似乎是在…安抚?或者说,是教他们如何应对官府的盘问?”

李致贤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不是钱福的人?那会是谁?茂儿爷的同伙?还是…另有一股势力,也想借此机会搅动风云?

“你继续说,意外收获又是什么?”李致贤将这个问题暂时压下。

马庸身体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带着几分神秘:“大人,属下在茶村蹲守时,无意中听到两个老茶农在田埂边闲谈,说起一桩旧事。他们提到,大概三四年前,村里也曾有个茶商,行事风格与钱福类似,盘剥乡里,后来…那人家里莫名起了一场大火,账房烧了个精光,人也吓得搬离了西山。当时都以为是意外,但如今想来…”

“你觉得和茂儿爷有关?”李致贤瞳孔微缩。

“属下不敢妄断,但时间点上,似乎正在茂儿爷开始在京畿活动之后不久。而且,那场火起得蹊跷,只烧了账房,别处无恙。”马庸顿了顿,又道,“还有,属下回来前,特意绕道去看了看钱福在西山的那个茶园,您猜怎么着?守卫森严得很!根本不像个普通茶园,倒像是个…藏着什么秘密的据点。”

李致贤沉吟不语。马庸带回来的信息量很大,不仅坐实了钱福的恶行,更牵扯出可能的旧案和神秘的茶园。这西山,看来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

他抬起眼,重新审视着站在面前的马庸。此人办事机敏,善于察言观色,而且似乎对京城的三教九流、官场民间各种门道都颇为熟悉。自己初来乍到,衙门里的人员背景复杂,确实需要这样一个地头蛇般的助手。

“马师爷,”李致贤缓缓开口,语气平和却带着审视,“你入衙门有些年头了吧?对这些陈年旧案、市井传闻,似乎知之甚详。”

马庸是何等精明之人,立刻听出了李致贤话语中的试探之意。他脸上堆起谦卑又带着几分感慨的笑容,躬身道:“回大人,卑职在京城这衙门里混迹了十几年,蒙历任大人不弃,勉强混了个师爷的差事。说来惭愧,没什么大本事,就是年头待得久了,耳朵里难免灌进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加上卑职本性好奇,又爱交些三教九流的朋友,所以对这京城内外的大小事情,确实比常人知道得多那么一点点。”

他顿了顿,偷眼觑了一下李致贤的脸色,见其并无不悦,才继续道:“大人新官上任,又是圣上钦点来查这桩大案,卑职看得出,大人是真心要办事、能办事的青天老爷。不像…不像之前某些大人,要么敷衍塞责,要么…呵呵,”他干笑两声,适时收住,“卑职不才,愿竭尽所能,为大人效犬马之劳,将这京城的浑水,替大人趟出条明路来!”

这番话,既表明了自己的价值和信息来源(年头久、人脉广),又巧妙地表达了忠心,还顺带踩了踩前任,捧了捧李致贤。

李致贤岂会听不出他话中的机巧?但他现在确实需要这样一个熟悉本地情弊的“向导”。至于这马庸是真心投靠,还是另有所图,亦或是某些势力安插过来的眼线,都需要在日后慢慢观察。

“马师爷有心了。”李致贤不置可否地点点头,“本官初来,诸事繁杂,确实需要倚重尔等熟悉本地情形的老人。日后有关茂儿爷一案,乃至京城其他风吹草动,你若有所闻,无论巨细,皆可随时来报。”

“是!是!卑职明白!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马庸连忙躬身应诺,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感激与激动。

“嗯,”李致贤话锋一转,回到正题,“依你之见,钱福这茶园,以及西山那桩旧火案,是否值得深挖?”

马庸略一思索,谨慎答道:“大人明鉴。那茶园守卫森严,必不寻常,或许藏着钱福乃至其背后之人的什么秘密。至于旧火案,年代稍远,查证起来恐需时日,但若真与茂儿爷有关,或许能从中摸到其早期活动的某些规律。眼下…属下觉得,或可双管齐下。明面上,大人可依据茶农口供,传唤钱福,敲山震虎,看看他的反应;暗地里,派人盯紧那个茶园,看看都有什么人进出,或许能有意外发现。”

李致贤微微颔首,马庸的建议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敲山震虎,既能给钱福施加压力,或许能逼他露出马脚,也能试探一下衙门内部,看看是否有与之勾结之人会坐不住。

“还有一事,”李致贤看似随意地问道,“你久在京城,可曾听过第二鸿员外郎家的那枚传家玉佩,有何特别的传闻吗?”

马庸闻言,眼中飞快地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色,他沉吟片刻,低声道:“第二鸿家的玉佩…坊间传闻倒是不多,只知道是件古物,价值不菲。不过…”他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但说无妨。”李致贤盯着他。

“卑职也是多年前偶然听一位已经告老还乡的老太监醉后提起过一嘴,说宫里头…早年似乎流失过一批带有特殊纹饰的旧物,其中好像就有一枚龙凤玉佩,但详情如何,那老太监酒醒后便矢口否认,再也问不出了。”马庸说得含糊其辞,却足以在李致贤心中掀起波澜。

宫中之物?这与第二鸿那“受命于天”的錾刻,似乎隐隐对应上了!

李致贤不动声色,只是淡淡应了一声:“嗯,本官知道了。此事关系重大,切勿外传。”

“卑职明白!定守口如瓶!”马庸连忙保证。

“好了,今日辛苦你了。先下去歇息吧,明日一早,依计行事。”李致贤挥了挥手。

“是,卑职告退。”马庸躬身行礼,倒退着出了书房,轻轻带上了门。

书房内恢复了寂静,只剩下烛火燃烧的轻微噼啪声。李致贤独自坐在案后,目光深邃。

马庸的投靠,是福是祸?他提供的线索,几分真几分假?那关于玉佩的传闻,是确有其事,还是他为了表忠心而故意抛出的诱饵?

这个突然变得积极起来的师爷,就像一颗投入本就浑浊水塘的石子,激起了更多的涟漪。

李致贤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张无形的大网之中,网线的另一端,牵着茂儿爷、第二鸿、钱福、神秘的茶园、宫闱秘辛…而现在,似乎又多了一个心思难测的马庸。

他拿起马庸带回来的茶农口供,又看了看桌上那些记载着“伪善”失主们的卷宗。

明日传唤钱福,会问出什么?那戒备森严的茶园里,又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而茂儿爷的下一个目标,又会是谁?

夜色渐深,烛光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射在满是卷宗的墙壁上,仿佛一个巨大的、沉默的问号。悬念,在寂静中无声地蔓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