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衣盗 > 第7章 旧案卷中藏玄机

白衣盗 第7章 旧案卷中藏玄机

作者:囹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6:23:24

中枢令衙门后堂的书房,仿佛自成一方天地,将窗外渐沉的暮色与市井的喧嚣隔绝在外。李致贤独坐于巨大的花梨木书案之后,身前烛台上儿臂粗的牛油烛噼啪燃烧,将他凝重的面色映照得明暗不定。

案头,那堆积如山的“茂儿爷”案卷,似乎比昨日又高了几分。只是此刻,在李致贤眼中,这些冰冷的卷宗不再仅仅是记录盗窃案件的文书,而更像是一面面模糊的镜子,映照出京城光鲜表皮之下,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脉络与隐藏于“善名”之后的斑驳阴影。

白日里市井间的所见所闻,依旧在他耳边回响。百姓对茂儿爷那掺杂着敬佩与期待的议论,对钱福之类“伪善”之人的痛恨,以及对官府那若有若无的失望与疏离,像一根根细针,刺探着他作为执法者的良知。

更重要的是,那个匆匆跑过的伙计,那句含糊的“东家让赶紧去西山告诉王老六他们,契约没了是好事!让他们咬死了别松口!” 随从跟踪回报,那伙计最终进了一处与钱福生意并无明面往来的绸缎庄后门便再未出来。这看似无关的线索,却像一颗投入迷雾中的石子,暗示着水面之下,有着更为复杂的暗流涌动。

茂儿爷…他真的是在毫无差别地“劫富济贫”吗?还是说,他的目标,始终都精准地指向那些表面光鲜、内里腐朽的“恶徒”?若果真如此,那他每一次盗窃,就绝非简单的谋财,而更像是一次精准的“惩戒”与“揭露”。

李致贤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翻腾的思绪压下。猜测终归是猜测,他需要证据,需要从这浩如烟海的卷宗中,找出那可能存在的、被忽略的规律。

他不再像之前那样按时间或地域顺序翻阅,而是换了一种思路。他命人将所有记载了失主信息的卷宗单独抽出,并按失主身份、家世背景、民间风评等进行分类排列。

烛火摇曳,映照着他专注的侧脸。书房内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以及笔尖偶尔划过纸面的细微声响。时间在寂静中悄然流逝。

他首先重点审视了第二鸿的案卷。这位“第二大善人”,捐桥铺路、施粥赠药,名声极佳。卷宗记录其失窃之物为“传家龙凤玉佩一枚,价值巨万”。但结合第二鸿那惊恐失态的表现,以及那“受命于天”的骇人字样,这“善名”之下,显然藏着极大的隐秘与恐惧。茂儿爷盗走此物,是偶然,还是知晓其底细?若是后者…

接着,他翻到最新的一页——茗香阁钱福。表面乐善好施,实则盘剥茶农,民间早有微词,只是苦无实证。茂儿爷此次行动,直指其要害,盗走银两事小,取走那可能记载着不平等条款的契约,并留下那般嚣张的留书,其“惩戒”意味,已然呼之欲出。

李致贤的目光变得愈发锐利。他加快了翻阅的速度,脑海中进行着快速的比对与勾连。

“永昌典当行东主,刘裕。” 卷宗记载,此人乃京城典当行会副会长,平日吃斋念佛,常捐香油钱。去岁冬,其珍藏的一对前朝官窑古瓷瓶被盗。案卷记录,茂儿爷得手后,将其中一只瓶子当众摔碎于刘裕门前,另一只则不知所踪。当时办案官员皆以为此乃贼人嚣张挑衅。但李致贤此刻却想起,马庸曾私下提过一嘴,说坊间传闻刘裕的典当行常暗中从事销赃、压价欺凌孤寡的勾当,那对瓶子来历似乎也不甚干净…茂儿爷摔瓶之举,是示威,还是…一种宣告?

“漕帮管事,赵千。” 案卷记载此人仗义疏财,结交广泛。上月,其私宅中一批来自江南的珍贵绸缎被盗。但李致贤依稀记得,此前翻阅其他卷宗时,曾见过有漕运脚夫状告赵千克扣工钱、欺压良善的状纸,只是后来不了了之…茂儿爷动他,是为财,还是为民出气?

一桩桩,一件件,李致贤越看越是心惊。他发现自己仿佛在玩一个拼图游戏,原本散乱的碎片,在他变换了视角之后,竟开始隐隐呈现出某种令人不安的图案。

他发现,所有被盗者,无一例外,在明面上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善名”或“清誉”,不是乐善好施的富商,就是道貌岸然的乡绅,甚至还有几位以“清廉”着称的低阶官员。他们的名字,常常出现在慈善捐输的榜单上,或是地方志的“义行”篇中。

然而,在卷宗的字里行间,在李致贤结合白日里市井听闻的印证下,却又总能发现一些细微的、矛盾的、甚至是被刻意忽略或压下的“污点”——

或是暗中放贷盘剥,利息高得惊人;

或是与民争利,强买强卖,手段龌龊;

或是官商勾结,侵吞国资,中饱私囊;

或是假仁假义,欺世盗名,背地里尽干些男盗女娼的勾当…

这些“污点”,往往缺乏直接有力的证据,或是苦主畏惧其权势不敢声张,或是被其用钱财或关系巧妙摆平,最终都湮没在时间的尘埃里,只在市井巷陌间留下一些模糊的传闻和怨恨。

而茂儿爷,就像一只游走于黑暗中的夜枭,以其诡异莫测的方式,精准地嗅到了这些隐藏的“恶臭”,并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对其进行“审判”与“清算”。他盗窃的,往往不仅仅是财物,更是这些“善人”们赖以伪装的面具,甚至是他们作恶的凭据!

盗取第二鸿那可能僭越的玉佩,是撕开其“大善人”面具下可能隐藏的惊天秘密;

盗取钱福盘剥茶农的契约,是直击其伪善的核心;

摔碎刘裕来路不明的古瓶,是一种对其肮脏勾当的公示;

取走赵千克扣的赃款绸缎,或许是散于那些被欺压的脚夫…

李致贤的后背渐渐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这茂儿爷,绝非常规意义上的盗匪。他更像是一个…黑暗中的审判官?一个游离于律法之外的清算者?

他的心中不由再次浮现黄惜才那番“神妖论”。在那些被盘剥、被欺凌的百姓眼中,这专门与“伪善”的富户权贵作对的茂儿爷,岂非正是“神”?而在朝廷律法、在那些被撕破面具的“善人”看来,他自然是十恶不赦的“妖”!

善恶之辨,神妖之分,竟真的如此模糊难断,全在乎立场所视。

然而,震撼之余,更多的疑问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茂儿爷,他是如何精准地掌握这些隐藏极深的阴私之事?其消息来源究竟是何方神圣?难道真如茶肆那老者所言,背后有一个庞大的、无孔不入的秘密组织?

他选择目标的标准究竟是什么?似乎并非所有“为富不仁”者都会被他光顾。他的行动,是否有其内在的优先级或某种不为人知的规律?

他每次行动都能成功得手,事后又能安然遁去,其对目标府邸的布局、护卫换防、甚至是一些不为人知的密室暗道,都仿佛了如指掌。这绝非外人所能轻易做到。难道…其内部有内应?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茂儿爷做这一切,最终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仅仅是为了“替天行道”?还是有着更深层、更庞大的谋划?比如,积累民间声望?打击某些特定的势力?甚至……

李致贤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在那份关于第二鸿的卷宗上。那枚刻着“受命于天”的玉佩,像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他的心头。此事牵扯之深,可能远超想象。茂儿爷对第二鸿下手,是偶然,还是有意为之?若是有意,那他是否知晓玉佩的真正含义?其目的,难道竟指向那至高无上的……

他不敢再想下去。

书房内烛火跳动,将他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变幻不定,一如他此刻的心境。

他原本以为自己在追捕一个技艺高超的飞贼,但现在却发现,自己可能正站在一个巨大漩涡的边缘,这漩涡之下,牵扯着官场的**、民间的积怨、权力的阴影,甚至可能关乎皇权的秘辛。

而那个被称为“茂儿爷”的神秘存在,正是搅动这个漩涡的那只无形之手。

李致贤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与紧迫感。他不仅是要缉拿一个罪犯,更像是在破解一个庞大的谜题,揭开一层层光鲜亮丽的外衣,直面其下可能丑陋不堪的真相。

他提起笔,在一张空白宣纸上,缓缓写下几个关键词:“伪善”、“阴私”、“惩戒”、“消息源”、“目的?”。

笔尖停顿,墨迹在纸上微微晕开。

就在此时,书房外传来一阵急促却极力压低的脚步声,随即是马庸那熟悉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与紧张:

“大人!属下回来了!西山之行…确有收获!而且,恐怕还不止于此!”

李致贤猛地抬起头,眼中精光一闪。

西山的线索来了!马庸发现了什么?是否印证了他的猜测?还是…带来了更出乎意料的消息?

他沉声道:“进来说话!”

书房的门被推开,马庸风尘仆仆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脸上带着奔波后的疲惫,但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

悬念,如同窗外悄然降临的夜幕,浓郁得化不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