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127章 猕猴桃酿酒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第127章 猕猴桃酿酒

作者:已是暮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0:31:45

既然皇帝下旨,要自己做出消毒酒精。

陈睿就只能去草堂村看看猕猴桃的收获情况。

顺便去把第一个月的工匠奖励发了。

第二天,陈睿带信约了蓉娘一起,准备坐着马车去草堂村看看。

陈睿到了张府门口,张正堂一个月前把他自己的小院收拾了一下,把张奶奶和蓉娘安置在这里。

毕竟现在生意都重心都在长安,一直住在张正鹤家里也不妥当。

蓉娘早已候在门廊下,手里提着个食盒,见他来,笑着把食盒递过来:“刚蒸的米糕,路上垫垫肚子。”

又到张府拉了两百斤雪酿糖装在车上。

又交代张正堂去酒坊收购两千斤随便什么便宜酒,再买几十个大缸,拉到草堂村玻璃工坊那边。

马车辘辘驶离长安,往草堂村去。秋阳透过车帘缝隙照进来,落在蓉娘翻看的账册上,她指尖划过“玻璃镜日产五十面”的字样,抬头道:“工坊的工匠们这几日怕是都在念叨,这个月的奖励该发了,个个都该盼着你去呢。”

“少不了他们的。”陈睿笑道,“这个月镜子卖得好,奖励自然不会少的。”他想起上次汇报的利润自然不能全发,现在工坊有一百多人,按工种等级,最低的可以发一贯奖励,最高的管事一级发十贯。大约需要四百贯的样子。

马车进了草堂村,远远就看见玻璃工坊的烟囱冒着淡淡的青烟。

与往日不同,如今的草堂村多了几分烟火气——窑炉沿着山脚排开,匠人们穿梭其间,却不见呛人的黑烟,只空气中飘着股淡淡的焦炭味。

这是陈睿用焦炭烧窑的缘故,虽成本高些,却能减少烟尘,也让玻璃的成色更稳定。

“郎君来了!”守在村口狗剩老远就迎上来,“村正刚让人来说,猕猴桃摘了大半,都堆在晒场呢。”

陈睿跳下车,先往晒场去。

只见场地上铺着苇席,褐色的猕猴桃堆得像小山,个头不大,绒毛上还沾着露水。村正秦老汉蹲在一旁,正指挥着村民分拣,见陈睿来了,连忙起身:“郎君,这果子刚摘下来,硬得很,得放几天才软。只是堆多了怕坏,正愁怎么处理呢。”

“全都用来酿酒。”陈睿拿起一个猕猴桃,掂量了掂量,“这果子酸甜足,酿出来的酒定不差。你让人把完好的果子挑出来,有虫眼、腐烂的捡出去喂猪,剩下的赶紧洗净、去皮、锤烂成泥。”

秦老汉愣了愣:“这野果子也能酿酒?”

“不仅能酿,还能当药材呢。”陈睿道,“赶紧发动村民,多找些人手,今天就得开工。不然过几天天气冷了,发酵慢。”

村正不敢耽搁,立刻吆喝着村民忙活起来。

晒场顿时热闹起来,女人们坐在苇席旁,熟练地给猕猴桃去皮去蒂,男人们则用木槌在大木盆里捶打果肉,很快就捣出一盆盆黄绿相间的果泥,酸香的气味飘出老远。

陈睿在一旁看着,忽然想起什么,对陈东道:“去玻璃房坊那边取些干净的玻璃罐来,再让人烧些沸水。”

又让秦老汉找了干净的麻布做过滤网,他要亲自做个样,教村民们怎么发酵。

不多时,工具备齐了。

陈睿先让人把玻璃罐放进沸水烫了三遍,又用干净的麻布擦干,确保无油无水:“酿酒最忌讳杂菌,所有工具都得这么处理,一点马虎不得。”

他取过五斤处理好的猕猴桃果肉,倒进玻璃罐里,用木勺压成泥状,又留了些小块果肉:“不用压太碎,留点果肉能让酒味更浓。”接着,他分两次加入一斤糖,边加边搅拌,直到糖粒完全融化,“糖不能一次加太多,分两次加,发酵才匀。你们记着,果肉和糖的比例大概四比一,糖多了酒精度高,少了就容易酸。”

蓉娘在一旁仔细记下,又问道:“要不要加酒曲?”

“要加,加了酒曲才发酵快!”陈睿舀了酒曲粉倒进果泥,拌匀后,将玻璃罐盖紧,却没拧死,“得留个缝让气排出来,不然罐子会炸开。”他把玻璃罐放在墙角背阴处,“这里温度正好,二十来度,最适合发酵。每天得打开搅拌两次,把气泡搅出来,不然容易发霉。天冷了要给屋子烧火,保持室温。”

村民们围过来看热闹,有个老汉忍不住问:“郎君,这得发多久啊?”

“头一轮发酵三到七天,等不冒泡了,就把汁滤出来。”陈睿指着滤网,“到时候用这个过滤,果肉里的汁也得挤干净,不能浪费。滤出来的酒液再倒进新缸里,密封起来二次发酵,放半个月到一个月,才算成了。”

他又让人取来笔墨,把发酵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写在木板上,竖在晒谷场中央:

“一、主发酵:温度:只穿一件衣裳不嫌冷,每日搅拌两次,见气泡减少即止;

二、过滤压榨:需用消毒滤网,汁渣分离要彻底;

三、二次发酵:温度要穿两层单衣,密封留透气孔,避光存放;

四、全程忌油忌水,工具必消毒。”

“都看清楚了,按这个做。”陈睿拍了拍手,“这里交给你们了。”

村民们听得认真,纷纷点头记下。

接下来的几天,草堂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忙活猕猴桃:有人负责采摘,有人负责清洗,有人专管捶打果肉,还有人守着发酵缸,按时搅拌、感受温度。

陈睿每天都来查看,见第一缸果泥已经开始冒泡,罐壁上凝着细密的水珠,凑近一闻,已有淡淡的酒味,满意地点点头:“不错,就这样继续盯着。”

期间,张正堂派人送来了五十口大陶缸,每口都用沸水烫过,还裹着麻布防磕碰。

陈睿让人把陶缸排在新建的酒坊里,缸底垫上石板,远离火源,又在墙上开了小窗通风:“二次发酵得在阴凉处,这里正好。”

等所有猕猴桃都处理完毕,五十口大缸都装满了发酵的果泥,酒坊里弥漫着酸甜的酒香。

陈睿让人在缸口盖上麻布,既防灰尘,又能透气,还在每口缸上贴了标签,写着发酵的日期和负责人。

“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陈睿站在酒坊门口,看着一排排陶缸,对蓉娘笑道,“等酿好了,先给陛下和娘娘送去尝尝,再留些给军中做酒精,剩下的就能拿到市面上卖了。”

蓉娘笑着点头,新账本上“猕猴桃酒”的字样黑的发亮。

“不过,咱们得先做一批酒精出来急用。走,去玻璃工坊那边先把奖励发了!”

处理完猕猴桃的发酵事宜,陈睿便带着蓉娘往玻璃工坊去。

刚到工坊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阵阵说笑声,匠人们见他进来,纷纷停下手里的活计,眼里都闪着期待的光——谁都知道,郎君这回来,是要发第一个月的奖励了。

“都先停一停,过来领工钱和奖励。”

陈睿让聂安子把装着银柄和铜钱的木箱搬到院子中央,箱子一打开,银饼子和一串串铜钱晃得人眼晕。

“按上个月的考勤和手艺等级发。”陈睿拿起名册,“聂安子,你是工坊管事,这个月统筹得当,奖励十贯!折合成银饼子了!”

聂安子黝黑的脸上笑开了花,上前接过十个小银饼子,对着陈睿深深一揖:“谢郎君!往后我定当更尽心!”

“王老五,你打制的玻璃模具精度高,奖励五贯。”

“李老三,镜架做得结实好看,奖励五贯。”

“……”

名册上的名字一个个念过去,匠人们排着队上前领钱,拿到钱袋的都忍不住掂量几下,脸上的笑容藏不住。

最低等的小工也领到了一贯钱,足够一家三口两个月的嚼用了,个个都眉开眼笑。

“这还只是开始。”

陈睿看着众人,朗声道,“下个月要是做得更好,奖励再往上提!谁要是能琢磨出新法子,让玻璃更透亮、模具更耐用,另有重赏!”

匠人们听得热血沸腾,纷纷嚷嚷着“一定好好干”,院子里的气氛比晒谷场还要热闹。

蓉娘在一旁核对着账册,见每个人都拿到了应得的奖励,嘴角也噙着笑意。

等发完奖励,日头已过晌午。

陈睿让聂安子取来几个空玻璃罐和一套蒸馏装置——这是他早就让人打造的,一根铜制冷凝管连接着两个玻璃罐,底下还能架炭炉加热。

“这是要做什么?”蓉娘好奇地问。

“做酒精。”陈睿道,“光有猕猴桃酒还不够,得提纯成高浓度的酒精才能消毒。”他让人取来些日子带过来的低度酒,倒进蒸馏罐里,“这酒度数低,正好用来练手。”

聂安子安排了几个手脚麻利的工匠围过来帮忙,按陈睿的吩咐在罐底架起炭炉。

待工匠们弄好出去,陈睿生火开炉,目前还没有合适的接手技术的人,先就自己干了。

火苗舔着罐底,酒液渐渐升温,很快就有蒸汽顺着冷凝管往上冒。

陈睿往冷凝管外的水槽里添了些凉水,蒸汽遇冷,凝结成液珠,顺着管壁滴进另一个玻璃罐里。

“这就是蒸馏。”陈睿指着滴落的液体,“酒里的酒精沸点比水低,先蒸发出来,冷凝后就是高浓度的酒,也就是酒精。”

最开始半个时辰滴出来的液体格外清亮,陈睿用手指蘸了一点,放在鼻尖闻了闻,眉头微蹙:“度数还不够,得再蒸一遍。”

他把第一次蒸馏出的酒液倒进另一个罐里,重新加热蒸馏。这次滴出来的液体气味更冲,凑近了能辣得人眼睛发酸。

陈睿取来一小片布,蘸了些液体点燃,棉布“腾”地一下燃起蓝色的火苗,烧得干干净净,连灰烬都很少。

“成了!”陈睿眼睛一亮,“这度数够高,消毒没问题。”

蓉娘看着那蓝色的火苗,惊讶道:“这酒竟能点燃?”

“酒精浓度够高就可以。”陈睿解释道,“等猕猴桃酒酿好,就用这个法子反复蒸馏,提纯出酒精,装在密封的瓷瓶里,贴上‘消毒用’的标签,送到军中去。”

他让人取来几个干净的罐子,把提纯好的酒精倒进去,旋紧木塞:“这东西挥发性强,得封严实了。另外,得告诉将士们,这酒精只能外用,不能喝,不然会伤身子。”

聂安子过来在一旁记下:“郎君放心,我这就让人做些木盒,把瓷瓶好好装起来,再附上用法说明。”

正说着,负责看守发酵缸的村民匆匆跑来:“郎君,不好了!有口缸的果泥长霉了!”

陈睿心里一紧,连忙往酒坊赶。

只见那口陶缸的表面浮着层白霉,还带着股酸味,显然是坏了。他皱着眉检查缸口的麻布,又摸了摸缸壁的温度:“是没搅拌到位,还是工具没消毒干净?”

负责这口缸的老汉红着脸道:“昨儿天凉,想着少搅拌一次没事……”

“说了每日必须搅拌两次,不能偷懒!”陈睿沉声道,“这霉斑就是杂菌滋生的缘故,整缸酒都废了。”

他让人把这缸果泥清出去,埋在远离水源的地方,“都记住了,酿酒容不得半点马虎,温度、卫生、搅拌,一样都不能少。谁再出岔子,这个月的工钱只能扣掉一半。”

村民们吓得不敢作声,纷纷点头应下。

陈睿看着那被清走的果泥,心里虽可惜,却也知道这是必要的教训——做任何事都得按规矩来,尤其是这种容不得失误的活计。

处理完这事,天色已近黄昏。

陈睿站在酒坊门口,望着一排排陶缸,又看了看远处玻璃工坊透出的灯火,心里渐渐踏实下来。

猕猴桃酒的发酵需要半个多月时间,酒精的提纯还得等些日子,但只要按部就班地做下去,总能备好。

“走,蓉娘,吃饭去。”陈睿转身道。

蓉娘点点头。

回到工匠村的住所,吃了晚饭,和蓉娘在河岸的水车边上坐了一阵,听着水车吱吱呀呀的转着,就像时间的轮在转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