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初冬带着几分湿冷,百草堂的玻璃窗上凝结着薄薄的水汽,将窗外的老槐树晕染成一幅朦胧的水墨画。林墨站在堂中,指尖轻抚着那面完整的青铜镜,镜面泛着温润的七彩光芒,镜面上的全球艾灸疗法分布图清晰可见,每一个标注点都像是一颗跳动的火种,等待着被点燃。
“林哥!国际艾脉联盟的视频会议已经接通了,七个国家的碎片持有者都在线上等着呢!”陈小雨抱着平板电脑跑过来,屏幕上依次出现七位肤色各异、神情肃穆的老者,他们手中都拿着与青铜镜纹路相似的信物。
苏清瑶将一杯温热的艾草茶放在林墨手边:“都准备好了,会议记录、翻译团队、全球艾灸疗法的初步研究方案,还有你要讲的‘仁心传承’主题演讲稿,都已经确认无误。”
林墨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对着平板电脑的镜头微微颔首:“各位前辈,感谢大家跨越山海,响应艾祖的召唤。今天,我们聚在这里,不仅是为了研究终极艾灸疗法,更是为了传承中医的仁心与智慧,让艾火在全球燎原。”
来自印度的老者普拉卡什率先开口,他手中握着一串用艾草籽串成的佛珠:“林墨先生,我是阿育吠陀医学的传人,我们的祖先与艾祖曾有过深度交流。我手中的青铜镜碎片上,记载着‘三脉七轮与艾灸结合’的疗法,或许能为终极疗法提供新思路。”
非洲的姆巴长老接着说道:“我们部落世代守护着‘生命艾’,青铜镜碎片上的记载与中医的‘经络学说’不谋而合。我带来了部落的古法艾灸配方,希望能与大家共同完善终极疗法。”
欧洲的伊丽莎白女士、美洲的卡洛斯先生、大洋洲的毛利族首领塔马等也纷纷发言,分享了各自手中青铜镜碎片的秘密和当地的传统医学智慧。众人越聊越投机,原本预定两小时的会议,不知不觉延长到了四个小时。
会议结束后,陈小雨兴奋地说道:“太好了!大家都同意下个月来上海,在百草堂召开线下研讨会。到时候,我们就能集齐全球的医学智慧,攻克终极艾灸疗法了!”
马明哲推了推眼镜,手中拿着刚整理好的会议纪要:“根据大家的分享,终极艾灸疗法的核心在于‘辨证施灸’与‘地域适配’。比如印度的阿育吠陀疗法适合调理内分泌,非洲的古法配方擅长治疗风湿痹痛,我们需要将这些智慧与中医的经络学说、节气灸理念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套真正普适的疗法。”
赵铁山坐在一旁,看着墙上挂着的《全球艾脉保护公约》,感慨道:“这才是‘艾脉一体同源’的真正含义。中医的传承从来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下个月的研讨会,我们一定要做好准备,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传人们感受到中医的魅力。”
接下来的一个月,百草堂上下都投入到了研讨会的筹备工作中。苏清瑶负责协调各国传人的行程、住宿和翻译工作,她还特意在百草堂的院子里搭建了一个露天会场,周围种满了来自全球各地的艾草品种,营造出浓郁的中医文化氛围;马明哲则带领团队,将各国传人的医学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初步研究,筛选出有价值的诊疗方案,为研讨会的深入交流打下基础;陈小雨则负责线上宣传,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向全球网友介绍研讨会的进展,吸引了大量中医爱好者的关注;林墨和赵铁山则忙着整理祖父的医案和艾祖的传承资料,希望能在研讨会上分享更多中医的核心智慧。
筹备期间,百草堂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马明哲的母亲。自从被林墨用隔姜灸治愈面瘫后,她就成了中医的忠实粉丝,这次特意来帮忙,教大家制作艾草香包和护膝:“我现在每天都坚持艾灸,身体比年轻时还好。能为中医的传承出一份力,我感到非常荣幸。”
李建国也带着社区的老人们赶来帮忙,他们自发组织了一支“银发志愿者”队伍,负责研讨会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小林大夫,我们虽然不懂复杂的医学知识,但我们可以为大家做饭、打扫卫生,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研讨会的筹备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距离研讨会还有三天时,各国的传人们陆续抵达了上海。林墨亲自到机场迎接,将他们接到百草堂。当七位传人看到院子里种满的全球艾草品种和墙上挂着的艾脉地图时,都露出了惊叹的表情。
“林墨先生,你真是用心了!”伊丽莎白女士抚摸着一株来自欧洲的高山艾,感慨道,“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艾祖的气息,也看到了中医传承的希望。”
塔马首领则被堂中陈列的穴位铜人吸引,他仔细观察着铜人身上的经络纹路,兴奋地说道:“这与我们毛利族的‘生命通道’学说太相似了!看来,无论相隔多远,人类对生命的认知都是相通的。”
研讨会当天,阳光明媚,百草堂的院子里座无虚席。除了七位传人,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专家、学者和爱好者,以及多家媒体的记者。林墨站在台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今天,我们齐聚一堂,以艾为媒,以医会友。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我们能打破地域的界限,跨越文化的差异,共同探索中医的奥秘,让终极艾灸疗法造福更多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