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船穿越咆哮的西风带时,巨浪如同愤怒的巨兽,不断拍打船舷。林墨站在甲板上,任凭冰冷的海水溅在脸上,手中紧紧攥着那张南极艾草的照片。照片上的透明艾草在冰层下泛着蓝光,与祖父医案中“冰魄艾,得南极冰精之气,可镇艾魔余孽”的记载完全吻合。
“林哥,快进船舱!外面风浪太大了!”陈小雨裹着厚厚的冲锋衣,顶着狂风跑过来,手里拿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艾草姜茶,“赵老师说这茶能驱寒,特意让厨房煮的。”
林墨接过姜茶,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流下,驱散了身上的寒意。他跟着陈小雨走进船舱,苏清瑶正对着电脑屏幕分析南极科考队发来的资料:“根据最新数据,那处艾脉遗址位于南极冰盖下三百米处,是一个巨大的冰下湖泊,周围的冰层中镶嵌着大量的古代艾灸石刻。科考队尝试用钻孔机探测时,仪器刚接触到冰层就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损坏了。”
马明哲推了推防雾眼镜,指着桌上的极地装备:“我已经对所有设备进行了低温改造,尤其是寻艾仪,新增了磁场探测功能,应该能穿透冰层找到冰魄艾。另外,我还准备了‘冰艾保暖贴’,里面混合了冰魂艾和火魂艾的提取液,能在零下五十度的环境中持续发热十二个小时。”
赵铁山坐在船舱的角落,手里拿着一本用兽皮包裹的古籍,正是他从师门借来的《南极艾脉考》:“古籍记载,南极冰下的冰魄艾是艾祖用来平衡全球艾脉的关键,它的力量与北极的冰魄艾相互呼应,形成‘两极护脉’之势。但冰下湖泊中藏着‘冰艾守卫’,是由艾祖的意念凝聚而成的灵体,普通人根本无法靠近。”
林墨翻看着《南极艾脉考》,书页上画着冰下湖泊的示意图,湖泊中央的小岛上生长着一株透明的艾草,周围有几个人形的冰雕,应该就是赵铁山所说的冰艾守卫。“看来这次南极之行,不仅要应对极端的自然环境,还要想办法通过冰艾守卫的考验。”他沉思道。
经过十几天的艰难航行,科考船终于抵达了南极的预定考察点。这里冰天雪地,放眼望去,一片白茫茫的景象,空气中的寒冷仿佛能穿透骨髓。南极科考队的队长老王带着队员们早已在营地等候,他穿着厚重的极地服,脸上冻得通红:“林先生,你们可算来了!这几天,冰下湖泊的位置经常出现奇怪的蓝光,我们的队员都不敢靠近。”
众人在营地稍作休整,就开始准备冰下探测。老王带来了最新的冰钻设备,能在冰层上钻出直径一米的孔洞。经过三个小时的努力,冰钻终于穿透了三百米厚的冰层,露出一个漆黑的洞口,一股冰冷的寒气从洞口涌出,带着淡淡的艾草清香。
马明哲将改造后的寻艾仪通过孔洞放入冰下,仪器屏幕上立刻显示出强烈的磁场信号:“找到了!冰魄艾就在冰下湖泊的中央小岛上,距离洞口大约一百米。”他将摄像头也放入洞口,屏幕上出现了冰下湖泊的画面:湖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湖底的艾灸石刻,中央的小岛上,一株透明的艾草正散发着淡淡的蓝光,周围的冰雕守卫一动不动,仿佛在沉睡。
“我们必须下去!”林墨果断地说,“只有拿到冰魄艾,才能完成两极护脉,防止艾魔再次复苏。”他穿上特制的潜水服,这种潜水服能抵御零下三十度的低温,还配备了氧气循环系统。
苏清瑶、马明哲和陈小雨也相继穿上潜水服,赵铁山则留在地面指挥,同时监测冰下的环境变化。“你们一定要小心,冰艾守卫一旦被唤醒,后果不堪设想。”赵铁山叮嘱道,“如果遇到危险,就点燃五魂艾条,艾火能暂时驱散它们。”
四人依次通过孔洞进入冰下湖泊,冰冷的湖水让他们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他们朝着中央小岛游去,湖水非常清澈,能清晰地看到湖底的艾灸石刻,石刻上的纹路与艾祖洞的壁画如出一辙,记载着艾祖当年平衡全球艾脉的过程。
距离小岛还有十米时,原本沉睡的冰艾守卫突然睁开了眼睛,眼中闪烁着蓝光,朝着四人缓缓走来。它们的身体由坚冰构成,手中握着用冰制成的长矛,散发着强大的寒气。
“快点燃五魂艾条!”林墨大喊道。四人立刻点燃随身携带的五魂艾条,艾火的光芒在冰冷的湖水中形成一道屏障,冰艾守卫看到艾火后,动作明显迟缓了许多。
“这些守卫怕艾火,但我们的艾条坚持不了多久,必须尽快拿到冰魄艾!”苏清瑶一边挥舞着艾条,一边朝着小岛游去。冰艾守卫虽然怕艾火,但并没有退缩,依旧一步步逼近。
马明哲突然想到了什么,从背包里拿出“冰艾保暖贴”,撕开后贴在冰艾守卫的身上:“这些保暖贴里有冰魂艾的提取液,应该能中和它们身上的寒气!”果然,保暖贴贴上后,冰艾守卫的身体开始融化,动作变得更加缓慢。
趁着这个机会,林墨和陈小雨快速游到小岛中央,小心翼翼地采集冰魄艾的种子和汁液。冰魄艾的叶片非常脆弱,稍微用力就会折断,林墨用特制的工具轻轻剪下几片叶子,放入密封的容器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