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告栏前,几张崭新的普法宣传海报在秋日的微风中轻轻晃动。海报中央,妥善处理家庭财产,莫让亲情败给利益的红色大字格外醒目,下方印着的法律咨询电话旁,还附着一个简单的案例剪影——一位老人落寞的背影,和一份被撕碎的遗嘱。这一幕,让路过的居民李阿姨停下了脚步,她望着海报,想起了不久前社区里闹得沸沸扬扬的那起家庭纠纷,想起了被判刑的张老汉侄子,也想起了连日来为了普法忙前忙后的社区工作人员苏然和林悦。
这一切的故事,要从198集中那场失控的家庭争吵说起。彼时,张老汉因突发脑溢血卧病在床,失去了语言能力,生活无法自理。老人名下有一套位于老城区核心地段的房子,还有十多万元存款,这成了家庭成员矛盾的导火索。张老汉一生未婚,没有子女,只有一个侄子张磊和两个远房侄女。自从张老汉病倒后,张磊便以照顾老人为由,搬进了张老汉家,可他的心思,却全在老人的财产上。
起初,张磊还只是旁敲侧击地向老人打听存款密码,见老人无法回应,便开始在家中翻箱倒柜,试图找到房产证和存折。这一举动被前来探望的远房侄女发现,双方当场爆发争吵。侄女指责张磊“想独吞财产,不管老人死活,张磊则反驳自己天天照顾老人,拿点钱天经地义,争吵从屋内蔓延到楼道,引来邻居们的围观。
当时,社区工作人员苏然正好在附近排查安全隐患,听到争吵声后立刻赶了过去。她先将情绪激动的双方分开,安抚好两人的情绪后,耐心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到是因家庭财产分配产生纠纷后,苏然当即提出建议:不如先坐下来商量,按照法律规定,张老汉的财产有明确的继承顺序,咱们可以先咨询律师,理清每个人的权益,再结合照顾老人的情况做分配,这样既公平又能避免矛盾升级。
可当时的张磊早已被“独占财产”的念头冲昏了头脑,根本听不进劝。他认为苏然多管闲事,甚至对着苏然嚷嚷:这是我们家的私事,不用你一个外人插手!说完,便摔门进了屋,留下苏然和一脸无奈的侄女站在楼道里。苏然见状,只能无奈地对侄女说:要是后续有需要,随时可以来社区找我,我们也会帮忙联系法律援助律师。
本以为这场争吵只是家庭矛盾的小插曲,只要后续慢慢疏导,就能妥善解决。可谁也没想到,仅仅过了半个月,就发生了更严重的事情。张磊见侄女一直盯着财产,担心自己无法独占,竟然动了歪心思。他偷偷伪造了一份张老汉的遗嘱,声称老人自愿将所有财产都留给自己,还找了两个朋友冒充见证人签字。
当他拿着这份伪造的遗嘱找到侄女,要求她们“别再惦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细心的侄女发现遗嘱上的笔迹和张老汉平时的笔迹完全不同,而且所谓的见证人,她们从未见过。侄女当即提出质疑,双方再次爆发激烈冲突。争吵中,张磊为了让侄女服软,竟然动手推搡了其中一位侄女,导致对方摔倒在地,腿部轻微骨折。
侄女报警后,警方介入调查,很快就查明了遗嘱是伪造的事实。而张磊推搡致人受伤的行为,也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更严重的是,经律师认定,张磊伪造遗嘱的行为已经涉嫌伪造公文、印章类犯罪(注:伪造遗嘱本身不直接构成此罪,但若伪造了公证处公章等则涉嫌,此处结合剧情设定为情节升级),加上故意伤害他人身体,数罪并罚,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
消息传到社区,居民们一片哗然。真没想到,为了点钱,连亲戚都能动手,还伪造遗嘱,太不值了!之前就觉得张磊不对劲,天天围着老人转,原来是盯着财产呢!要是当初听苏然的话,坐下来好好商量,找律师咨询一下,也不至于走到这一步啊!议论声中,既有对张磊行为的谴责,也有对这场家庭悲剧的惋惜。
正在社区办公室整理资料的苏然得知判决结果后,心情格外沉重。她想起半个月前自己苦口婆心的劝说,想起张磊当时不屑一顾的态度,更想起张老汉躺在病床上,得知侄子被判刑后,浑浊的眼睛里流下的泪水。如果当时能早点让他们了解法律,知道伪造遗嘱、故意伤害会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或许这场悲剧就能避免。苏然喃喃自语,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必须在社区开展一场全面的普法宣传活动,让更多居民了解家庭财产分配、继承等方面的法律知识,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她立刻找到了社区另一位负责民生工作的同事林悦。林悦刚处理完一起邻里纠纷,得知苏然的想法后,当即表示支持:张磊这件事给大家敲响了警钟,很多居民对家庭财产相关的法律一窍不通,遇到问题只会靠争吵甚至武力解决,确实需要好好普及一下法律知识。咱们一起策划,争取把宣传做到位,让大家知法、懂法、用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