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寒甲御天 > 第157章 价值衡量

寒甲御天 第157章 价值衡量

作者:小思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7 00:24:58

萧凡那句“我还真是小看了你”的话语,如同冰冷的判词,回荡在烛火摇曳的偏殿之中。阿莎公主跪在冰冷的地面上,最初被揭穿时的震惊与慌乱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认命般的平静,以及眼底深处一丝不甘熄灭的火焰。

她承认了。在萧凡那近乎洞察一切的推理面前,任何狡辩都显得徒劳且可笑。

殿内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萧凡没有再开口,只是用那双深邃如渊的眸子平静地注视着她,仿佛在审视一件物品,评估其最后的用处。这种沉默比任何酷刑都更令人难熬,它在无声地逼迫着被审视者,主动交出自己的筹码。

阿莎公主知道,眼前这个男人,绝非萧衍那般优柔寡断、易受情绪左右的君主。他冷静、理智、强大,并且……绝对残酷。自己策划并参与了一场几乎颠覆他江山的阴谋,如今事发,按常理,等待她的唯一结局,就是死亡,甚至可能是极其惨烈的死亡。

但她不想死。南川的复国野心,父王的期望,她自己的抱负与仇恨,都让她不能就这样毫无价值地死在这异国的宫殿里。

她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恐惧与屈辱,抬起头,迎上萧凡的目光。她的声音因为紧张而微微发干,但却努力保持着清晰:

“陛下……既然一切已然明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她先以退为进,承认了自己的处境,随即话锋陡然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但是,在陛下下令之前,可否容阿莎一言?”

萧凡眉梢微挑,似乎对她此刻还能保持冷静并提出要求,产生了一丝微弱的兴趣。他没有说话,只是做了一个“继续”的手势。

阿莎公主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她知道,这是她唯一的机会。

“陛下雄才大略,目光如炬,既然能看穿阿莎的所为,自然也能看清如今大梁的局势。”她开始小心翼翼地组织语言,每一个字都关乎生死,“京都虽定,然四方未靖。北有戎族虎视,西有西域诸国心怀叵测,东有燕国伺机而动。大梁……需要时间。”

她紧紧盯着萧凡的表情,试图从中捕捉到一丝认同,但萧凡的面容如同古井,毫无波澜。

她只能继续,声音更加恳切:“大梁需要的是稳定!需要时间来重整军备,恢复民生,消化内部,巩固新朝。任何一方再起大规模战端,对于刚刚经历巨创的大梁而言,都将是难以承受之重。”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抛出了自己最重要的筹码,也是她认为自己还能活命的唯一理由:

“而南川……同样需要稳定。”

萧凡的目光微微闪动了一下。

阿莎公主捕捉到了这一丝细微的变化,心中稍定,语速加快:“陛下可知,我父王年事已高,近年来身体每况愈下。我那几个王兄,为了储位之争,早已势同水火,内斗不休。我之所以能被派来京都为质,某种程度上,也是父王为了平衡内部,不得已而为之。”

“若我死在京都的消息传回南川……”阿莎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无论陛下如何宣称我的死因,在南川国内,尤其是在我父王和我的支持者看来,都将是新朝对南川的挑衅与宣战!届时,我那几位急于立功、稳固地位的王兄,会做出什么?他们很可能为了转移内部矛盾,为了获取军功威望,不惜一切代价,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甚至再次勾连西域,在陛下的西南边境,点燃战火!”

她的话语如同冰冷的锥子,刺向萧凡最需要顾及的软肋——稳定。

“陛下固然不惧南川,虎啸营铁骑足以踏平南川山川。但,陛下愿意在此时,在北方戎族未平,东部燕国未服,内部百废待兴之际,再在西南开启一场战事吗?哪怕这场战争必胜,它所要消耗的钱粮、兵力,所要牵制的精力,所要延误的恢复时机,对如今的大梁而言,值得吗?”

她终于说出了最终的目的,也是她自认为的价值所在:

“我能回南川!我能稳定南川的局面!”

阿莎公主的话音落下,偏殿内再次陷入沉寂。只有她因为激动而略显急促的呼吸声,轻轻回荡。

萧凡依旧沉默着,他缓缓踱步,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阿莎的话语,确实击中了他目前最大的顾虑。新朝初立,看似雷霆万钧,实则根基未稳。内部,旧势力需要时间安抚和消化;外部,强敌环伺,亟待重整边防。任何一个方向爆发大规模冲突,都会打乱他全盘的计划,甚至可能导致刚统一的政权再次陷入动荡。

南川,地处西南,山川险峻,民风彪悍。虽然国力远不如大梁,但若在其内部权力交接的敏感时期,因阿莎之死而激化矛盾,导致其不顾一切地挑起边衅,确实是个不小的麻烦。正如阿莎所说,不怕战争,但怕的是在不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地点,被迫进行一场消耗巨大的战争。

稳定,压倒一切。

他背对着阿莎,缓缓开口,声音平静无波:“继续说。你如何稳定南川局面?朕凭什么相信,一个失败了的、被朕看穿所有阴谋的质子,回到南川后,还能有能力掌控局势,而不是回去煽风点火,变本加厉地报复?”

阿莎听到萧凡没有直接否定,而是提出了质疑,心中顿时燃起了更大的希望。她连忙说道:

“陛下,正因为我失败了,所以我才更有价值!”

“哦?”萧凡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玩味。

“我的失败,意味着我最大的秘密和依仗——那条串联西域、窥探大梁的情报网络,已经被陛下连根拔起!我在京都数年经营,毁于一旦。这件事,陛下知,我知,但南川国内,无人知晓!”阿莎的眼中闪烁着一种破釜沉舟般的智慧光芒,“在他们眼中,我依旧是那个安分守己、或许还因为长期为质而积累了些许大梁人脉的阿莎公主。”

“我返回南川,可以借助父王对我的愧疚与思念,可以凭借我对几位王兄弱点的了解,更可以……借助陛下您的‘支持’!”她刻意加重了“支持”二字。

“朕的支持?”萧凡眯起了眼睛。

“不需要陛下明面上做什么。”阿莎急忙解释,“只需要陛下在我返回南川后,保持西南边境的‘适度’压力,做出一些兵力调动的姿态,但绝不真正开启战端。同时,可以默许,甚至暗中提供一些无关紧要的、却能彰显我与新朝‘关系良好’的信号。”

她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如此一来,在南川国内各方势力看来,我阿莎,不仅仅是一个归国的质子,更是一个能与强大新朝说得上话、甚至能影响新朝对南川政策的关键人物!我的地位将空前稳固!那些觊觎王位的王兄,在动手之前,不得不掂量得罪我可能引发的、来自大梁的不可预测的后果!”

“而当我借助这股‘势’,稳定国内,甚至……在父王之后,有机会掌控南川权柄之时,”阿莎公主的声音带着一种极具诱惑力的低沉,“陛下,一个由我主导的、与大梁保持和平、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进行有限合作的南川,难道不比一个充满敌意、内部混乱、随时可能爆炸的南川,对陛下的大梁更有利吗?”

她终于图穷匕见,画下了最后,也是最诱人的大饼——一个亲大梁的、稳定的南川政权。

萧凡静静地听着,心中飞速权衡。阿莎的提议,无疑是一个极具风险的赌博。放虎归山,历来是兵家大忌。此女心机深沉,手段狠辣,且有国仇家恨在前,她此刻的承诺,能有几分可信度?

但反过来想,杀了她,确实可能立刻引发西南边患,虽可平定,却会打乱步骤,消耗国力。放她回去,若她真能如她所言,稳定南川,甚至导向大梁,那无疑是以最小的代价,解决了西南方向的长期隐患,为他专心应对北戎东燕赢得宝贵的时间和战略空间。

关键在于控制和制衡。

萧凡走回龙案后,重新坐下,目光如炬地看着阿莎:“很动听的说辞。但,空口无凭。朕如何确保,你回到南川后,不会反悔?不会利用朕给你的‘势’,反过来整合南川力量,再次与朕为敌?”

阿莎知道,这是最关键的时刻。她必须拿出足以取信于人的“抵押品”。

她咬了咬牙,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陛下可派心腹之人,随我一同返回南川。名义上可以是护卫,也可以是使者。实则……作为监督与联络之人。我愿将南川王室的一些秘密,以及我几位王兄的核心把柄,交由此人掌管。若我有异动,陛下可随时将这些公之于众,足以让我在南川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

这是将她自己的生死,完全交到了萧凡派去的人手中。诚意不可谓不足。

萧凡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吟不语。他在评估这个方案的可行性,以及阿莎这个人,是否值得冒这个险。

良久,他缓缓抬起头,看着阿莎公主那双充满了期盼、决绝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野心的眼睛。

“你的命,暂且留下。”萧凡终于做出了决定,声音不容置疑,“但记住,这不是赦免,只是暂存。你的价值,需要用你未来的行动来证明。”

阿莎公主闻言,心中一块巨石终于落地,巨大的庆幸让她几乎虚脱。她深深俯下身子,额头触地:“谢陛下不杀之恩!阿莎……定不负陛下所望!”

“不必谢朕。”萧凡的语气冰冷,“记住你今天说的话。朕能给你一切,也能收回一切,包括南川,包括你的性命。你最好,真的如你所说,能让南川‘稳定’下来。”

他挥了挥手,带着一丝疲惫与不容置疑的威严:“下去吧。在朕旨意下达之前,安分待在馆驿,没有朕的命令,不得离开半步。”

“是,陛下。”阿莎再次叩首,然后才在内侍的引领下,缓缓退出了偏殿。当她踏出殿门,感受到外面清凉的夜风时,才发觉自己的后背,早已被冷汗彻底浸湿。

殿内,萧凡独自坐在龙案后,烛光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放走阿莎,是一步险棋。但他相信,在绝对的实力差距和有效的制衡手段下,这条危险的毒蛇,或许真能为他所用,看守好西南的门户。

政治,从来不是在“完美”与“糟糕”之间选择,而是在“糟糕”与“更不糟糕”之间权衡。与一个可能可控的南川潜在统治者合作,总好过立刻面对一个因复仇而疯狂的南川。

他提起笔,开始草拟密令,调派合适的人选,并构思如何为阿莎的回归,营造出那种微妙的“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