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工作室里只剩下显示器的幽光和服务器持续的低鸣。林夕将最后一段申诉材料校对完毕,轻轻呼出一口气。她转头看向身旁的陆辰希,他依然保持着那个专注的姿势,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屏幕上不断闪过复杂的代码流和数据分析界面。
申诉材料准备好了。她轻声说,将整理好的文档发到他的设备上。
陆辰希快速浏览了一遍,点了点头:很完整。明天一早就可以提交。他的视线重新回到自己的屏幕上,我这边也差不多了。那些资金往来的证据链已经加固,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什么?林夕凑近了些。
秦家那个皮包公司,不仅和学院的项目有资金往来,还涉及到几个校外企业的异常转账。他调出几张复杂的资金流向图,这些企业的实际控制人,都和学院某位副院长的亲戚有关联。
林夕倒吸一口凉气。这意味着问题可能比她想象的还要严重,牵扯的范围也更广。
这些证据...要一起提交吗?她有些犹豫。
陆辰希果断摇头,这些作为我们的底牌。先解决你的学术指控,如果对方还要继续纠缠,再考虑是否抛出这些。
他的考虑很周全。林夕赞同地点头,过犹不及,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洗清自己的嫌疑。
那匿名线索的投递...
我已经安排好了。陆辰希关掉电脑,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眉心,通过几个无法追踪的渠道,将部分资金问题的线索分别发送给了校纪委和审计部门。用的是不同的写作风格和发送方式,确保看起来像是多个知情人的举报。
他的周密让林夕暗自惊叹。这个人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完善的布局。
辛苦了。她轻声说,看着他眼下的淡淡阴影,心里泛起一丝心疼。
陆辰希抬眼看向她,目光柔和了些许:你也是。
两人离开工作室时,已是凌晨。城市的霓虹在夜色中闪烁,街道上车辆稀少。坐在回学校的车上,林夕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突然感到一阵疲惫袭来。这一天经历了太多,从温馨的独处到突如其来的危机,再到紧张的反击准备,情绪像是坐了一场过山车。
别担心。陆辰希的声音在静谧的车内响起,他单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轻轻覆上她放在膝头的手,一切都在掌控中。
他的手掌温暖而稳定,传递着令人安心的力量。林夕反手握住他的手指,轻轻了一声。
第二天一早,林夕准时将申诉材料提交给了学院学术委员会。与此同时,陆辰希通过他的方式,确保这份材料能够直达委员会中几位以公正着称的教授手中。
等待的过程总是格外漫长。接下来的两天,校园里风平浪静,但林夕能感觉到暗流涌动。苏晚晴告诉她,学生会里已经开始有一些关于此事的私下讨论,显然消息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传开了。
有人支持你,说肯定是有人眼红你的课题成果。苏晚晴压低声音说,但也有些难听的话,说你之前那个课题就惹过麻烦,这次说不定真的有问题。
林夕平静地听着。她早知道会是这样,舆论从来都不会一边倒。重要的是委员会最后的裁定。
第三天下午,她接到了学术委员会的通知,要求她第二天上午出席一个内部听证会,就举报内容进行说明。该来的终于来了。
需要我陪你吗?陆辰希在电话里问。
不用。林夕拒绝了,这是我自己的战斗。而且...她顿了顿,你在场,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复杂。
她说的有道理。陆辰希的身份特殊,他的出现可能会让委员会产生其他考量,反而可能影响裁决的公正性。
他尊重她的决定,记住,你有最完整的证据链。正常陈述就好。
听证会安排在行政楼的一间小会议室里。当林夕走进去时,发现里面坐着五位委员会成员,其中包括她的指导老师王教授。让她意外的是,秦瑶竟然也在场,坐在角落的位置,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表情。
林夕同学,主持会议的是德高望重的李教授,今天我们召开这个听证会,是为了就近期收到的关于你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听取你的说明。请你理解,这只是正常的调查程序。
我明白。林夕平静地点头。
举报信中指出,你的课题报告中,关于设备使用率和项目经费的数据分析,存在人为篡改和选择性使用数据的嫌疑。对此,你有什么要说明的?
林夕打开自己带来的资料:尊敬的各位老师,我郑重声明,我的报告中所有数据均来自学校公开数据库和合法获取的资料,分析过程完全遵循学术规范。
她开始逐一展示原始数据来源、数据清洗过程、分析模型的构建逻辑,以及每一步的验证结果。她的陈述条理清晰,证据充分,时不时引用相关的统计理论和学术规范作为支撑。
关于设备使用率的数据,我采用了学校设备管理系统的公开接口,所有查询都有日志记录。她调出陆辰希帮她整理的查询日志,至于项目经费分析,我的数据来源是学校财务处公开的年度报告和项目结题公示,这些都可以在官网上查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